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論中國
-
>
中共中央在西柏坡
-
>
同盟的真相:美國如何秘密統治日本
-
>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
-
>
中國共產黨的一百年
-
>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 第四卷
-
>
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國際政治中的知覺與錯誤知覺(增訂版) 版權信息
- ISBN:9787208178717
- 條形碼:9787208178717 ; 978-7-208-17871-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國際政治中的知覺與錯誤知覺(增訂版)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大眾40多年來國際政治研究者必讀書目 政治心理學研究領域的一塊豐碑 新增杰維斯十萬字序言 “盡管我的思想在過去40年里發生了一些變化, 但是,如果要重寫這本書, 我基本上還是會寫成這樣!
國際政治中的知覺與錯誤知覺(增訂版) 內容簡介
本書全面闡述了羅伯特·杰維斯的國際政治心理學理論體系,是國際政治理論中認知心理學派的代表作。作者認為,為了追尋戰爭和沖突的原因,不僅要分析國際體系和國家體制,而且要研究決策者個人的認知心理,探尋決策者知覺形成的原因,分析錯誤知覺可能產生的后果。 在**版的基礎上,增訂版增加了作者撰寫的一篇長序言。在新的序言中,作者細數了他的學術歷程,并對“政治心理學”或者說是“認知理論”進行了新的闡述。杰維斯回溯了本書的持久影響力和遺產,特別是認知心理學在政治決策上的應用,并通過討論過去四十年來相關心理學研究的發展對原先的分析做了更新。
國際政治中的知覺與錯誤知覺(增訂版) 目錄
譯者前言 杰維斯及其國際政治心理學研究/1
增訂版序言/23
導言/1
**部分背景情況
**章知覺與層次分析問題/13
知覺是重要因素嗎?/13
知覺、現實、雙步驟模式/27
第二章外部刺激、內部過程與行為體意向/34
引言/34
行為的外部原因和內部原因/37
意向/48
第三章威懾理論、螺旋模式與對手意向/62
兩種國際關系觀與冷戰/62
普遍規律?/84
幾點建議/109
第二部分知覺的過程
第四章認知相符以及理論和數據的相互作用/127
相符性:理性和非理性相符/127
將信息納入原有認識框架/147
第五章誘發定勢的作用/223
無溝通條件下的誘發定勢/223
溝通以及對他人誘發定勢的判斷/225
不同關注點導致的誘發定勢差異/231
小結/234
第六章決策者怎樣從歷史中學習/239
引言/239
學習過程/249
從中獲取經驗*多的歷史事件/259
人們學到了什么經驗?/289
小結/298
附錄:國內政治與教育培訓對知覺傾向的
影響/312
第七章態度轉變/318
引言/318
態度維持與態度變更的機制/321
中心性/326
與認識不符的信息被接受的比例/336
對矛盾信息抵制特別強的認識/338
第三部分經常發生的錯誤知覺
第八章統一性知覺/353
統一與謀劃/353
關于自我行為的錯誤信息/362
統一性和謀劃性知覺取向的后果/370第九章過高估計自己作為影響者和影響對象的重要性/380
引言/380
第十章愿望與恐懼對知覺產生的影響/395
愿望思維/395
對危險的知覺:知覺警覺還是知覺防御?/410
國際政治中的知覺與錯誤知覺(增訂版) 節選
羅伯特·杰維斯(Robert Jervis)是一位成果卓著的國際政治學教授。20世紀60年代他就以研究核威懾理論活躍于國際政治學界。60年代后期至70年代,他借鑒認知心理學領域的研究成果,建立了比較完整的微觀層次國際政治理論。1968年,杰維斯在《世界政治》雜志發表了重要論文《關于錯誤知覺的假設》,引發國際政治學界對微觀層次研究的極大興趣,也奠定了他作為認知學派國際政治理論領銜學者的學術地位。1976年他的名著《國際政治中的知覺與錯誤知覺》問世,全面闡述了他的國際政治心理學理論體系,成為認知心理學派的代表作。后來,他又潛心研究系統效應和反饋機制,將復雜理論用于國際政治,以《系統效應:政治與社會生活中的復雜性問題》榮獲美國政治學學會*佳著作獎。雖然杰維斯在國際政治學領域碩果累累,但中國國際政治學界卻對其學術思想和研究成果知之不多。1在《國際政治中的知覺與錯誤知覺》譯畢掩卷之時,深感有必要較全面地介紹一下這位我們還不算熟悉的學者,并對他的這部著作做出專門的評介,以便讀者能夠更好地了解杰維斯以及他在國際政治學界的成就和影響。 一 杰維斯于1940年出生于美國紐約市,1962年畢業于奧伯林學院,獲學士學位,1967年在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獲得政治學博士學位。