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公路車寶典(ZINN的公路車維修與保養秘籍)
-
>
晶體管電路設計(下)
-
>
基于個性化設計策略的智能交通系統關鍵技術
-
>
花樣百出:貴州少數民族圖案填色
-
>
山東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技術轉移與技術創新歷史叢書中國高等技術教育的蘇化(1949—1961)以北京地區為中心
-
>
鐵路機車概要.交流傳動內燃.電力機車
-
>
利維坦的道德困境:早期現代政治哲學的問題與脈絡
透析:安全生產監管困局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6428054
- 條形碼:9787516428054 ; 978-7-5164-2805-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透析:安全生產監管困局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企業各級管理者及企業安全生產監管人員。本書站在企業視角,對我國近年來安全生產監管工作中長期積累的深層次矛盾和短期面臨的周期性因素,以及統籌發展及安全面臨的各種問題與挑戰進行了深度剖析,并提供解決方案。這是一本寫給企業各級管理者及企業安全生產監管人員的安全指導用書。
透析:安全生產監管困局 內容簡介
安全不是監管出來的,就安全抓安全肯定抓不好安全。事故是人們違背客觀規律受到的懲罰,是強迫人們接受的非常真實的科學實踐。事故發生往往是系統整體失效的結果。 開會部署、發文強調和開展檢查活動,是企業安全生產監管的“三板斧”,其所形成的表面上、階段性的好轉掩蓋了傳統管理手段的粗放和弱化;但是,不檢查、不發文、不開會,安全生產監管還能做什么? 一直以來我們都特別相信安全監管的力量,但令人困惑的是,在全國上下對安全生產監管趨嚴趨緊的大背景下,各企業的生產安全事故仍難以杜絕。那么,這其中究竟是哪個環節或者哪個因素被忽略了呢? 各種系統性矛盾和制約性因素相互疊加,傳統安全生產風險與非傳統安全生產風險交織并存,不同領域和業務流程之間的壁壘和蓋層難以貫通,不掌握資源和決策權的安全監督部門心余力絀——始終處于高度重視和強化深化狀態的安全生產監管步入瓶頸期,凸顯出當前諸多企業面臨的安全監管困局。 《透析:安全生產監管困局》試圖站在企業視角,利用系統觀念審視和洞察當前企業安全生產監管問題,從不同側面闡釋了安全生產的系統性和聯動性特征,特別是對我國近年來安全生產監管工作中長期積累的深層次矛盾和短期面臨的周期性因素,以及統籌發展及安全面臨的各種挑戰進行了深度剖析,并結合實踐較為全面地揭示出安全生產監管極端復雜的綜合效應和內在關系。實際上,這不僅是一部寫給企業安全生產監管人員的著述,企業各級管理者都能開卷有感有悟。
透析:安全生產監管困局 目錄
目錄
困局一 業務部門可以實現對生產、成本、質量的管理,為什么不能實現對安全生產的同步控制,如何把安全生產職責鑲嵌到各業務部門的工作流程中
——責任歸位是多年來一個始終困擾安全生產工作的夢魘。
一、責任落實難:安全監督部門管了不該管的事 ………………… 7
二、責任落實難:層層衰減下的“腸梗阻” ……………………… 13
三、責任落實難:層層簽訂的責任書難以傳遞責任 …………… 19
四、責任落實難:怎樣做才能不為事故“埋單” ………………… 24
困局二 開會部署、發文強調和開展檢查活動,是企業安全生產監管的“三板斧”。多年來我們已經習慣用文件、會議和檢查代替安全管理。從某種程度 上來說,正是這種造勢式和運動式的安全監管所形成的表面上、階段性的好轉掩蓋了傳統管理手段的粗放和弱化
——不檢查、不發文、不開會,安全監管還能做什么?
