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道德經說什么
-
>
電商勇氣三部曲:被討厭的勇氣+幸福的勇氣+不完美的勇氣2
-
>
新時期宗教工作與管理
-
>
帛書道德經
-
>
傳習錄
-
>
齊奧朗作品·苦論
-
>
無障礙閱讀典藏版:莊子全書
謝林導讀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7320525
- 條形碼:9787547320525 ; 978-7-5473-2052-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謝林導讀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一般讀者撥開德國哲人的思想迷霧,一窺謝林哲學的基本要義 聚焦自由哲學的核心議題,重煥經典思想的當代魅力 德語哲學新銳學者精心打磨譯本,眾多學者好評推薦
謝林導讀 內容簡介
比起德國古典哲學思潮的其他巨星,謝林一直備受冷落,人們往往認為,他的作品少了些理性和結構,多了些幻想與激情。 在這本兼具清晰與深度的導讀中,當代謝林研究權威學者雅各布斯向我們提供了一個俯瞰謝林思想的視角。作者主張,對“自由”的思考,既是謝林思想事業的開端,也是其一生思索之路的終點。閱讀謝林之所以不過時,就因為他直指現代人的根本問題:當人意識到自己是一個自由的存在時,他失去了什么,又得到了什么……
謝林導讀 目錄
中譯本序言
前 言
引用體例
**章 Rama dama
第二章 浮生掠影
第三章 始自康德
第四章 早期神話學
第五章 自由意識與自由
第六章 自然與無條件性
第七章 藝術
第八章 本原與歷史
第九章 晚期神話哲學
第十章 理性與啟示
余論 為什么要讀謝林
參考文獻
譯后記
謝林導讀 節選
眼下這本小冊子所屬的這套叢書是一套哲學家導讀,這一冊新出的是謝林導讀。用哲學的“行話”說,這套叢書是為了闡發應當去研習這些哲學家的理由。這些理由也會讓讀者相信,研讀諸如謝林這樣一位哲學家是有收獲的。但這些理由并不是為了去“說服”讀者強行接受。畢竟或許對有的人來說,這些理由都不真切,而對有的人來說,這些理由對他進行哲思的自由來說不可或缺。所以只有在人要求自己成為一個獨立的共同思考者時,我們提供的這些理由才會讓人信服。誰要想進行哲學思考,誰就是在與那些自由的靈魂打交道——據我所知,謝林似乎是唯一一個說過這話的人——而所謂自由的靈魂,就是有勇氣“運用他們自己的理智的人”。 自由地去思想無益是哲學*原本且必不可少的前提。而另一個前提則是了解哲學的歷史,比如謝林就精通哲學兩千年來的歷史。在他之前,有著一大批思想家,他們都為謝林準備好了論題和難題。在他20歲結束大學學業那年——比一般人早3年——他就已經在哲學史上找準了自己三個主要的致思方向,并且終身鉆研它們:柏拉圖,斯賓諾莎和康德。其中首先要提的就是康德,謝林終身都在與康德思想進行著緊張的理解與爭辯,確切說:謝林接受了康德思想,也一直在從這種承認出發批判康德,并試圖比康德走得更遠。在這一點上,謝林與他同時代的另外兩位大師,費希特和黑格爾并無不同。他們都把康德哲學理解為一個全新開端,并都與康德哲學深有關聯。 把謝林與康德比較一番這一點會更加清楚:康德在他的批判哲學著作中開啟了全新的東西,所以相對來說并沒有怎么回溯哲學史。所以康德的形象是一個哲學的改革者;在他涉及先前的各種哲學學說時,大多數時候他都是批判和劃清界限的態度。但德國唯心論者不一樣,或者說,受康德哲學革命影響成長起來的年輕一代,呈現出來的面貌并不一樣。對他們來說,他們為之歡呼的這場革命是*近的歷史事件,一定程度上就是他們的當下,所以已然是他們思想的出發點和基準點了。謝林尤其如此,從他十七歲提交的**部正式哲學論文開始,就不斷地呈現出帶有康德烙印、他那個時代特有的論說風格,尤其呈現出康德本人的那種腔調。 所以進入謝林哲學*好的入門就是稍微了解一下康德。不過這也并不是說,先得狠狠鉆研七年康德,之后再來狠狠鉆研七年謝林,沒必要這樣舍本逐末。畢竟我們不用像雅各那樣,為了娶拉結,不得不做兩份七年的工。 但無論如何,謝林從一開始就正確認識到,他的哲學思考一定要深深植入哲學的歷史中,而康德在其中扮演了一個特殊角色。所以在讀謝林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康德和哲學史這兩個背景。當然了,這是我作為作者,從我自己對謝林的了解出發給的建議;如果說得太絕對,成了一種“強迫”,那就不是哲學應有的姿態了。無論如何,在哲學思考中*重要的事情就是憑著自己特有的姿態開始自己的思考。而不管怎么看,謝林的思考都是憑著康德開始的。 可為什么既然有了康德,還要讀謝林呢?對此來說,有許多非常實用的理由不得不提。且不說能進行哲學思考對年輕人來說頗能幫助他們創造就業機會,這是對所有人都適用的。就那些要做博士論文和教授資格論文的年輕人來說,選擇謝林為首要研究對象也極為有益。**,謝林目前還是一片思想上的富礦。或許并不是所有人都注意到,謝林相關的研究文獻這幾年迅猛上升。第二,謝林全集的《歷史考訂版》終究還是在陸續出版,它為進一步的研究提供了堅實基礎。在這個新編版里,可以揭示出很多關于謝林新的東西,比如他的“自然哲學”現在就被視為開辟了許多對現實進行反思的哲學,所以可以在謝林的哲學中不斷開辟新領域。不過話說回來,如果沒有哲學興趣,我說的這些“實用性”理由的“實用性”也就不可能了。 不過既然提到了“哲學興趣”,我就要多說一下,為什么需要培養一種其視野超出康德之外的哲學興趣。確切說,要看到康德的后繼者們進一步發揮并實行了什么。至少就這一點來說可以看到,整個后康德唯心論所致力的,就是把在康德那里由于批判而被割裂、分立的東西,整合為體系的統一體。尤其是自由必須在體系中具有中心、而非從屬的地位,這一點在康德之后的體系努力中是顯而易見的。雖然對“如何在體系中思考自由”這個問題,后康德的唯心論者有不同回答,但對他們所有人來說,這個問題都是一個主導問題。
謝林導讀 作者簡介
作者 威爾海姆·G.雅各布斯(Wilhelm G. Jacobs),德國慕尼黑大學哲學系教授,日本明治大學客座教授,波蘭弗羅茨瓦夫大學客座教授,《謝林著作集歷史考訂版》編委會成員,國際謝林學會名譽主席。他致力于德國觀念論研究,主要作品有《費希特傳》《謝林視野下的上帝概念和歷史哲學》《謝林導讀》等。 譯者 王丁,哲學博士,山東大學哲學與社會發展學院副教授,漢譯《謝林著作集》編委,國際謝林學會委員,士恒青年學者,出版有謝林《啟示哲學》等系列譯著。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二體千字文
- >
朝聞道
- >
史學評論
- >
巴金-再思錄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