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魯迅全傳:苦魂三部曲-增訂版(全三冊)
-
>
大家精要- 克爾凱郭爾
-
>
尼 采
-
>
弗洛姆
-
>
大家精要- 羅素
-
>
大家精要- 錢穆
-
>
白居易:相逢何必曾相識
怒目少年 回憶錄四部曲之二 版權(quán)信息
- ISBN:9787108042286
- 條形碼:9787108042286 ; 978-7-108-04228-6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怒目少年 回憶錄四部曲之二 本書特色
在臺灣,無人不識王鼎鈞。 在大陸,讀者常常問:誰是王鼎鈞? 王鼎鈞,1925年出生于山東蘭陵。抗日戰(zhàn)爭爆發(fā),他在山東老家跟著父親打游擊。1942年,穿過日占區(qū),到達安徽阜陽就讀國立二十二中學。抗戰(zhàn)末期,他成為國民黨憲兵,歷徐州、南京、上海、葫蘆島、沈陽,洞悉國民黨真實面目。1949年,他在天津被解放軍俘虜,穿著解放軍服跋山涉水,逃到臺灣,亂中景象盡收眼底。1950年代,他進入(臺灣)中國廣播公司做編審組長、節(jié)目制作組長、專門委員,先后主編臺北掃蕩報副刊,臺北公論報副刊,擔任《中國時報》主筆和“人間”副刊主編,幼獅公司期刊部總編輯。閱盡臺灣文化界內(nèi)幕和各色人物的苦辛與沉浮。 他的創(chuàng)作生涯長達大半個世紀,長期出入于散文、小說和戲劇之間,著作近40種,以散文產(chǎn)量*豐,成就*。在臺灣,他是當之無愧、家喻戶曉的當代華文文學大師。被譽為“一代中國人的眼睛”。 王鼎鈞先生說:“對日抗戰(zhàn)時期,我曾經(jīng)在日本軍隊的占領(lǐng)區(qū)生活,也在抗戰(zhàn)的大后方生活。內(nèi)戰(zhàn)時期,我參加國軍,看見國民黨的*狀態(tài),也看見共產(chǎn)黨的全面勝利,我做過俘虜,進過解放區(qū)。抗戰(zhàn)時期,我受國民黨的戰(zhàn)時教育,受專制思想的洗禮,后來到臺灣,在時代潮流沖刷之下,我又在民主自由的思想里解構(gòu),經(jīng)過大寒大熱、大破大立……我的經(jīng)歷很完整,我想上天把我留到現(xiàn)在,就是叫我做個見證。” 從1992 年至2009 年,王鼎鈞歷時十七年陸續(xù)發(fā)表“回憶錄四部曲”。這四卷書融人生經(jīng)歷、審美觀照與深刻哲思于一體,顯示一代中國人的因果糾結(jié)、生死流轉(zhuǎn)。 在很多飽讀王鼎鈞作品的讀者看來,他的文字優(yōu)美、文體多樣、變化豐富,其次是洞悉人性,深入體味人生各階段的不同滋味,文化意味深厚細膩;更重要的是,王鼎鈞的人生歷程本身就伴隨著中國現(xiàn)當代歷史的劇烈變遷,他的寫作也呈現(xiàn)出中國現(xiàn)代大歷史的深度、厚度和廣度,細讀之下令人心神激蕩。 四部回憶錄在臺灣風靡一時,《關(guān)山奪路》獲聯(lián)合報讀書人2005*書獎,回憶錄四部曲獲《中國時報》2009開卷十大好書,《文學江湖》獲第三屆2010臺北國際書展大獎。
怒目少年 回憶錄四部曲之二 內(nèi)容簡介
“中國人生了氣,有時候像滾水,有時候像火山。抗戰(zhàn)軍興,中國人蓄怒待發(fā),出氣的對象有變化,先對外國,后對本國。……出入于兩種怒氣(對外國和對本國)之間的我,以一個少年人的受想行識,構(gòu)成《怒目少年》這本書的內(nèi)容。” 人活著,好比打開一架攝影機,少年時底片感光,不曾顯影,一直儲存著,隨年齒增長,一張一張洗出來。王鼎鈞“回憶錄四部曲”第二部《怒目少年》,正是王鼎鈞流亡學生時代的顯影。1942 年夏天至1945 年抗戰(zhàn)勝利,一個中學流亡學生輾轉(zhuǎn)安徽阜陽、陜西漢陰等地,在這一場艱難困苦、顛沛流離之中,他如散落的一顆小小棋子,深味流亡學生的生存境況,見證了一個個普通中國人的遭際命運,也從細部揭示出兵痞、學潮、鄉(xiāng)村自治、青年軍形成的因果及社會的眾生百態(tài)。
怒目少年 回憶錄四部曲之二 目錄
由蘭陵至阜陽路線示意圖
國立第二十二中學西遷主要路線示意圖(圖)
國立第二十二中學西遷主要路線示意圖(第二圖)與生命對話(代序)
部
1 出門一步,便是江湖
2 危險的事情簡單
第二部
1 我,一個偽造的人
2 要皇宮,還是要難民營?
