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公路車寶典(ZINN的公路車維修與保養秘籍)
-
>
晶體管電路設計(下)
-
>
基于個性化設計策略的智能交通系統關鍵技術
-
>
花樣百出:貴州少數民族圖案填色
-
>
山東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技術轉移與技術創新歷史叢書中國高等技術教育的蘇化(1949—1961)以北京地區為中心
-
>
鐵路機車概要.交流傳動內燃.電力機車
-
>
利維坦的道德困境:早期現代政治哲學的問題與脈絡
綠色礦業技術及管理國際進展與趨勢--礦山生態治理和綠色礦產供應鏈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1151803
- 條形碼:9787511151803 ; 978-7-5111-5180-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綠色礦業技術及管理國際進展與趨勢--礦山生態治理和綠色礦產供應鏈 內容簡介
生態環境部對外合作與交流中心是生態環境部直屬事業單位,在政策研究、國際公約履約、區域及雙(多)邊合作、產業技術交流及能力建設等領域為生態環境部開展國際合作提供支持與服務,是中國生態環境保護對外合作與交流的重要平臺。近年來,中心在推動綠色“一帶一路”建設、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以及區域環保合作等方面開展了大量政策及科學研究,相關研究建議得到了生態環境部的高度重視。 研究是一項永無止境的工作。綠色礦業技術及管理涉及的具體研究面較廣,《綠色礦業技術及管理國際進展與趨勢:礦山生態治理和綠色礦產供應鏈》著重對礦山生態治理和綠色礦產供應鏈進行了研究,但作者團隊清楚地認識到,在礦業可持續發展這一領域還有很多問題需要進行后續更加充分和深入的研究,任重而道遠。
綠色礦業技術及管理國際進展與趨勢--礦山生態治理和綠色礦產供應鏈 目錄
1.1 綠色礦山治理的國際趨勢、挑戰與發展路徑
1.2 綠色礦業與應對氣候變化
1.3 碳中和背景下“一帶一路”礦產資源合作的協同增效
1.4 政策建議:推進“一帶一路”綠色礦產資源合作倡議
1.5 本章小結
參考文獻
第2章 我國礦山生態環境問題分析
2.1 我國煤礦生態環境問題分析
2.2 我國金屬礦山生態環境問題分析
2.3 我國非金屬礦山生態環境問題分析
2.4 本章小結
參考文獻
第3章 我國礦山治理與修復的相關法律、法規、標準及實踐
3.1 我國礦山治理與修復的相關法律、法規、標準
3.2 我國礦山治理措施
3.3 生態修復方法與原理
3.4 本章小結
參考文獻
第4章 國內外礦區生態治理工程案例分析
4.1 我國礦區生態治理工程案例
4.2 國外礦區生態治理工程案例
4.3 本章小結
參考文獻
第5章 礦產行業供應鏈各環節污染物產排情況的調查識別研究
5.1 宏觀層面礦產行業供應鏈各環節污染物產排狀況調研
5.2 微觀層面礦產行業供應鏈各環節污染物產排狀況調研
5.3 本章小結
參考文獻
第6章 典型礦產企業綠色供應鏈運營狀況和績效評價
6.1 典型礦產企業供應鏈上下游各環節原材料和產品流通狀況
6.2 典型礦產企業綠色供應鏈管理的環境績效和潛力評價分析
6.3 本章小結
參考文獻
第7章 礦業綠色供應鏈管理的問題、解決途徑與引導政策研究
7.1 礦業綠色供應鏈管理的問題
7.2 礦業綠色供應鏈管理的解決途徑
7.3 礦業綠色供應鏈管理引導政策
7.4 本章小結
參考文獻
第8章 國外礦產行業綠色供應鏈政策及管理
8.1 國外礦業綠色供應鏈管理相關政策
8.2 國外典型礦產企業綠色供應鏈管理做法
8.3 本章小結
參考文獻
第9章 “一帶一路”國家礦區環境及生態修復能力
9.1 “一帶一路”倡議與礦產資源
9.2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礦區社會環境條件
9.3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礦業開發的生態影響
9.4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礦區生態修復能力
9.5 本章小結
參考文獻
第10章 我國綠色礦山治理經驗在“一帶一路”建設中推廣的潛力分析
10.1 綠色礦山治理經驗推廣的背景
10.2 我國綠色礦山治理經驗的優勢
10.3 綠色礦山治理經驗推廣的建議
10.4 本章小結
參考文獻
綠色礦業技術及管理國際進展與趨勢--礦山生態治理和綠色礦產供應鏈 作者簡介
張彥著,生態環境部對外合作與交流中心高級項目主管、工程師。曾在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總部)、世界銀行(總部)擔任咨詢顧問,在德國發展研究院從事訪學研究。牛津大學公共政策碩士、歐盟伊拉斯謨世界計劃產業生態學碩士、香港大學環境工程碩士,“德國總理獎”洪堡學者。主要研究方向為全球環境治理制度、國際發展政策、環境與社會系統。 周來,中國礦業大學環境與測繪學院副院長,副教授,教育部產學協同育人項目評審專家,教育部工程教育認證秘書,江蘇省環境科學學會理事,徐州市生態健康學會副理事長,煤炭高等教育環境科學與工程專業教材編審委員會主任,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訪問學者,主要研究方向為土壤與地下水污染綠色修復、碳地質封存、礦區水環境保護與生態修復。中國煤炭工業協會科技二等獎獲得者。 路平,中國礦業大學環境與測繪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徐州市生態健康學會理事。美國北卡羅來納大學夏洛特分校博士,中國礦業大學博士后。長期從事礦區環境污染機理與修復技術、新污染物防控技術、環境地球化學、環境微生物學、可持續發展的研究與教學工作。 劉滿芝,中國礦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副教授,博士生導師。江蘇省能源經濟管理研究基地、江蘇省國際能源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會員。美國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環境能源技術部訪問學者。中國“雙法”研究會能源經濟與管理研究分會理事會理事,中國高等院校市場學研究會理事,《煤炭經濟研究》青年專家委員會委員。主要從事綠色低碳消費行為、綠色物流與供應鏈管理、能源資源環境經濟管理與政策、ESG與數字化創新等方面的科學研究。 楊永均,中國礦業大學環境與測繪學院副教授。中國礦業大學和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聯合培養博士。主要從事土地復墾與生態修復、GIS和遙感應用相關的科研和教學工作,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科研項目10余項,獲江蘇省科學技術獎一等獎等省部級科技獎勵5項。
- >
二體千字文
- >
自卑與超越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史學評論
- >
巴金-再思錄
- >
回憶愛瑪儂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月亮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