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牢山劍水:魯尼文葉尼塞碑銘譯注 版權信息
- ISBN:9787573200389
- 條形碼:9787573200389 ; 978-7-5732-0038-9
- 裝幀:精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牢山劍水:魯尼文葉尼塞碑銘譯注 本書特色
白玉冬“突厥魯尼文文獻集成與研究”專題研究的首要部分,首先依據突厥魯尼文碑銘圖版,全面系統排查葉尼塞碑銘,依據圖版和前人研究成果,甄別出史料價值較高的 68方墓志銘,給出錄文、換寫、轉寫與中譯文。其次,對尚未被解讀的原字V,以及轉寫意見不一的詞匯,結合其他古突厥語(包括回鶻文)碑刻及寫本文獻,盡可能提供客觀公正的答案。從對碑銘原字的認讀著手,給出重點碑銘如實的摹寫、換寫,準確的轉寫、中譯文,以及詞注與相關考釋,并將國際上關于葉尼塞碑銘的諸多研究成果與主流觀點介紹給,終為學術界提供一個翔實可信的葉尼塞碑銘文獻整理成果,并對伯恩什達姆等多位學者的研究做出回應與反饋,在尚無先例,這在尚屬首次,是本書在學術思想方面的特色和創新之處。
牢山劍水:魯尼文葉尼塞碑銘譯注 內容簡介
白玉冬“突厥魯尼文文獻集成與研究”專題研究的首要部分,首先依據突厥魯尼文碑銘圖版,全面系統排查葉尼塞碑銘,依據圖版和前人研究成果,甄別出史料價值較高的 68方墓志銘,給出錄文、換寫、轉寫與中譯文。其次,對尚未被解讀的原字V,以及轉寫意見不一的詞匯,結合其他古突厥語(包括回鶻文)碑刻及寫本文獻,盡可能提供客觀公正的答案。從對碑銘原字的認讀著手,給出重點碑銘如實的摹寫、換寫,準確的轉寫、中譯文,以及詞注與相關考釋,并將國際上關于葉尼塞碑銘的諸多研究成果與主流觀點介紹給國內,*終為國內學術界提供一個翔實可信的葉尼塞碑銘文獻整理成果,并對伯恩什達姆等多位學者的研究做出回應與反饋,在國內尚無先例,這在國內尚屬首次,是本書在學術思想方面的特色和創新之處。
牢山劍水:魯尼文葉尼塞碑銘譯注 目錄
牢山劍水:魯尼文葉尼塞碑銘譯注 作者簡介
白玉冬,男,遼寧阜新人,歷史學博士。師從大阪大學森安孝夫教授、荒川正晴教授,主要從事中古時期內亞歷史語言與出土文獻、碑刻研究,擅長解讀利用突厥魯尼文與回鶻文文獻。現為蘭州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敦煌學研究所教授,日本學術振興會外籍特別研究員(大阪大學)。先后在國內《歷史研究》《民族研究》《中國邊疆史地研究》《西域研究》等,日本《史學雜志》《東洋學報》《內陸亞細亞史研究》《內陸亞細亞言語研究》等權威和核心期刊發表專業學術論文多篇。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兩項,日本學術振興會外籍特別研究員獎勵金項目一項。專著《九姓達靼游牧王國史研究(八至十一世紀)》入選第六批中國社會科學博士后成果文庫。獲得日本學術振興會外籍特別研究員獎勵金、中國社會科學優秀博士后成果獎等榮譽。
- >
經典常談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回憶愛瑪儂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隨園食單
- >
姑媽的寶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