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建安二十六年:歷史與文學書寫的三國魏晉故事 版權信息
- ISBN:9787805548203
- 條形碼:9787805548203 ; 978-7-80554-820-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建安二十六年:歷史與文學書寫的三國魏晉故事 本書特色
曹魏,公元220 年至265 年,凡四十六年。 蜀漢,公元221 年至263 年,凡四十三年。 東吳,公元222 年至280 年,凡五十九年。 不到百年的三國,實是折疊了漢末與晉初,兩頭跨界正好占了一半。 ----------------------------------------------------------- 雜俎三國,讀出歷史縫隙的漶漫和微妙 ----------------------------------------------------------- 歷史折疊之處的情感與想象 于分合之際尋繹一種心靈史 ----------------------------------------------------------- 漢末三國,三國魏晉,歷史折疊之處窩藏許多讓人感興趣的故事。 作為“講史小說”的《三國演義》為什么會是一種反歷史敘事——三國之中*羸弱也*早出局的蜀漢,何以成為敘事主體,又怎樣被注入擔當正義的精神內涵? 三國乃或魏晉的故事告訴你,文學的敘史方式實是國人的一種心靈史。
建安二十六年:歷史與文學書寫的三國魏晉故事 內容簡介
本書從一個歷史上并不存在的“建安二十六年”談起,從歷史記載與文學書寫的雙重角度,梳理了諸葛亮北伐、空城計、伏甲設饌等大眾讀者耳熟能詳的三國魏晉故事,通過對比《三國演義》等小說中文學描寫與《三國志》等史書中歷史敘事的取舍與真偽,分析了小說與史書敘事存在的諸多歧異。書中關于某些制度、名物考證,以及對三國戲曲和民間傳述性語詞的探討,是作者作為拓展研究視野的若干路徑,其實亦是尋繹印證心靈的某種話語方式。書末附錄一篇,是《三國志》閱讀筆記,其中包括關于三國史的一些知識性概述和作者讀史的心得體會。 與作者的《老讀三國》《三國如何演義》不同,本書主要探討三國建政的政治倫理和歷史機緣,尤其從蜀漢的角度去解析那種歷史活動的合法性敘事。同樣是梳理史家與小說家各自的敘事策略,更有意識地去解讀這些故事作為一種文化存在的歷史含義。歷史也許并不比文學更真實,從某種意義上說,小說家比史家也許更懂得國人接受心理、更能夠理解歷史人物心理,也更加準確地把握歷史活動所能承載的自我效能價值。
建安二十六年:歷史與文學書寫的三國魏晉故事 目錄
建安二十六年:歷史與文學書寫的三國魏晉故事 作者簡介
李慶西,1951年出生,現居杭州。曾任浙江文藝出版社編輯,現為上海《書城》雜志執行編委。四十年來從事文學創作與批評,著有小說《不二法門》《小故事》《大風歌》,評論隨筆集《文學的當代性》《尋找手稿》《話語之徑》《閑書閑話》等,以及古典小說研究專著《老讀三國》《三國如何演義》《水滸十講》等。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隨園食單
- >
莉莉和章魚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山海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