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無悔今生不自愁 版權信息
- ISBN:9787226058329
- 條形碼:9787226058329 ; 978-7-226-05832-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無悔今生不自愁 本書特色
本書是2022年“讀者叢書”中的一本,以“企業家精神”為主題,聚焦“愛國、創新、誠信、社會責任和國際視野”的精神內涵。從歷年出版的《讀者》雜志、各類圖書、網站精選美文60余篇匯編成冊,內容多以企業的發展壯大為視角,講述了社會高速發展、綜合國力實現歷史性跨越、人民創造美好生活的中國故事,體現了愛國敬業、遵紀守法、艱苦奮斗的精神。所選文章具有較強的文學性、趣味性、可讀性和知識性,是一本弘揚“企業家精神”的通俗讀物。
無悔今生不自愁 內容簡介
本書內容包括:工坊里的“三重奏”;憂愁上身;一條街的好人;艱辛與成全;朋克養老;醉里乾坤大;這個職業不允許有馬賽克;艱難的酒事;我們需要“國服”嗎;出走;我是怎么拍《覺醒年代》的;夏老師的情義;我生命中的雙手;劉邦的神奇創業團隊;孤獨之妙;劉清蓮的小奇跡;手藝的江湖等。
無悔今生不自愁 目錄
兩萬個窮孩子的“富爸爸”/陳墨
一輩子只愿做兩件事/安琪
獲大獎的小瓶貼/流念珠
“外公加油”/秦珍子
“NBA灰姑娘”林書豪/陳勁松
在非洲反盜獵的中國人/宰飛
中國“天眼之父”:20年里只做了一件事/芮思客
筑夢吉布提/楊月曹飛躍
走向深藍/侯融劉暢平黎友陶等
當你無法回家,祖國為你而來/喻新杜薇
十個親歷故事透析“一帶一路”/王文
一封寄自北極圈給祖國的家書/姜寧
探訪SOS兒童村/王松宇
維和利比里亞/開可
外國記者體驗中國高鐵“復興號”/楊嵐
被中企收購后,法國員工的奇幻之旅/劉峰
王夢秋的海歸夢/諶融
外國人在中國/知了青年
胡潤的堅持/田野
天舟一號:中國人的首艘貨運飛船/謝瑞強
太空營救十六天/付毅飛
星地雙向量子通訊技術的領跑者/邱晨輝
中國北斗聯天下/余建斌
悟空號“取經”記/邱晨輝
大飛機飛起來/余建斌
“三龍”探海刷新“中國深度”/楊舒
港珠澳大橋科技攻關記/張泉
中國橋,牛在哪兒/盧澤華
青春閃耀“太湖之光”/李超周婷
沙發客的環球之旅/李蕊娟
與全世界分享你的家/李雪晴
108天微博環游中國/羅丹
日本街頭拉行李箱的中國人/蓮悅
失明前再看媽媽一眼/陳軼男
我該算是香港人嗎?/Image caption
小留學生的故事/Chin Lu
中國熊貓離世,世界陷入悲傷/芮思客
從火熱“雙十一”感受中國經濟強勁脈動/崔文佳
中國和發達國家的實力差距/周倩
中國,為世界添精彩/周漢民
有什么樣的內心就有什么樣的世界/馬克·扎克伯格
99%的善良,發生在你看不見的地方/牛皮明明
奢侈生活的陷阱/尤瓦爾·赫拉利著林俊宏譯
工業文明是環保的敵人嗎/大象公會
鴕鳥的哭泣:奢侈品背后的動物工業流水線/姜志鵬
席卷全球的“儉約”風暴/紫檀
雜碎和尼克松的筷子/黃二刀
如果你體驗了20年前的日本/宋文洲
喝茶喝通了世界/李冬君
小細節,大歷史/劉十九
一杯茶引發的思考/余秋雨
德國同事不著急/鄭忠偉
致謝
無悔今生不自愁 節選
