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惡德,公眾的利益
-
>
世界貿易戰簡史
-
>
日本的凱恩斯:高橋是清傳:從足輕到藏相
-
>
近代天津工業與企業制度
-
>
貨幣之語
-
>
眉山金融論劍
-
>
圖解資本論
碳中和背景下城市空間績效的測算方法及提升策略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8089869
- 條形碼:9787568089869 ; 978-7-5680-8986-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碳中和背景下城市空間績效的測算方法及提升策略 本書特色
以緊湊度和均衡度測算城市空間績效。城市空間結構緊湊度與城市交通碳排量存在著反比關系的換算公式,城市服務設施的分布越是緊湊,意味著出行距離越短;分布越均衡,則意味著不必跨區出行獲取服務。所以當城市空間結構的緊湊度和均衡度均取得*高值時,城市空間績效*高。
碳中和背景下城市空間績效的測算方法及提升策略 內容簡介
全球氣候變暖已經威脅到人類的生存和發展,城市空間結構雖與碳排放并不存在直接關系,但可通過中介要素影響城市碳排放。本書在碳中和愿景下開展城市空間績效測算,分別闡述了空間績效評價模型及研究數據、城市空間績效實證測算、城市群及建成區空間績效影響因素,根據城市空間績效的影響因素,在實施層面提出了具體的提升策略。本書立足點在于城市空間結構的緊湊度和均衡度均取得優選值時,城市空間績效即空間組織效率優選,城市居民為獲取商業、醫療、教育、行政等服務的平均出行時間*短,城市交通碳排量*小。
碳中和背景下城市空間績效的測算方法及提升策略 目錄
1.1 時代背景
1.2 關鍵問題
2 相關概念界定及相關研究
2.1 相關概念界定
2.2 城市空間結構理論
2.3 低碳城市理論
2.4 城市空間結構研究綜述
3 城市空間績效評估模型及數據來源
3.1 城市空間績效評估模型
3.2 居民出行*優路徑選擇
3.3 數據構成與來源
3.4 數據處理與運算
4 城市空間績效實證測算
4.1 城市群空間績效
4.2 建成區空間績效
4.3 城市引力指數
4.4 城市空間績效影響因素
5 我國城市吸引力評估
5.1 城市吸引力評估指標
5.2 城市吸引力評估方法
5.3 城市吸引力評估結果與分析
5.4 城市吸引力評估檢驗
6 城市設施服務強度實證測算
6.1 設施服務強度和滿意度研究方法
6.2 設施服務強度測算
6.3 設施服務滿意度測算
7 城市空間績效提升策略
7.1 優化體系形態
7.2 實現就近服務
7.3 貫通連接路徑
7.4 提高步行舒適度
7.5 提高用地混合度
參考文獻
文中部分彩圖
碳中和背景下城市空間績效的測算方法及提升策略 節選
2021 年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發布的第六次評估報告認為,全球氣溫與工業化前相比已經升高 1.2 ℃,除非未來幾十年內大幅度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否則全球變暖幅度在 21 世紀將超過1.5 ℃。 人類將面臨全球氣候變暖帶來的嚴峻挑戰。 首先,地球兩極冰川的大量融化將會致使海平面上升,進而導致大量人口密集的沿海區域被海水淹沒;世界各地的降水分布將發生巨變,這將改變當前的全球農作物生產格局;極端天氣如干旱、洪澇、冰雹等出現的頻率和強度將越來越高,使農作物產量大幅度下降,糧食供給安全受到威脅。 其次,全球氣候變暖將導致各類傳染疾病如瘧疾、鉤蟲病等傳播速度加快,蔓延幅度增大,甚至寒帶地區也將逐漸出現熱帶疾病;另外氣候變暖還將導致大氣層中的臭氧濃度增高,引發與熱有關的心臟病,并且導致肺病的發病率增高等。 *后,全球氣溫持續上升導致的干旱、鹽堿化、荒漠化、海洋變暖等,對動植物的棲息環境有著極大的破壞作用,許多生物由于不適應這些變化而相繼滅絕,帶來不可估量的損失。世界自然基金組織認為,地球年平均氣溫的增長速度如果保持在 1.1~6.4 ℃的范圍內,那么到了公元 2050 年將有 30% 左右的物種走向滅亡。
碳中和背景下城市空間績效的測算方法及提升策略 作者簡介
楊震,北京建筑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講師,北京大學人文地理學博士,主要從事城市空間結構、產業發展規劃、城鄉總體規劃、城市設計等方面的教學、科研和實踐工作。2018年借調至雄安新區參與規劃設計并獲“突出貢獻獎”。近年來主持北京市社會科學基金項目1項,參與*、省部級課題6項,在CSSCI、北大核心期刊上發表高水平學術論文近10篇。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經典常談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二體千字文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