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沒有硝煙的手術室:一名腦外科醫生的“戰地日記”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4698063
- 條形碼:9787504698063 ; 978-7-5046-9806-3
- 裝幀:一般純質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沒有硝煙的手術室:一名腦外科醫生的“戰地日記” 本書特色
作者從發生在手術室的故事、病房的故事,以及與腦瘤抗爭患者的故事入手,讓讀者“身臨其境”地感受到腦瘤診療的相關過程、相關疾病的醫學知識,以及神經外科醫生、麻醉科醫生、巡回護士、ICU 護士等多部門醫務人員的日常工作,多維度地進行介紹,使得醫院不再“神秘”;從科普角度來講,書中專門設置了科普內容版塊,對神經外科疾病特別是與腦瘤相關的常見問題一一進行介紹,使本書的科普內容更加豐富。
沒有硝煙的手術室:一名腦外科醫生的“戰地日記” 內容簡介
腦外科手術室是一片沒有硝煙的“戰場”,戰場上的事皆由醫生以手術刀來完成。 本書以紀實手法,沉浸式記述了一名神經外科醫生與腦瘤“對壘”的日常,同時勾勒出一位“醫二代”成長為知名三甲醫院主任醫師的經歷。 在一篇篇真實動人的“戰地日記”中,我們聚焦于醫生與腦瘤“對壘”的驚心動魄,見證了腦外科專家的修煉歷程,體驗了患者為生存奮力搏斗的人間悲喜劇,也掌握了與神經外科、腦部腫瘤相關的鮮活知識。 本書行文生動,時而風趣,時而莊重。情節緊湊明快,深刻傳達了一線醫生工作的不易、壓力與使命,反映出患者與家屬的無助、期望與感激。書中的醫生用自己的行動,踐行了希波克拉底誓言與醫學人文精神,同時也坦誠道出了自己的焦慮與糾結,令讀者產生深刻的共情,進而拉近了醫患距離,消弭了不同群體的隔閡。 在科普之余,本書也是敘事醫學的一次嘗試性探索,希望人們重新看待醫生與患者、健康與疾病、生命與死亡。
沒有硝煙的手術室:一名腦外科醫生的“戰地日記” 目錄
腦瘤“殺手”,寒風襲來
“早一點”,從容面對
“醫二代”的大腦探秘
小小初心,并未走遠
普羅旺斯,別具一格
巖谷酒館,中西合璧
現實夢想,苦中作樂
腦瘤意識,鏗鏘前行
絕對判定,有失公允
西里六號,師出名門
第 2 章?? 沒有硝煙的“戰場”
高人一截,腦瘤元兇
重癥監護,力挽狂瀾
醫美相伴,婀娜天使
音聲悠悠,刀光閃爍
“太空之眼”,微觀大腦
“提燈女神”,紅花綠葉
第 3 章?? 奇跡病房
從頭做起,旗開得勝
嚶嚶數語,忐忑糾結
小小動脈,潰壩決堤
欣欣繁榮,履險之地
少年“老”成,基因變異
柳暗花明,奇跡再現
雪餅女孩,危若朝露
骨肉相連,嗷嗷待哺
第 4 章?? 與腦瘤的戰爭
喜極而泣,峰回路轉
加班周末,習以為常
七夕相會,情手難牽
囹圄傳書,千里救妻
海外歸國,絕處逢生
伉儷情深,患難與共
吞云吐霧,如鯁在喉
命懸一線,殘絲魂斷
夕陽西下,落葉歸根
頂禮膜拜,受之有愧
幾番掙扎,春寒料峭
第 5 章?? 遇見彩虹
清明觀月,陰晴別離
見微知著,按圖索驥
撲朔迷離,醫患煎熬
罕見腦瘤,木本水源
因為罕見,心馳神往
漫漫長夜,旭日初升
孜孜不倦,學而不厭
春華秋實,玉泉月夜
醫醫不舍,十年重逢
肺轉腦瘤,鳳毛麟角
愛心傳遞,器官捐獻
早診早治,晚治抱恨
遇見彩虹,未來可期
后記
沒有硝煙的手術室:一名腦外科醫生的“戰地日記” 作者簡介
郝淑煜,男,中共黨員,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主任醫師,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 2009 年獲醫學博士學位,師從我國神經外科泰斗王忠誠院士,2015—2016 年在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癌癥研究所(NCI)交流學習。中國醫師協會腦膠質瘤專業委員會青年委員會委員,中國抗癌協會神經腫瘤專業委員會青年委員會委員,中國醫療保健促進會神經外科分會青年委員,北京抗癌協會神經腫瘤專業委員會青年委員會委員,國際期刊World Neurosurgery、Frontiers Oncology 特約審稿人,國內期刊《中華創傷雜志英文版》特約編委,《中華神經外科雜志》特約審稿人。中國科普作家協會會員,北京市健康科普專家,著有《刀尖上的舞蹈:當大腦遇見腫瘤》等。
- >
唐代進士錄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月亮與六便士
- >
二體千字文
- >
朝聞道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莉莉和章魚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