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歐洲裝飾藝術史:從文藝復興到20世紀的裝飾風格、式樣及工藝演變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8083379
- 條形碼:9787568083379 ; 978-7-5680-8337-9
- 裝幀:精裝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歐洲裝飾藝術史:從文藝復興到20世紀的裝飾風格、式樣及工藝演變 本書特色
1.美在實用之處開花:19世紀的許多美學家和藝術家都主張“無用之美”,“為藝術而藝術”甚至一度成為美學運動的主張。美和實用可以共存嗎?其實,柏拉圖在《理想國》中就表示“美和實用之間不是完全對立的”。裝飾藝術集合了除建筑、繪畫和雕塑之外所有以實用裝飾為目的的藝術,從日常使用的小物件到劇院的裝潢,本書網羅了大量精美的裝飾藝術品插圖,與細致的描述相結合,否認了過去的歷史學家和藝術理論家的觀點。 2.初次呈現500年裝飾藝術發展史:直到1925年,一場裝飾藝術與現代工業藝術國際博覽會的舉辦才使人們開始接受裝飾藝術的概念。本書按照時間順序講解了從文藝復興時期到二戰初期的500年歐洲裝飾藝術,涵蓋風格演變、式樣創新、材料加工、技藝進步、用途和功能以及交易的發展和變化等多個方面,組成了一幅巨大的裝飾藝術全景圖,讓人們看到此前并未得到充分研究的創作領域。 3.知名博物館珍品薈萃:收錄歐洲100多位偉大名家及工匠創作的600多件經典裝飾藝術品,囊括家具、金銀器、陶器、玻璃、刺繡、裝飾繪畫等,并對相關的金屬工藝、木材工藝、燒制工藝、紡織工藝和紙質工藝都做了全面說明。這些裝飾藝術品散落在世界各地知名博物館,如巴黎的盧浮宮、紐約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和倫敦的維多利亞和阿爾伯特博物館,現在讀者足不出戶也能近距離從藏品及其工藝細節中品味裝飾藝術之美,感受人們對材料、手工藝和工作室的奧秘的探索。 4.集學術性、鑒賞性、收藏性為一體:作者重新整理了裝飾藝術品年表,對品味、創造性模仿以及歐洲國家之間的發展和逐步工業化對裝飾藝術的影響進行了深入的分析,提升了裝飾藝術研究的深度和廣度。本書不僅是面向專家、學者的經典之作,它所呈現的令人目不暇接的精美作品本身就是一場視覺盛宴。裝飾藝術在早期只是精英們的特權,而這本插圖豐富的書打開了一座宏偉宮殿的大門,專業人士能從中獲取無盡靈感,值得藝術愛好者們收藏。 5.專業機構、作者背書:原版引進自法國知名藝術出版社Citadelles&Mazenod,該社圖書通常兼具學術性與藝術性,尤其是在制作精品圖冊書方面享有很高的國際聲譽。本書三位作者均為藝術領域專家,索菲·穆金是巴黎索邦大學的藝術史博士,曾于盧浮宮學院擔任教學主任,出版過多部藝術專著;阿涅斯·博斯是檔案學家兼古文字學家和藝術史博士,曾在盧浮宮工藝品館擔任遺產管理員長達10年;薩利瑪·希拉爾對藝術品收藏頗有研究,自2008年起負責管理里昂美術館工藝品館,并曾多次策劃藝術專題展。
歐洲裝飾藝術史:從文藝復興到20世紀的裝飾風格、式樣及工藝演變 內容簡介
本書按照時間順序講解了從文藝復興時期到二戰初期的歐洲裝飾藝術,對其風格的演變、式樣的創新、材料的加工、技藝的進步、用途和功能以及交易的發展和變化進行了全景式的解析。 作者列舉了600余件經典裝飾藝術品,同時對與這些裝飾藝術品有關的金屬工藝(金銀器等)、木材工藝(家具等)、燒制工藝(陶器、瓷器、玻璃、琺瑯等)、紡織工藝(織錦、刺繡、服裝等)以及紙質工藝(裝飾繪畫)等都做了全面的說明。其中還詮釋了收藏者的作用以及知名創作者、工作室與工廠等易被忽視的主題。
歐洲裝飾藝術史:從文藝復興到20世紀的裝飾風格、式樣及工藝演變 目錄
歐洲裝飾藝術史:從文藝復興到20世紀的裝飾風格、式樣及工藝演變 作者簡介