他先后在哈佛、耶魯、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執教,現為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史蒂文森(Adlai E.Stevenson)國際政治學教授。杰維斯是美國科學進步協會會員,美國藝術科學院院士,1988—1989年擔任美國政治學會副會長,2000年當選美國政治學會主席。他還是很有影響的康奈爾安全事務研究系列叢書的主編之一。 杰維斯著述甚豐,主要分布在三個相互關聯的國際政治領域:戰略性互動(包括核威懾和無政府條件下的合作),國際政治中的知覺與錯誤知覺,復雜系統效應和非本意結果。2雖然杰維斯的研究領域相當廣闊,但他并非無所不收的雜家。在他潛心研究的三個領域之內,認知心理學始終是他的理論依據,社會科學的假設和驗證始終是他的研究方法,復雜的互動系統始終是他對國際政治的基本看法,無政府條件下的國際安全合作始終是他要解開的國際政治之謎。他所討論的是觀念性因素,是人的思想和心理對決策的作用。在下一部分里,我們會介紹《國際政治中的知覺與錯誤知覺》一書,專門討論他對國際政治中決策者心理認知行為的研究,在這一部分里,我們首先簡要地介紹一下他在其他兩個領域里的研究成果。 戰略性互動 戰略性互動是冷戰時期國際政治學者研究的重點問題之一,核威懾尤其突出,杰維斯是這一領域的主要學者之一。1963年,美國學者托馬斯·謝林《沖突的戰略》一書問世,使用博弈理論和理性邏輯推理對戰略性互動進行了理性的分析。31970年杰維斯的著作《國際關系中的認知邏輯》出版。他一方面借鑒了謝林的戰略互動理論,一方面開創性地討論了核時代國際行為體發出的信號和行為體預期行為之間的關系,分析了不完善信息條件下的戰略互動和溝通問題。在這一著作中,他的重大貢獻是使用認知心理學理論和概念,補充博弈論的不足,使人們對核威懾、沖突螺旋、認知行為等重要國際關系理論概念有了比較清楚的認識。在其他一些研究項目里,他尤其重視微觀層面的戰略和威懾理論研究,主張先發制人和后發制人相輔相成,認為只有將強制性威懾和懲罰性威懾結合起來,威懾才能夠真正發揮作用。 戰略沖突和威懾的另一面就是安全困境下的合作。杰維斯被引用頻率*高的論文之一是他1978年發表在《世界政治》雜志上的《安全困境下的合作》。4在這篇論文中,他借用了獵鹿博弈和囚徒困境博弈,說明為什么維持現狀的國家也會相互展開軍備競賽,甚至導致戰爭。杰維斯認為,國際無政府狀態是現實的存在,正是因為無政府狀態,國家才產生了恐懼心理,國家之間的相互恐懼心理又導致了安全困境。在這篇論文中,杰維斯對安全困境作出了經典定義:一個國家增強自我安全的行動必然削弱其他國家的安全感。國家往往通過增強軍備減弱自我不安全感,但是,這樣做只能使其他國家以同樣的方式加強自己的軍備。結果就會出現國家之間不斷升級的軍備競賽,*后所有國家都因為增強了軍備而感到更加不安全。然后,杰維斯提出了自己重點考慮的問題:無政府狀態下的國際社會很容易產生安全困境,在安全困境條件下,國家是否仍然可以合作?他的回答是肯定的。主要的方法就是調整進攻型和防御型戰略,以改變安全困境的螺旋上升狀況。
國際政治中的知覺與錯誤知覺(增訂版) 作者簡介
羅伯特??杰維斯(1940—2021) 著名國際政治學學者,哥倫比亞大學阿德萊??史蒂文森(Adlai E. Stevenson)國際政治學教授。1940年4月生于美國紐約,1962年畢業于奧伯林學院,1967年在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獲政治學博士學位,曾先后在哈佛大學、耶魯大學、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任教,后一直擔任哥倫比亞大學史蒂文森(Adlai E. Stevenson)國際政治學講座教授。 羅伯特??杰維斯是國際關系學界最有影響力的學者之一,曾任美國科學進步協會會員、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擔任過美國政治學會主席,2016年獲美國政治學會外交政策分會首屆杰出學者獎。他的著作包括《國際政治中的知覺與錯誤知覺》(1976年)、《核革命的意義》(1989年)、《系統效應:政治與社會生活中的復雜性》(1997年)和《新時代的美國對外政策》(2005年)等。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巴金-再思錄
- >
回憶愛瑪儂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經典常談
- >
煙與鏡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