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駛向群星深處 版權信息
- ISBN:9787226058282
- 條形碼:9787226058282 ; 978-7-226-05828-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駛向群星深處 本書特色
本書是2022年“讀者叢書”中的一本,以“科學家精神”為主題,聚焦“愛國、創新、求實、奉獻、協同、育人”的精神內涵。所選文章具有較強的文學性、故事性、可讀性和趣味性,是一本弘揚“科學家精神”的通俗讀物。
駛向群星深處 內容簡介
本書內容包括:沒有天賦怎么辦;歸來仍是少年;世界科學中心的五次大轉移;我們有一身堅硬的骨頭;兩位學者的選擇;現代醫學,從荒誕中走來;金鐘罩;力量的來源;本草有道;原本山川,極命草木;那些發生在同一個時代的事兒;**個在《自然》發文的中國人;弄斧必到班門;錢學森的回信;我們搞的是笑,更是科學;因時代/阿來人之美等。
駛向群星深處 目錄
歸來仍是少年/黃國平
世界科學中心的五次大轉移/向由
我們有一身堅硬的骨頭/張達明
兩位學者的選擇/余秋雨
現代醫學,從荒誕中走來/毛予菲
金鐘罩/祖一飛 喻思南
力量的來源/羅振宇
本草有道/錢紅麗
原本山川,極命草木/潘寶明
那些發生在同一個時代的事兒/饅頭大師
**個在《自然》發文的中國人/陸遠
弄斧必到班門/梁羽生
錢學森的回信/劉淑芳
我們搞的是笑,更是科學/楊杰
基因時代/阿來
人之美/嚴姍姍
器物精神/流沙
人類會愛上人工智能嗎/寶樹
熾熱的心/亦舒
父親歸來那一天/明前茶
*不重要的素質就是智商/施一公
機器人法則/熊輝
如何打敗“機器人淘汰三原則”/胡泳
郭襄的科研選擇/徐鑫
無用的特長/徐昕
高墻深院里的科學大腕/薩蘇
人類一直在“發低燒”嗎/王昱
把應有的戲份演好/張宗子
被凜冬改變著的世界/王昱
地質學家的愛情/毛崢嶸
創造的腳手架/萬維鋼
人們無法想象沒見過的東西/管文明
“馴服”炸藥的人/田亮
一個人的科學修養/馮唐
如果愛因斯坦見到黑洞照片/劉姝鈺
當數學遇到音樂/李近朱
四大發明與經濟理性/譚保羅
未來的工作/方陵生
或然世界:AI和藝術的短兵相接/霍思伊
地理,人類的終極浪漫/羅發財
靠人類存活下來的物種/七君
科學是玩出來的/老多
科學院派出的科學使者/江山
深時之旅/苗煒
好意識/子沫
設計不是生意,而是戰略/柳冠中
我的相親對象不是人/楊杰
了解你的生物鐘/曹玲
地球上到底有多少碳/袁越
被微信撕碎的生活/胡珉琦
為什么空間站上能使用毛筆/3C 273
清朝地圖的由來/陳事美
數字人民幣畫像/科技君
本初子午線移位/王丹妮
電動車,晚到了一個世紀/丹丘生
飛機與鳥的百年糾葛/邢強
假如算法有“偏見”/方師師
致謝
駛向群星深處 節選
沒有天賦怎么辦 馮唐 我們經常會面臨一個巨大的困擾:這件事我必須做,但是我真的沒有天賦把它做好,怎么辦?兩個字解決這個問題——“有常”。簡單地說,就是堅持,沒天賦也能活,甚至能活得挺好。 舉一個曾國藩的例子,他說:“人生唯有常是**美德。”人生的**美德,是你能堅持做一件事。他拿自己寫毛筆字做例子,“余早年于作字一道,亦嘗苦思力索,終無所成”。他在寫毛筆字這件事上,非常努力地去思考和嘗試,結果呢,什么變化都沒發生。 “近日朝朝摹寫,久不間斷,遂覺月異而歲不同。”*近每天寫,一直堅持沒間斷,就會發現每月都有所不同,每年都有點進步。“可見年無分老少,事無分難易,但行之有恒”,從這件事可以看到,其實不分年紀大小、事難做不難做,只要你有恒心、恒行,都能成功。這是曾國藩告訴我們的,如果在你必須做的事上,沒有天賦該怎么辦。 為什么說寫字對曾國藩來說是一件必須做的事?因為從唐朝開始,人們就是從“身、言、書、判”這四點,去判斷一個人能不能干,值不值得被信任,會不會進一步升官。而皇帝喜不喜歡一個人,“書”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也就是一個人能不能寫一手好的毛筆字。 曾國藩在其他三個方面強,在書法上卻沒有天賦,但是他的書法夠實在、夠用,也不難看。沒有天賦,想多少也沒用,你的天花板擺在那兒,你成不了王羲之,也成不了王獻之。但沒有天賦,不意味著沒有成果,你形成一個好習慣,堅持做下去就會見效。 曾國藩在書法上沒有天賦,但是下了功夫。他每天都寫,寫出了一手不難看的字,自娛自樂,間接能娛人,也能應酬,給寺廟題個匾額,給同僚寫個對聯,夠陳設,夠美觀,不丟份。有個很有意思的現象,曾國藩在書法上沒有天賦,只是寫得說得過去,但他的書法到現在價格都不錯,字因人傳。買字的人能從曾國藩親手書寫的筆觸里、文字里,汲取到精神力量。書法本身的美重不重要?重要。是不是絕頂重要?倒不一定。 另外,能夠到自己的天花板,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很多人認為自己沒天賦,索性就不夠了。懶人說,路上有獅子,我就不上路了。還有些人,沒有夠到自己的天花板,這就過不去了。這都有問題。 從我個人來說,我沒有天賦或者天賦較少的方面是財務。我27歲念MBA之前學的都是理工科、醫科,對財務一竅不通,而且我確定怎么把兩個賬配平、把一個賬本研究透,不是我的天賦所在。我用的辦法,有點像曾國藩練書法,多學我不懂的,多學我沒天賦的。MBA只讀兩年,我學了六門財務課——金融會計、成本會計、稅法、財務報表分析、企業金融、中級會計,占了我MBA課程的近40%。 MBA的這些課程對我造成的短期影響全是不良的,很累,睡不好覺,吃得也少,課程成績不好,老師也不喜歡我,但長期的好處就是補足了我在財務方面基本功的不足。中長期的好處是,現在別人拿財務報表騙不了我。我能配平賬,也能看懂資產負債表、損益表、現金流表,甚至能看懂七七八八的稅,當個獨立董事沒有問題。 在必須做的事上,沒有天賦怎么辦?迎難而上,我就干它,我多安排時間干它。 (摘自《讀者》2021年第20期) P1-3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自卑與超越
- >
回憶愛瑪儂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莉莉和章魚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