[法] 索菲·穆金(Sophie Mouquin),巴黎索邦大學(Paris-Sorbonne)藝術史博士,2004-2007年在法國波爾多大學(Université de Bordeaux)任教,2007年起在法國里爾大學(Université de Lille)任教,并于2011—2016年在盧浮宮學院(École du Louvre)擔任教學主任。她對裝飾藝術、宏大裝飾風、趣味史和博物史尤其感興趣。她曾出版多部作品,其中包括《皮埃爾·米戎四世》(Pierre IV Migeon,2001年)、《路易十五風格》(Le Style Louis XV,2003年)、《書寫雕塑》[Écrire la sculpture,2011年,與克萊爾·巴比隆(Claire Barbillon)合著]、《俄羅斯皮革——鞣料的記憶》(Cuir de Russie, Mémoire du Tan,2017年)、《凡爾賽宮的大理石:王室政治和國王的大理石工》(Versailles en ses marbres, politique royale et marbriers du roi,2018年)。
[法] 阿涅斯·博斯(Agnès Bos),檔案學家兼古文字學家和藝術史博士,2017年起在蘇格蘭的圣安德魯斯大學(Université de St Andrews)授課。此前她曾在盧浮宮工藝品館擔任了10年遺產管理員。作為一名家具研究專家,她曾整理和出版了盧浮宮中世紀和文藝復興時期家具的分類目錄。她也對亨利三世創立的皇家騎士勛章——圣靈勛章有所研究,尤其在勛章的藝術表現力和儀式方面。[法] 索菲·穆金(Sophie Mouquin),巴黎索邦大學(Paris-Sorbonne)藝術史博士,2004-2007年在法國波爾多大學(Université de Bordeaux)任教,2007年起在法國里爾大學(Université de Lille)任教,并于2011—2016年在盧浮宮學院(École du Louvre)擔任教學主任。她對裝飾藝術、宏大裝飾風、趣味史和博物史尤其感興趣。她曾出版多部作品,其中包括《皮埃爾·米戎四世》(Pierre IV Migeon,2001年)、《路易十五風格》(Le Style Louis XV,2003年)、《書寫雕塑》[Écrire la sculpture,2011年,與克萊爾·巴比隆(Claire Barbillon)合著]、《俄羅斯皮革——鞣料的記憶》(Cuir de Russie, Mémoire du Tan,2017年)、《凡爾賽宮的大理石:王室政治和國王的大理石工》(Versailles en ses marbres, politique royale et marbriers du roi,2018年)。
[法] 阿涅斯·博斯(Agnès Bos),檔案學家兼古文字學家和藝術史博士,2017年起在蘇格蘭的圣安德魯斯大學(Université de St Andrews)授課。此前她曾在盧浮宮工藝品館擔任了10年遺產管理員。作為一名家具研究專家,她曾整理和出版了盧浮宮中世紀和文藝復興時期家具的分類目錄。她也對亨利三世創立的皇家騎士勛章——圣靈勛章有所研究,尤其在勛章的藝術表現力和儀式方面。
[法] 薩利瑪·希拉爾(Salima Hellal),2008年起負責管理里昂美術館(Musée des Beaux-Arts de Lyon)工藝品館。她主要研究藝術品收藏。2011年她與雷米·拉布呂斯(Rémi Labrusse)共同擔任了“東方的杰作——現代歐洲與伊斯蘭藝術”(Le Génie de l’Orient, l’Europe moderne et les arts de l’Islam)展覽的策展人,2014年又擔任了“雅克利娜·德呂巴克——現代性的選擇”(Jacqueline Delubac, le choix de la modernité)的策展人。
- >
姑媽的寶刀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煙與鏡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詩經-先民的歌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