1 朋友老夏就職于一家黃金公司,因知我曾在博物館工作,尤其喜歡傳統文化中的金銀玉器,于是發出邀請,讓我近距離感受他和一幫同道所在公司的古法金器工坊,是如何通過傳統的古法手工工藝將一塊塊金疙瘩打造成巧奪天工的金器的。 一進人加工車間,我便被各式金器包圍,它們或精巧,或古樸,或被層層花絲纏繞,或因嵌了珠寶鉆石而熠熠生輝。因設計紋樣、制造工藝等都與中華傳統文化密切相關,雖都是黃金制品,但全然褪去了黃金那種絢爛耀眼的金屬感,反而給我一種色澤溫潤、華而不炫、貴而不顯的感覺。 “古法花絲鑲嵌制金工藝是非物質文化遺產,出白宮廷造辦處,在京城傳承近百年。我們從前輩匠人那里接過衣缽,幾經周轉從北京來到古城岳陽。這里不乏能工巧匠,做這行基本上10年起步,二三十年的也不稀罕。有的更是家傳的童子功,一出手連著幾代人的手藝。” 進到一間花絲工作室。4名匠師正伏案合力制作金蟬。金蟬通體只有5厘米長,蟬身古樸無奇,雙翼的花紋卻極盡繁復。我禁不住湊近仔細觀看。 一位劉姓師傅正專注于一只3厘米長、薄如紙片的蟬翼。他左手的食指輕輕固定住蟬翼,右手用鑷子從料盒中選取長度約2毫米、細如毫發的金絲脈絡,夾住后在特制的膠水袋上做個“蜻蜓點水”的動作,然后一根根地將這些脈絡黏合。這期間,他整個身體幾乎靜止,躬著的背看不到呼吸的起伏,只剩右手和眼睛精準地配合著。 “我們幾個性子比較像,又慢又軸。老劉做了5年蟬翼,我跟在旁邊打磨蟬身也快5年了。”劉師傅身旁的小文師傅給我展示了他引以為傲的右手——因為常年使用銼具,他右手3根手指上的指紋已經被磨得看不清楚。 用小文的話說,他們4個人不喜熱鬧,也不愛湊熱鬧,習慣了坐冷板凳。 “有些人在許多件事里找快樂,我們是在一件事里找快樂。” “找什么快樂,找麻煩還差不多!”這邊劉師傅右手的動作慢慢停下,隱約聽見他輕輕吁了一口氣,然后用鑷子將先前黏合的脈絡一一拆掉。他抬起頭,說:“老孫,幫我放首許巍的歌,剛中獎了,得緩一緩。” 一只蟬翼有300條脈絡,做一雙這樣的蟬翼要4到6個小時。像劉師傅這樣技法純熟的匠師,每天也做不了幾對。只要有一根脈絡跟翼骨沒有完整結合,就只能全部拆掉重做。 這種“中獎”的情況,很常見。 “穿過幽暗的歲月,也曾感到彷徨,當你低頭的瞬間,才發覺腳下的路,心中那自由的世界,如此的清澈高遠……”花絲工坊里,許巍舒緩卻又透著堅毅的歌聲回蕩著,紓解了工匠的片刻沮喪。據說這首歌是許巍獻給玄奘大師的,藍蓮花象征著希望、自由、永恒、平靜……看著這些追求極致技藝的匠人,我的神思一下子飛了出去,仿佛看見西行的路上,迎著玉門關外的漫天黃沙、頂著高昌城的炎炎烈日、涉過孔雀河、翻越大雪山的三藏法師,為了追求心中的理想,上下求索的動人畫面…… 2 在精工工坊,大師傅老夏正在給身后的小徒弟們展示他的“錘揲”絕活。老夏長得斯斯文文,做這行已經15年了,是家傳的手藝。制作龍鳳牌和南瓜壺這兩種經典器型,是他的拿手活兒。他右手拿一把小錘,左手持一只粗坯金碗,有節奏地敲打著。“這活不難,不過是一錘一錘地敲。難的是心緒,要穩定平和。難的是時間。敲一百錘簡單,敲一萬錘就很難了,而敲一萬錘還要有敲一百錘時的心緒,就難上加難。拿這只金碗來說,器型要做到圓、穩、勻、正,線條要足夠流暢,手感要溫潤,一萬錘敲下來,和**次落錘的力度并沒有什么不同。大巧不工,不著痕跡,這就是功夫。” 的確,把簡單的事情重復做,重復的事情用心做,做到精巧、極致,絕非易事。百次、千次、萬次……重復同一件事、同一個動作、同一個想法,才能成就一個真正的工匠。一個真正的工匠要做的,無非就是過自己的關、渡自己的河、翻越自己心中的一座又一座大山。 P1-3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我與地壇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推拿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經典常談
- >
煙與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