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譯朵看不見的花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5914266
- 條形碼:9787555914266 ; 978-7-5559-1426-6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譯朵看不見的花 本書特色
◎意大利著名漢學家莫冉教授的中文書寫,“他的漢語表達能力,足以與中國*優秀的作家相比”。
譯朵看不見的花 內容簡介
意大利著名漢學家莫冉教授用中文寫作的一部散文隨筆集。 作者一方面講述了自己的成長之路,寫到了偉大的母愛和生命的波瀾,以及他在中國生活的經歷,文筆談諧,帶來愉快的閱讀體驗;另一方面,他由自身的經驗出發,從專業角度分析口譯技巧,分享教學經驗,嘗試將跨文化翻譯、母語的重要性、溝通的技巧,以深入淺出的方式呈現給讀者。 著名作家李洱作序,閻連科推薦。
譯朵看不見的花 目錄
序一 有一種語言,與母語相親相愛 / 李洱
序二 當語言不僅僅是一種工具 / 武馨
自序 意中人,譯中事
小確幸之外
兒時夢想
倏忽即逝的夢想
夢想的力量
在理想與現實中看見所愛
迎向夢想的**物——熱忱
青春動機
熾烈熱情
越挫越勇
化悲憤為力量
以語會友的初心
母語至上
母語的重要性
母語有助于訓練邏輯思維
攘外必先安內
如何加強自己的母語
征服外語
學外語,是人性本能
動機至關重要
口音迷思
學外語的秘訣
文化至上
語言與文化
別再崇洋媚外
前世今生
文化與翻譯
口譯之道
口譯人生
知足“非”常樂
口譯教我的事
口譯的未來
溝通之道
邏輯思辨
情緒管理
少說多聽
肢體語言
后記 保持對世界的好奇心
譯朵看不見的花 節選
有一種語言,與母語相親相愛(序) 著名作家 李洱 在我認識的漢學家當中,來自意大利的著名漢學家莫冉教授(Professor Riccardo Moratto,筆名韋佳德),無疑是年輕一代中的佼佼者。他是漢學家的升級版,擁有頂級配置。他的漢語表達能力,足以與中國*優秀的作家相比。我甚至認為,他的漢語水平超出了絕大多數中國作家。他在不同語際之間穿行的姿態,令我想起杜甫的名句:“穿花蛺蝶深深見,點水蜻蜓款款飛。傳語風光共流轉,暫時相賞莫相違!比绻f與杜詩所寫的境界有什么不同,那就是他并非“暫時相賞”,而是能夠深刻地體認不同語言、不同文化的差異和奇妙,并且能夠準確地將它訴諸語言。也就是說,他既是穿花蛺蝶,又是花朵本身;他既是點水蜻蜓,又是清漣本身。他使我想起了蓮花,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香遠益清;他也使我想起了蓮花上的蜻蜓,從小荷才露尖尖角開始,他就已經在那里了,所以所有的花語對他來說,就是親愛的母語。 莫冉很喜歡丘吉爾的那句名言:“成功是在從一個失敗到另一個失敗中,卻不失去你的熱情。”莫冉先生對自己人生經歷和翻譯生涯的追溯,使這句名言所隱含的悲哀與榮耀、傷感與勇氣變得栩栩如生,令人感佩。 事實上,對于寫作者和翻譯家而言,*重要的品質、*重要的能力,就是能夠先行到失敗中去,先行到人生的困局、世界的困境、烏托邦的潰敗中去,在那里流連忘返,然后道成肉身,化為母語和另一種與母語相親相愛的語言。而對口譯者而言,這無疑是更高的要求,有如持續不斷的修行。當這種能力達到極致,它便類似于本能。沒錯,你必須在極短的時間內,以一種同步式的閃電般的思維,完成春風化雨、種子發芽并且抽穗的過程。 值得驕傲的是,莫冉完成得好極了;值得欣喜的是,莫冉的主要工作是在漢語和英、意、法、西、挪等語言之間進行的。 現在,當莫冉把這個修行過程,把春風化雨、種子發芽并且抽穗的過程,展現在讀者面前的時候,我認為他向作家、讀者,尤其是文學翻譯家和口譯者,提供了一個可供分析、借鑒的樣本。當你打開這本書,你必有所思,必有所悟,必有所得。所以,我真誠地向朋友們推薦這本書。 意中人,譯中事(自序 ) 為這本書起名字,就好像為一個新生兒命名一樣。一開始,我想到的書名是《越在地,越國際》。后來,我又覺得書名如果是《譯事流:翻譯是迷人的風景》會更好。然而,這些名字又隱隱使我覺得不太妥當,因為翻譯只是書的一小部分而已。我總覺得這些名字仍少了些什么;我總希望我能在名字中同時凸顯翻譯與家母的面容,前者是我人生的永恒執著,而后者應是影響我人生*大的人。 