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山西文物日歷2025年壁畫(特裝版)
-
>
老人與海
-
>
愛的教育
-
>
統編高中語文教材名師課堂教學實錄
-
>
岳飛掛帥
-
>
陽光姐姐小書房.成長寫作系列(全6冊)
-
>
名家經典:水滸傳(上下冊)
教學設計 版權信息
- ISBN:9787576034608
- 條形碼:9787576034608 ; 978-7-5760-3460-8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教學設計 本書特色
教學設計全解讀,一本教師的解惑之書 “教學設計”是教師教育和教師研修所不可或缺的話題。本書聚焦國際教學設計的前沿研究,旨在從理論與實踐兩個側面,梳理教學設計的發展線索;闡述晚近有代表性的概念框架和值得我國教育界借鑒的若干典型的實踐案例;提示教學設計的現代課題。讀完本書,相信廣大教師能以可預測的方式,推出更富“效果·效率·魅力”的教學設計。
教學設計 內容簡介
產業社會時代的教學設計范式已經落后于信息社會時代,從“知識本位”轉向“素養本位”是當今教學設計的發展趨勢。這種轉型絕非否定“知識”,真正的“知識”不是單純的“內容知性”,也包括了其背后的“方法知性”。新型的教學設計著力于 “真實性目標-真實性學習-真實性評價”界定、描述與實施,借以求得所有的學習者發揮各自的潛能、使他們的學習得以大化。教學設計不是教師發展個人能力的孤獨的行為,而是尋求優質教學的共同作業。教學設計沒有唯一的正解。教師需要有對新鮮的教學信息的敏感性——今日有怎樣的機會與成功,遇到怎樣的挫折或失敗,等等。嘗試錯誤與持續反思,正是教師成長的姿態。
教學設計 目錄
引 言
教學設計魂系何方?/ 1
一、“學習”是奠定未來可能性的基石 / 1
二、“學習者中心”的教學設計 / 2
三、培育 “思考者”與 “探究者”/ 4
**編 教學設計的基礎
**章
社會進步與教學設計 / 8
一、教學設計的概念 / 8
二、教學設計的起源與發展 / 14
三、教師學習與教學設計 / 26
第二章
知識·技能·素養———教學設計的知識基礎 / 32
一、知識的學習與概念理解 / 32
二、知識結構與過程結構 / 37
三、素養本位的教學設計 / 45
第三章
探究與 “探究的課堂”/ 56
一、“探究”的探究 / 56
二、相乘式思維 / 61
三、智力的發展 / 65
四、探究的課堂 / 71
第二編 教學設計的課題
第四章
教學設計模型———以賴格盧斯的模型說為例 (上)/ 78
一、“講授教學”設計模型 / 78
二、“討論教學”設計模型 / 84
三、“經驗教學”設計模型 / 91
四、“問題教學”設計模型 / 100
五、“情感教育”設計模型 / 105
第五章
教學設計模型———以賴格盧斯的模型說為例 (下)/ 114
一、“翻轉課堂”設計模型 / 114
二、“創客教育”設計模型 / 123
三、“游戲學習”設計模型 / 131
四、“移動學習”設計模型 / 146
第六章
基于 “動機作用”的教學設計 / 159
一、好奇心與動機作用 / 159
二、聚焦兒童 “學習動機”的教學設計 / 164
三、打造充滿好奇心的教學空間 / 172
第七章
基于 “學習者中心”的教學設計 / 178
一、“學習者中心”的意涵 / 178
二、“自主學習”的教學設計 / 181
三、“協同學習”的教學設計 / 185
第八章
基于 “學科素養”的教學設計———以埃里克森的 “三維度設計”
為中心 / 196
一、知識社會教學設計的特質 / 196
二、語文的案例:《化蛹為蝶》《冬天的小木屋》閱讀活動的設計 / 203
三、數學的案例:“圓的幾何學”的單元教學設計 / 213
第九章
基于 “跨學科素養”的教學設計———以 STEAM 與 “綜合學習”為 例 / 229
一、跨學科教學的理論基礎與基本原理 / 229
二、美國的案例:從 STEM 走向 STEAM / 234
三、日本的案例:從 “合科學習”走向 “綜合學習”/ 248
第三編 教學設計的展望
第十章
教學設計的新境界 / 262
一、社會建構主義:真誠的對話力 / 262
二、 二、“非認知能力”:堅韌的向學力 / 270
三、社會關系資本:互惠的親和力 / 277
結 語
尋求優質的教學設計 / 283
一、回應課程變革的訴求 / 283
二、拓展教學設計的視野 / 284
三、激蕩教育智慧的旅程 / 286
謝 辭 / 289
教學設計 作者簡介
鐘啟泉,華東師范大學終身教授,博士生導師,華東師范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名譽所長,教育部社會科學委員會學部委員(兼教育部教育學與心理學部召集人),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教材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教育部教師教育專家委員會委員。《全球教育展望》雜志主編。著有《深度學習》《解碼教育》《讀懂課堂》《課程的邏輯》《學校的變革》《教學心理十講》(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現代課程論》(上海教育出版社、臺灣五南圖書出版公司、臺灣高等教育出版社),以及The Logic of China's New School Reforms: Selected Essays on Education by Zhong Qiquan(荷蘭 Brill 出版社)等。譯著《現代教育學基礎》(上海教育出版社),《教學原理》(人民教育出版社、教育科學出版社、臺灣五南圖書出版公司),《課程與教師》《學習的快樂》(教育科學出版社)等。
- >
自卑與超越
- >
巴金-再思錄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二體千字文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回憶愛瑪儂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