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論中國
-
>
中共中央在西柏坡
-
>
同盟的真相:美國如何秘密統治日本
-
>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
-
>
中國共產黨的一百年
-
>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 第四卷
-
>
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法國國家治理現代化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0212038
- 條形碼:9787520212038 ; 978-7-5202-1203-8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法國國家治理現代化 內容簡介
《法國國家治理現代化:制度改革與實踐探索》詳細介紹了法國現代化進程中的實踐探索與挑戰。作者在回顧法國共和國史的基礎上,從公眾參與、行政體制變革、城市政策、鄉村振興以及教育改革等多角度梳理了法國在國家現代化治理過程中做出的嘗試與努力,對正在改革轉型的中國有著重要的啟示與借鑒意義。
法國國家治理現代化 目錄
緒論
**章 走向共和:曲折的制度現代化之路
一、艱難曲折的共和之路
(一)**共和國:初探
(二)第二共和國:背叛
(三)第三共和國:鞏固
(四)第四共和國:過渡
(五)第五共和國:變遷
二、共和國的法國模式
(一)被平等主義思想改造了的共和
(二)法律至上主義共和國
(三)法國特色的權力制衡模式
(四)漸進主義共和國
本章小結
第二章 共和制的當代危機
一、共和制危機的四重節奏
(一)議會權力的弱化
(二)選舉制的危機
(三)傳統政治代表組織的危機
(四)議員代表們的信任危機
二、制度局限性
(一)議員的代表性問題
(二)政府的回應性問題
本章小結
第三章 公眾參與是治理共和危機的靈丹妙藥嗎?
一、公眾參與在法國的發展歷史
(一)20世紀60—70年代的抗爭型參與
(二)20世紀80年代的社區社會發展運動
(三)20世紀90年代以來公眾參與的規范化與制度化
二、公眾參與的實現機制
(一)協商民主實踐機制
(二)參與式民主實踐機制
三、成效與局限
(一)公眾參與在法國所取得的成效
(二)公眾參與實踐在法國的局限性
本章小結
第四章 從新公共管理到整體性治理:40年來法國國家治理改革變遷與調適
一、治理危機與治理模式變遷
二、新公共管理運動影響下法國國家治理改革的內容與維度
(一)權力下放作為改革**步
(二)公務員制度改革
(三)績效管理
(四)新公共管理改革所引發的問題和爭議
三、走向整體性治理:2007年以來的改革
(一)總體政策審查與機構重組
(二)“公共行動現代化”改革
(三)繼承與發展:“公共行動2022承諾”
本章小結
(一)風險社會的改革目標與執行偏差
(二)分權和集權的矛盾
(三)改革與共識
(四)改革與參與
第五章 城市政策:“在地治理”模式及其爭議
一、貧困治理:“人本治理”模式與“在地治理”模式之爭
(一)“人本治理”模式
(二)“在地治理”模式
二、法國城市貧困社區形成背景:不當的城市規劃與移民政策
三、法國“在地治理”模式的歷史發展
(一)社區去污名化階段(1977—1981年)
(二)激活社區活力階段(1981—1993年)
(三)盤活社區經濟階段(1993—1999年)
(四)促進社區翻新與社區融合階段(1999年至今)
四、法國“在地治理”模式的有關爭議
(一)政策目標問題
(二)“人本治理”模式支持者對政策績效的質疑
(三)國家主導與權力下放的政策悖論
本章小結
第六章 新農村視野下的法國鄉村振興政策
一、農村形象重估與人口回流
二、法國農村發展政策
(一)1945—1990年:國家主導下的農村發展政策
(二)20世紀90年代以來:權力下放時代的農村振興政策
(三)幾個主要的政策工具
三、法國農村振興戰略的主要特征
(一)分類施策
(二)充分開發在地資源
(三)預算控制和績效導向
四、政策效果
(一)農村空間的經濟一社會功能轉型
(二)政策爭議與平衡
(三)深度農村問題
本章小結
第七章 擇優選拔還是因材施教:法國教育公平化改革路徑變遷
一、教育機會平等
二、法國教育公平化改革歷史變遷
(一)**階段(1881—1959年):教育雙軌制時期
(二)第二個階段(1959—1993年):教育單軌制與教育數量平等
(三)第三階段(1993年至今):教育質量平等改革
(四)一種特殊的教育公平化干預政策:積極歧視政策
三、教育數量平等作為教育改革的主要成果
四、關于教育公平化問題的持續爭議
(一)社會出身與教育獲得不平等的延續
(二)高中科目序列的等級化
五、績優主義與教育持續不平等
(一)何為績優主義?