一、不能否定安全大檢查的作用,這是當前和今后很長一段時間內強化安全監管的重要手段… 41
二、安全生產檢查的要義是“醫生把脈看病”,而不是“警察抓小偷”…… 46
三、既要重視問題的整改率又要重視問題的重復發生率,堅決杜絕那種“大把抓問題,又大把放問題”的現象 …… 51
四、企業接受檢查終歸是一時的、局部的,要“經得起檢查”,更要“經得起不檢查”… 55
五、企業需要一種長久、規范的監管制度保障——用什么來代替當前的安全大檢查… 59六、面對監管力量不足的困局,如何真正做到全方位、無死角監 管…… 64
困局三 安全不是瞬間的結果,而是對系統在某一時期、某一階段過程狀態的描述。安全興則企業強。安全生產是企業整體管理水平的集中反映,是各方面長期努力的結果,發生事故是企業管理弊病的集中暴露,但安全生產工作的推進和效果并不完全取決于安全監督部門的自身愿望與努力
——在系統性管理困局面前安全監督部門顯得心有余而力不足。
一、經濟發展水平決定安全生產水平,一定階段的重大事故高發期和易發期難以跨越… 72
二、城市建設高速發展導致一些重大危化品企業與居民比鄰而居的問題日益突出,成為鬧市區*大的安全隱患 … 76
三、許多企業把安全與成本對立起來:到底是要哭著花錢還是要笑著投入…… 80
四、就安全抓安全肯定抓不好安全,事故發生往往是系統整體失效的結果……… 84
五、不同于財務、法律等業務領域,安全監管不能僅靠少數精英來實現…… 88
困局四 安全管理,就是指在一個肯定有風險的環境里把風險降至*低的管理過程。從危機管理到隱患管理,再到風險管理,安全生產管理一步步關口前移。風險管理的特殊性就在于與其他企業管理內容有許多交叉
——以風險管控為核心的安全監管能否真正融入企業的日常操作規程?
一、安全風險管理必須融入企業經營管理的全過程,不能獨立存在、孤立運行…… 96
二、風險不是上級規定的,不是一成不變的,基層員工才是發現和管控安全風險的主體100
三、從來沒有絕對的安全,人們總是在追求“絕對安全”的努力下收獲著“相對安全”的結果…… 104
四、有限的安全監管資源不能平均用力,強化精準監管的前提是分層分級差異化…… 108
五、風險控制不能是常規的管理改善,應急預案要從“觀賞型”回歸到“實用型”…… 115
困局五 事故是人們違背客觀規律受到的懲罰,是對各項工作進行的*公正的檢驗,是強迫人們接受的*真實的科學實踐,同時又是我們探索規律、認識規律的一種獨特方式。每一起大的安全事故都被反復推演,并被當作案例教材“四不放過”,但同類事故仍然屢禁不止
——難道真有一種永遠走不出的事故循環?
一、事故只是對麻痹松懈思想的一種懲罰,而不能成為“循環論”的依據……… 122
二、事故經歷是*痛苦的學習,也是成長的“營養” …………… 126
三、不要讓責任追究成為事故調查報告的主題——“變味兒”的事故調查…… 130
四、事故都是本來不該發生的低級錯誤引起的,沒有“高低上下”的區別…… 135
五、管事故管不好安全,但管事件可以管得住事故 …………… 138
六、企業要提高整體安全管控水平,必須從強化承包商監管入手………142
困局六 安全監管永遠無法延伸到所有領域,無法覆蓋全部作業現場。監管解決不了所有安全問題,只有從文化方面來尋找出路。安全文化是安全管理的折射,是安全生產制度的有效支撐,而這方面在實踐中恰恰是*容易被忽視的
——安全文化的塑造和培育是一種更有深度的管理。
一、一個企業的安全管理始終在低水平徘徊,肯定是這個企業的安全文化出了問題… 152
二、安全生產是*能考驗和反映執行力的工作,幾乎所有安全問題都與執行不下去、落實不到位有關…… 155
三、人是安全生產的**風險,人的風險僅靠增加投入、完善制度和強化監督難以從根本上消除……… 159
四、培訓即管理,管理即培訓,安全培訓與崗位技能培訓必須一體化…… 163
五、本質安全是一種管理新境界,就是讓員工沒有辦法、沒有機會犯錯……… 167
困局七 找到學習的榜樣并不難,關鍵是學習的路徑;找到學習的路徑也不難,關鍵是學習的態度。管理方法和管理工具是沒有國界、沒有地域的,但再經典的管理模式也需要切合實際,就像吃飯不僅是為了填飽肚子,更是為了產生和轉換為自身的能量一樣
—— 如何在中國這片“土壤”上更好地移植外方的安全理念和監管模式?
