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敘述80年代——以文學研究為視角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7851875
- 條形碼:9787517851875 ; 978-7-5178-5187-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敘述80年代——以文學研究為視角 本書特色
本書中所論,有的是從80年代的重要歷史事件與文化現象講起的,比如恢復高考與文學中的高考敘事的問題,比如80年代流行音樂的政治文化屬性問題;有的是從具有80年代歷史意味的物件與形象談起的,比如火車、比如飲食、比如80年代北方小鎮上的青年;還有的是從文學現象的視角切入的,比如知青文學、女性文學以及“80后”文學等。80年代是書中所論的中心,在具體的展開中,也有將80年代置于當代中國以至百年現代中國的視野下予以觀照。
敘述80年代——以文學研究為視角 內容簡介
本書將20世紀80年代置于當代中國以至百年現代中國的視野下予以觀照,在以文學研究的視角為主的基礎上融入文化研究與社會學研究的元素,著重分析了新時期以來的文學作品,包括影視作品和音樂作品,如八十年代流行音樂的文化內涵、恢復高考與新時期文學的高考敘事、新文學中的飲食書寫與鐵路敘事、女性寫作以及成長敘事等一系列命題。這些作品對豐富和深化有關,20世紀80年代內涵的認知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和意義。
敘述80年代——以文學研究為視角 目錄
第二章 聲音政治:80年代流行樂壇的鄧麗君、崔健及費翔
第三章 飲食書寫:“吃”的隱喻、邏輯與階級性
第四章 鐵路敘事:火車意象與現代中國
第五章 歲月往昔:共和國一代的青春記憶
第六章 小鎮焦慮:80年代北方鄉鎮青年的出路與困境
第七章 “80以后”:代際差異以及關于“成長”的敘述
第八章 自我言說:80年代以降女性主義文學的寫作表征
后記
敘述80年代——以文學研究為視角 節選
**章 高考恢復:80年代以來文學中的高考敘事 1977年恢復高考,不僅是高等院校招生工作的一次大調整,在當時的歷史氛圍下具有預示整個社會發生重大轉型和調整的信號意義,同時也標志著政治出身對個體發展起決定性作用的時代成為過去,憑借能力尋求個人生存發展的可能性正重新回到社會中。所以,恢復高考是社會活力的重新激活,給轉型期的中國民眾以巨大的心理安慰與精神激勵。也正因如此,高考敘事成為20世紀80年代以來中國文學中的一個重要存在,它或者作為一個表現社會現實生活的重要題材被直接書寫,或者作為一種敘事元素在組織情節、展現人物命運等方面產生著作用。圍繞高考以及與之相關聯的讀大學的敘事有其豐富的文學內涵,它既與新時期以來的文學思潮內在相連,也與20世紀80年代以來的時代精神特質高度契合。 回顧中國高等教育發展史,*早可以追溯到1862年京師同文館的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1950年教育部頒發了《關于高等學校一九五。年度暑期招考新生的規定》,明確各大行政區分別在適當地點定期實行全部或部分高等學校聯合或統一招生。1952年中國效仿蘇聯,取消了私立大學,全部改為公立,并進行了一次大規模的院系調整。同年教育部頒發《關于全國高等學校一九五二年暑期招考新生的規定》,要求所有高等學校實行統一招生考試,這可以說是中國高校**次招生考試。“中國在1952年建立高考制度,在世界各國中*早主要采用統一考試成績來錄取高校新生,是世界高校招生考試史上的一個重大創造。”而到了1966年,高考被取消,高等教育一度停擺。從1972年至1976年,恢復招生的高等學校基本上采用“自愿報名,群眾推薦,領導批準,學校復審”的辦法進行招生,這就是所謂工農兵大學生的由來。 1977年,再次復出的鄧小平主持中央教育工作。是年8月8日,鄧小平在北京召開了科學和教育工作座談會,并在會上針對高等教育發表了講話,果斷地恢復了高考制度。1977年10月12年,國務院批轉了教育部的《關于1977年高等學校招生工作的煮見》,明確了報考人員的條件:“(1)上山下鄉和回鄉知識青年、應屆高中畢業生都可以報名。(2)具有高中畢業的文化程度才可以報名,而且必須通過大學入學考試。(3)政治審查主要看本人表現,破除‘唯成分論’。(4)德智體全面考核,擇優錄取”。同年10月21日,新華社、《人民日報》、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等新聞媒體都以頭條新聞發布了恢復高考的消息。是年12月由各省市組織考試,高考就此恢復。高考的恢復對當時的中國社會來說,*重要的意義也許并不是高校大門對社會大眾敞開,而是公平公正的社會機制的重新確立,“雖然大多數人注定會是失敗者,但對于我們這批人來說,考試結果并不是唯一,它甚至不是*重要的。在很多人中,考試本身就已經是給予被遺忘十年的他們的補償了,能得到這個參與公平競爭的機會已足以讓他們對社會、對命運感激不盡”。 P3-5
敘述80年代——以文學研究為視角 作者簡介
郭劍敏,文學博士,英國切斯特大學訪問學者,浙江省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副秘書長,浙江省中國現代文學研究會理事,姚雪垠研究會理事。現為浙江工商大學人文與傳播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主要研究領域為中國當代文學思潮、中國當代紅色文學現象、中國當代作家作品、中國現當代文學文獻史料等。主持承擔的代表性課題有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項目“右派作家與右派文學”、浙江省社科規劃項目“當代作家復出作的文獻史料價值研究”、浙江省社科后期資助項目“中國當代革命歷史小說的生成機制研究”、浙江省社科聯項目“中國當代小說的成長敘事研究”等。出版有《中國當代紅色敘事的生成機制研究》等學術專著3部。在《人民日報》等報刊上發表專業學術論文60余篇,研究成果曾獲浙江省高校科研成果獎。
- >
隨園食單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唐代進士錄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我與地壇
- >
詩經-先民的歌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