(二)績優主義如何在法國教育體系得以貫徹?
本章小結
結語
參考文獻
**章 走向共和:曲折的制度現代化之路
一、艱難曲折的共和之路
(一)**共和國:初探
(二)第二共和國:背叛
(三)第三共和國:鞏固
(四)第四共和國:過渡
(五)第五共和國:變遷
二、共和國的法國模式
(一)被平等主義思想改造了的共和
(二)法律至上主義共和國
(三)法國特色的權力制衡模式
(四)漸進主義共和國
本章小結
第二章 共和制的當代危機
一、共和制危機的四重節奏
(一)議會權力的弱化
(二)選舉制的危機
(三)傳統政治代表組織的危機
(四)議員代表們的信任危機
二、制度局限性
(一)議員的代表性問題
(二)政府的回應性問題
本章小結
第三章 公眾參與是治理共和危機的靈丹妙藥嗎?
一、公眾參與在法國的發展歷史
(一)20世紀60—70年代的抗爭型參與
(二)20世紀80年代的社區社會發展運動
(三)20世紀90年代以來公眾參與的規范化與制度化
二、公眾參與的實現機制
(一)協商民主實踐機制
(二)參與式民主實踐機制
三、成效與局限
(一)公眾參與在法國所取得的成效
(二)公眾參與實踐在法國的局限性
本章小結
第四章 從新公共管理到整體性治理:40年來法國國家治理改革變遷與調適
一、治理危機與治理模式變遷
二、新公共管理運動影響下法國國家治理改革的內容與維度
(一)權力下放作為改革**步
(二)公務員制度改革
(三)績效管理
(四)新公共管理改革所引發的問題和爭議
三、走向整體性治理:2007年以來的改革
(一)總體政策審查與機構重組
(二)“公共行動現代化”改革
(三)繼承與發展:“公共行動2022承諾”
本章小結
(一)風險社會的改革目標與執行偏差
(二)分權和集權的矛盾
(三)改革與共識
(四)改革與參與
第五章 城市政策:“在地治理”模式及其爭議
一、貧困治理:“人本治理”模式與“在地治理”模式之爭
(一)“人本治理”模式
(二)“在地治理”模式
二、法國城市貧困社區形成背景:不當的城市規劃與移民政策
三、法國“在地治理”模式的歷史發展
(一)社區去污名化階段(1977—1981年)
(二)激活社區活力階段(1981—1993年)
(三)盤活社區經濟階段(1993—1999年)
(四)促進社區翻新與社區融合階段(1999年至今)
四、法國“在地治理”模式的有關爭議
(一)政策目標問題
(二)“人本治理”模式支持者對政策績效的質疑
(三)國家主導與權力下放的政策悖論
本章小結
第六章 新農村視野下的法國鄉村振興政策
一、農村形象重估與人口回流
二、法國農村發展政策
(一)1945—1990年:國家主導下的農村發展政策
(二)20世紀90年代以來:權力下放時代的農村振興政策
(三)幾個主要的政策工具
三、法國農村振興戰略的主要特征
(一)分類施策
(二)充分開發在地資源
(三)預算控制和績效導向
四、政策效果
(一)農村空間的經濟一社會功能轉型
(二)政策爭議與平衡
(三)深度農村問題
本章小結
第七章 擇優選拔還是因材施教:法國教育公平化改革路徑變遷
一、教育機會平等
二、法國教育公平化改革歷史變遷
(一)**階段(1881—1959年):教育雙軌制時期
(二)第二個階段(1959—1993年):教育單軌制與教育數量平等
(三)第三階段(1993年至今):教育質量平等改革
(四)一種特殊的教育公平化干預政策:積極歧視政策
三、教育數量平等作為教育改革的主要成果
四、關于教育公平化問題的持續爭議
(一)社會出身與教育獲得不平等的延續
(二)高中科目序列的等級化
五、績優主義與教育持續不平等
(一)何為績優主義?
(二)績優主義如何在法國教育體系得以貫徹?
本章小結
結語
參考文獻
展開全部
法國國家治理現代化 作者簡介
史春玉,政治學博士,浙江工商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主要研究領域為邊緣社區、城市治理與法國政治社會研究。先后主持多項國家級科研項目,在中外學術期刊發表文章近二十余篇。現已出版法語學術專著一部,譯著《代議制政府的原則》。
書友推薦
- >
推拿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回憶愛瑪儂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煙與鏡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月亮與六便士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