一、“安全**”不是貼在墻上、掛在嘴上的,安全就是工作的一部分……… 174
二、安全深處是理念,隱藏在指標和現象背后的是理念 ……… 178
三、沒有監督不開工——嚴格監管是國外大企業共同的標簽 … 182
四、HSE 管理體系不是一種即買即用的東西,必須解決形似神不似的問題…… 185
后記 …………………………………………………………………… 193
透析:安全生產監管困局 節選
困局一 一、責任落實難:安全監督部門管了不該管的事 什么是“責任”?“責任”就是分內應做的事,無論你是否愿意、是否接受。從根本上講,抓責任就是做好授權與問責,就是解決好“誰來抓,抓什么,怎么抓,抓不好怎么辦”的問題。安全生產工作難抓難管,就是因為安全監督部門擺位不正,把管不了也管不好的事攬在了自己手里,盡管這當中可能存在被動和無奈的成分。 實質意義上的“管理”,必須以對企業的某些重要資源(包括人、財、物等方面)的掌握和對過程的控制為前提。換句話說,有效監管必須建立在監管者人事、財務獨立的基礎之上,否則所謂的“管理”將毫無意義。責任到人,首先要解決權力到人的問題。安全生產監管工作中責權一致非常重要。有責無權,想安全做不到安全,主動負責意識就會受到抑制;有權無責,必然會導致濫用權力,瞎指揮。安全生產責任制的落實必須讓管理者在承擔責任的同時具有相應的權力,即責、權、利相互配套。反觀當前各企業的安全生產監督部門,權小事多、缺人少錢,常常感到自己屬于被邊緣化的部門,始終處于配角地位,難以有所作為或難以有大的作為,一旦出現事故還會面臨追責風險。 在實際工作中追責問責的風險始終如影隨形,導致安全監督部門人心不穩,思想壓力大,心理負擔也很重。有時候許多企業安全監督人員自己也把監督和管理混為一談,沖到一線大包大攬,甚至越俎代庖,代替業務主管履行主體職責,*后陷入“監督變牽頭、牽頭變主抓、主抓變負責”的怪圈。因此,面對現狀,首先要解決的就是安全監督部門“管不好、管不了又要管”的問題。 有這樣一句話:安全不是監督出來的。其背后意思是安全生產的監督責任不能代替,也代替不了安全主體責任,靠監督不能解決安全生產的根本問題。企業安全監督人員或部門不應該也不可能成為管理的主體,即便他們被賦予部分資源和過程的控制權。企業各級專業部門、業務人員才是管理的主體,并直接對安全生產承擔主要職責,安全監督部門只能行使支持和監督的職能。 我國企業中的安全專職人員多被稱為“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實際上其更準確的稱謂應該是“安全專業人員”。“管理”兩個字很容易被人解讀為“負責”,所以改用“專業人員”更為貼切,其在企業安全管理中應該承擔的是促進、建議和監督職能。在實際運行過程中,安全監督部門總是被推到主角位置,被動地承擔自己本來承擔不了的主體職責:幾乎所有與安全生產相關的文件都直接流轉到了安全監督部門,由其來跟進落實;對于安全檢查中發現的問題,也基本上都是由安全監督部門來督辦整改。在現有職權范圍內,安全監督部門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其中的難處和困局只有自己清楚。實際上,所有在安全檢查中發現的問題都應該按照部門職責梳理細分到各屬地單位,由職能部門負責督促二級單位加快整改和驗證關閉,這樣才能推動各職能部門更加有效地履行安全生產職責。
透析:安全生產監管困局 作者簡介
郭立杰 擁有多年的世界500強大型國有企業安全生產監管工作經歷,在實踐中對當前我國企業如何強化有質量、有深度、有內涵的安全生產監管有一定程度的思考和理解。出版《基于風險為核心的安全文化建設實踐》《恪守紅線》等企業安全生產領域管理著作。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推拿
- >
經典常談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