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文化符號:新疆非遺刺繡衍生品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3973130
- 條形碼:9787503973130 ; 978-7-5039-7313-0
- 裝幀:一般純質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文化符號:新疆非遺刺繡衍生品 本書特色
本書為新疆文化發展研究中心文藝敘事與文化遺產研究系列叢書之一,四色印刷,圖文并茂,共收錄530余幅圖片,集中展示了新疆維吾爾族、哈薩克族、蒙古族、柯爾克孜族、錫伯族的傳統刺繡紋樣、衍生設計及實物展示等。 本書以復合出版物形式出版,內含20個精美的視頻文件,其中包括對新疆各民族傳統刺繡衍生品的制作與演示等,極具欣賞性、藝術性及研究價值。 本書既是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揚,也是對“文化潤疆”工程的切實踐行。 《文化符號:新疆非遺刺繡衍生品》一書也是國內首部有關“非遺技藝”傳播的“融媒體”“新形態”形式的著作。 ——《光明日報》 《文化符號:新疆非遺刺繡衍生品》由項目組師資王敏、王俊濤等編著,該書以浮翠流丹的四色印刷形式,結合二維碼掃閱產品演示視頻來呈現新疆民間頗具代表性的刺繡圖案,深入剖析它們在針法、紋樣以及色彩搭配方面所體現的基于新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社會歷史現實的深刻文化內涵。 ——《新疆日報》
文化符號:新疆非遺刺繡衍生品 內容簡介
本書采用四色彩印,立足文化符號學的基本原理,以新疆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為文化視角,對新疆歷史與在民間搜集的各民族具有代表性的刺繡圖案在針法、紋樣、色彩上的共通符碼意義進行重點解讀,結合新疆非遺刺繡衍生品在題材反映方面的特點,從反映地方歷史文化之美、自然風物之美與民俗文化思想、生產生活方式之美三個角度創新對新疆非遺刺繡如何進行產業開發的意義理解,結合筆者所負責的2016—2019年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群研培計劃新疆大學各民族刺繡項目中大量鮮活且富有傳播力的新疆非遺刺繡衍生品設計稿、產品概念宣傳稿以及布展實踐宣傳照,總結新疆非遺刺繡創新發展與創造性轉化的經驗,以期對“疆繡”的產業開發如何帶動地方經濟發展,助力講好“富民興疆”“鄉村文化振興”故事有所幫助。
文化符號:新疆非遺刺繡衍生品 目錄
**章 反映歷史文化之美的刺繡衍生品一、“祥云瑞獸”:民間手繡新疆和田尼雅遺址“五星出東方利中國” 主題圖案織錦筆袋 / 003 二、“雙鳳戲珠”:民間手繡新疆蒙古族鳳凰紋圖案腰封 / 005 三、“天神麗質”:民間手繡新疆阜康西王母圖案手提包 / 007 四、“花間細君”:民間手繡新疆伊犁細君公主圖案手提包 / 009 五、“黃金神獸”:民間手工皮雕阿勒泰黃金獨角神獸圖案耳環、“鳥語花香”民間手繡新疆雪蓮花與鶯鳥圖案香水瓶包 / 011六、“龍馬精神”:民間手工皮雕通古孜巴什古城龍馬陶紋圖案真皮包 / 013 七、“掌紋娑影”:民間手工皮雕哈密林雅古墓掌紋圖案真皮包A 款 / 015 八、“松塔倩影”:民間手工皮雕和靜察吾乎溝墓松塔紋圖案真皮包B 款 / 017 九、“蓮紋雅姿”:民間手工皮雕吐魯番交河溝西墓蓮紋圖案真皮包C 款 / 019 小 結 / 021 第二章 反映自然風物之美的刺繡衍生品一、 新疆自然風景、景區主題 / 025 二、新疆植物、動物主題 / 041 小 結 / 071 第三章 反映民俗思想、生產生活方式之美的刺繡衍生品一、民俗思想主題 / 075 二、生產生活方式主題 / 121 小 結 / 127 第四章 新疆各民族非遺刺繡圖案設計及應用一、新疆維吾爾族刺繡圖案設計選粹 131 二、新疆哈薩克族刺繡圖案設計選粹 158 三、新疆蒙古族刺繡圖案設計選粹 / 217 四、新疆柯爾克孜族刺繡圖案設計選粹 / 245 五、新疆錫伯族刺繡圖案設計選粹 / 295 小 結 / 321 顏色索引 / 322 紋樣索引 / 326 后 記 / 329
文化符號:新疆非遺刺繡衍生品 作者簡介
王敏,祖籍四川成都,新疆烏魯木齊人,文學博士,新疆大學中國語言文學學院二級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國家“萬人計劃”人才, “自治區天山英才”,中國現代文學館特邀研究員。近年的學術興趣集中于地方非遺與文藝創作、民間文藝學等。2006年以來,在《光明日報》《文藝報》等報刊發表文學藝術類評論200余篇,在《文學評論》《當代作家評論》等A類刊物獨立發表論文60余篇,出版學術著作11部,主持及參與國家級、省部級課題多項。2016年至今,牽頭完成的非遺文創成果多次受邀參加深圳文博會、上海進博會等高水平展會,榮獲新疆特色旅游商品大賽“非遺創新獎”、第二屆新疆哈密文化旅游創意產品創新設計大賽“二等獎”、烏魯木齊禮物“優秀獎”等多個獎項。王俊濤,祖籍山東臨沂,同濟大學藝術哲學博士,山東工藝美術學院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臺灣高雄大學訪問學者。國家藝術基金項目主持人,國家藝術基金人才培養項目特聘授課專家、監督專家,入選文化部、財政部文化產業創業創意重點人才庫(2016),山東省工業設計協會專家委員會委員。全國高等院校藝術設計專業“十三五”規劃教材《文創開發與設計》主編。近年來有多篇學術論文發表于《文藝研究》《藝術理論與批評》等刊物,曾榮獲中國工業設計發展十年優秀論文評選活動“論文獎”。作品入選“米蘭設計周”及第十一屆、十三屆全國美展,先后為政府與企業設計開發200余項產品,受邀擔任全國設計界多項大賽評委。
- >
月亮虎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回憶愛瑪儂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我與地壇
- >
姑媽的寶刀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