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戰爭狀態下的人與自然 華北根據地環境史研究(1935-1949)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3347796
- 條形碼:9787533347796 ; 978-7-5333-4779-6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戰爭狀態下的人與自然 華北根據地環境史研究(1935-1949) 內容簡介
本書以中國共產黨建立的華北根據地為探討范圍,包括陜甘寧邊區、冀魯豫、晉綏、山東等根據地為空間,涵蓋抗日戰爭、解放戰爭這十多年的時間,重點關注了黨領導根據地軍民在戰爭背景下對自然和社會環境的改造情況、與自然抗爭情況,諸如改造地貌環境抗戰打擊敵寇、改善自然環境減緩水土流失、改善人居環境保持生態平衡、改善城鄉環境保障群眾健康等,進而認為黨在根據地的這些舉措和實踐為新中國成立后黨在社會主義建設方面政策措施的出臺提供了經驗,也成為中國共產黨生態環境理念的重要思想源泉。
戰爭狀態下的人與自然 華北根據地環境史研究(1935-1949) 目錄
緊扣戰爭雙方互動界面的環境史研究(代序)
緒論
一、選題背景與時空界定
二、學術史回顧
三、研究內容與章節安排
**章 華北根據地的轄區、人口與自然環境
**節 華北根據地的轄區與人口
一、華北根據地的“大本營”
二、東部四大根據地
第二節 華北根據地的自然環境
一、各大根據地的自然環境
二、氣候變化與自然災害
三、戰爭對自然環境的影響
小結
第二章 華北根據地的墾荒與荒野生態的簡化
**節 墾荒的驅動力、階段性特征與環境效應
一、墾荒的政策驅動
二、墾荒的組織實施
三、墾荒的階段性特征與環境效應分析
第二節 荒野向田園轉化的個案研究:南泥灣墾區的演變
一、南泥灣的荒野環境與屯墾背景
二、各類人口、組織“填充”荒野與墾區的政區化
三、農業生產的拓展方式與規模
四、景觀轉變、環境效應與行為調適
小結
第三章 華北根據地河灘地開發與流域環境治理
**節 1937年前河灘地的營造、生產與環境退化
一、水濁泥肥:冀西河灘地營造的水質基礎
二、清代以來灘地開發的技術與制度
三、環境退化與灘地萎縮
第二節 灘地開發與治理的方法、技術和制度變革
一、修灘與護灘:灘地恢復與治理
二、放淤:洪水期灌溉制度與環境管理的成熟
三、灘地治理的民主化與集體化:管理制度與耕種方式變革
第三節 灘地開發中的生態反思與環境治理
一、河灘地開發中的生態反思
二、流域環境治理的實踐
小結
第四章 華北根據地的植樹造林運動
**節 植樹造林:生態困境下的應對與思考
一、華北根據地的生態困境與森林損耗
二、植樹造林:中國共產黨應對生態困境的認識與選擇
三、宣傳植樹造林的功用
第二節 植樹造林運動在各地的實踐
一、晉察冀
二、晉綏
三、晉冀魯豫
第三節 植樹造林的現實困境、思想轉變與政策調整
一、植樹造林的現實困境與反思
二、長期建設:植樹造林運動的思想轉變
三、植樹造林政策的調整
小結
第五章 華北根據地疫災流行與環境衛生整治
**節 自然流行:主要傳染病的傳播
一、抗戰時期的傳染病流行
二、解放戰爭時期的傳染病流行
第二節 人為施毒:日軍細菌戰與華北根據地疫災流行
一、晉綏
二、晉察冀
三、晉冀魯豫
第三節 華北根據地的環境衛生整治
一、環境衛生整治的總體特征
二、城鄉環境衛生綜合整治
小結
第六章 華北平原根據地的地貌改造與河道環境治理
**節 戰爭、地貌改造與社會動員:平原抗日根據地挖道溝運動
一、道溝的興起與空間拓展
二、因地制宜:道溝的規格、內部構造和種類
三、“平原變山地,人造新長城”:道溝的功能與實際效果
四、平原地貌改造中的人:挖道溝與社會動員
第二節 黃水歸來:平原解放區黃河故道的環境治理(1946—1947)
一、計劃與協議:國共雙方圍繞黃河堵口與復堤的斗爭過程
二、解放區黃河故道的生態環境與民生
三、解放區黃河故道的環境治理
小結
第七章 華北根據地的人與野生動物關系
**節 打山與除害:陜甘寧邊區的人與野生動物
一、“打山”:野生動物資源的利用
二、“獸害”的分布、表現與成因
三、除害:人與野生動物關系的進一步緊張
第二節 東部四大根據地的除“害獸”運動
一、獸害:生態危機下的野生動物活動
二、除害、生產與練兵:抗日戰爭時期的除害獸運動
三、以生產為中心:解放戰爭時期的除害獸運動
小結
結論與展望
一、華北根據地時期人與自然互動的主要媒介
二、華北根據地時期中國共產黨的環境治理思想
三、華北根據地環境史研究的展望
參考文獻
后記
展開全部
戰爭狀態下的人與自然 華北根據地環境史研究(1935-1949) 作者簡介
程森,歷史學(歷史地理專業)博士,現為陜西師范大學西北歷史環境與經濟社會發展研究院教授。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教.育部青年基金項目等課題多項。在《近代史研究》《中國經濟史研究》《中國歷史地理論叢》《清史研究》《中國農史》《醫療社會史研究》《蘇區研究》等刊物發表學術論文30余篇,出版學術專著兩部。曾獲譚其驤禹貢基金優秀青年歷史地理論著獎、陜西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等。主要研究方向為區域歷史地理、近現代環境史。
書友推薦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山海經
- >
推拿
- >
莉莉和章魚
- >
經典常談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巴金-再思錄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