3 撒豆成兵,聚沙成塔
4 我是校長,不是總司令
5 我一定能帶好你們幾千個娃娃
6 “入魯”并未認真實行?
7 戰(zhàn)爭是一架機器,制造秘密
8 師友,在光陰里
9 莫等閑小看了疥癬之疾
10 將門子弟品嘗抗戰(zhàn)滋味
11 這樣那樣,漸漸長大
12 都是生物惹的禍
13 小說女主角會見記
14 貧窮的母親養(yǎng)育了太多的孩子
15 五叔毓珍
16 一百塊錢欠了四十年
17 群眾的憤怒轉(zhuǎn)向了
18 那天,戰(zhàn)爭幾乎吞噬我
19 我不敢感謝上帝
第三部
1 跟著摩西過紅海
2 夢中,文峰塔上的歌聲
3 從流亡三部曲中醒來
4 把好酒留到末日
5 世界上長的散步
6 黃土平原上一行腳印
7 宛西,我聞我見我思
8 漢江,蒼天給我一條路
9 一個讀莊子的人談?wù)撜?
第四部
1 如果……這里就是江南
2 好的哲學老師
3 凡是你不知道的事就是新聞
4 從軍文告引發(fā)澎湃的熱情
5 悲壯與荒謬:無可評論
6 牛老師,戲劇與人生
7 新師表如此如此
8 孤雁不堪愁里聽
9 愛情,苦悶的象征?
10 千里萬里,愛情的網(wǎng)羅里
11 打日本,我過足癮了!
12 總得讓我想一想
13 抗戰(zhàn)勝利,別有一番滋味
14 形象是日漸磨損的幣面
15 遲到的歌聲:散了吧
16 王吉林:死有銳于利刃
17 興安日報,文學之路步
第五部
大結(jié)局
附錄
難忘的歲月
怒目少年 回憶錄四部曲之二 作者簡介
王鼎鈞 山東省蘭陵人,1925年出生于一個傳統(tǒng)的耕讀之家;1949年到臺灣,服務(wù)于(臺灣)中國廣播公司、(臺灣)中國電視公司,還曾擔任過多家報社副刊主編;1979年應(yīng)聘至美國的大學主編雙語教材,之后定居紐約至今。 王鼎鈞的創(chuàng)作生涯長達半個多世紀,著作近四十種。從六十年代早期的作品到1975年《開放的人生》,再到八十年代初期《作文七巧》,其“人生四書”、“作文四書”等作品在臺灣銷行極廣,至今不衰。 自七十年代末期起,王鼎鈞開始了《碎琉璃》等獨樹一幟的文學創(chuàng)作;1988年《左心房漩渦》出版之后,更被譽為“當之無愧的散文大師”。 從1992年至2009年,王鼎鈞歷時十七年陸續(xù)發(fā)表“回憶錄四部曲”。這四卷書融人生經(jīng)歷、審美觀照與深刻哲思于一體,顯示一代中國人的因果糾結(jié)、生死流轉(zhuǎn)。
- >
姑媽的寶刀
- >
經(jīng)典常談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山海經(jīng)
- >
我與地壇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煙與鏡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