因此,這本書也是我的故事,包括我自小對母親的愛,對她失明的痛苦,各種挫折、委屈和自己成功的意志力。 后來同事幫我想到另外一個書名,就是《意中人,譯中事》——現在我把它作為了自序的標題。 正如我在書中所提,我的母親在我五歲時失去視力。這對年幼的我來說,是一個不小的打擊。然而誠如那句老話,上帝給你關上一扇門,必然為你開啟另一扇窗。中國的偉大史學家司馬遷告訴我們,左丘明是一位盲人,這難免會讓人想起失明的荷馬。 記得當我年幼時,我們總會前往我家鄉皮翁比諾(Piombino)的一個美麗之處——普恩塔·法爾科涅(Punta Falcone)。我總記得那里有一種我不知名,但我十分喜歡的花。我保存著一些花兒的照片,那是我父親幾個星期前拍攝的。 后來有一天跟著名作家李洱聊天的時候,他跟我說他曾在《花腔》里寫到,羞澀是個體存在的秘密之花。這本書寫到了偉大的母愛,寫到了生命的波瀾,寫到了語際交流,這些都成為我的秘密之花,它發芽,吐蕊,盛開,結果。所以,他給我兩個書名供我選擇:《語言的秘密之花》和《語際的花蕊》。 李老師這么說,我恍然大悟,確實花是我人生當中很重要的一個部分。后來下定決心,要把這本書命名為《譯朵看不見的花》!翱床灰姷幕ā,是來自《小王子》的“穹蒼很美,因為有一朵看不見的花”。《譯朵看不見的花》的含義豐富,它可以指我媽媽便是我人生當中的那朵花,而“看不見”是因為我媽媽是盲人;譯朵的“譯”不只諧音量詞的“一”,又可作為動詞,指涉著這本書跟翻譯、跨文化等有關,從而歸結到我母親失明這一段經歷,同時也不失文藝的氣息。 當然,這本書也不僅僅是我自己及母親的故事,這本書也包括了正在讀這本書的你們的故事。我到過北京、廣州、香港,也在上海及臺北住過數年。我在書中提及的故事,也都是因為我長期在華人社會生活的所見及所思。 我總認為,任何人的自傳、一生的故事,不只是單純寫他自己,還包括了他對生活周遭的人、事、物的互動經驗;更直白地說,當一個人在說自己的故事時,其實也在分享這個世界如何對他敞開,如何對他有所意義。因此,我想通過這本書跟您分享,我生活在華人社會的感想與體悟。我想告訴你們,你們對我其實有著深刻而巨大的意義,沒有你們,不會有今天的我。 在華人社會中,我看到華人文化美好又迷人的一面,這不僅是一開始引領我學習中文、來到亞洲的呼喚,更是我對華人文化至今不輟的深情依戀。華人社會的一些現象,又始終給予我在語言、文化以及我的志業——口譯的無限靈感,不僅帶給我知識的更新與檢討,也引領我持續對華人文化與社會省思。更重要的是,在全球化時代,我在不同大學任職并教學的經驗,也讓我看到跨語言、跨文化,甚至是跨文明的持續交流,仍有深刻的重要性。 因此,我希望這本《譯朵看不見的花》能讓你發現,在你們的語言與文化中始終存在著,但多數人卻看不見的——那朵花。 千言萬語說不盡我對你們的深情。謹以此書獻給我的父母、我的志業,以及你們——這本書的讀者。
譯朵看不見的花 作者簡介
莫冉教授(字遠復),博士,現任上海外國語大學高級翻譯學院教授,Routledge Studies in East Asian Interpreting主編、Interdisciplinary and Transcultural Approaches to Chinese Literature主編,以及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口譯叢書”主編。 Riccardo Moratto教授曾在許多國內外著名大學任客座教授,也是中國翻譯協會專家會員、澳門翻譯協會榮譽會員、杭州市公共外語標識規范化工作專家委員會顧問、歐洲翻譯研究學會會員及歐洲漢學學會會員。 2021年,入選“皇家特許語言專家學會”( CIOL)會士(Fellow)。 莫冉教授是一名國際會議口譯員及著名文學譯者、散文作家;通曉數國語言,包括英語(母語)、意大利語(也是母語)、中文、法語、挪威語、西班牙語、泰語、印尼語、越南語等。Moratto教授亦曾擔任臺灣電視臺的主持人及演說家。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山海經
- >
煙與鏡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回憶愛瑪儂
- >
巴金-再思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