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現代中國文化與文學(41)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3117775
- 條形碼:9787553117775 ; 978-7-5531-1777-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現代中國文化與文學(41) 內容簡介
本書共收錄36篇學術論文,分為特稿、新視界、大文學視野、文學檔案、民國文學研究、共和國文學研究和著述綜述幾大部分。
現代中國文化與文學(41) 目錄
特稿
李金(二):李金發的前期詩歌
中國現代文學文獻學筆談
中國現代文學文獻學的命名、中心及邊界
中國現代文學目錄平議
——基于古典目錄學的視角
中國現代文學文獻學建設的“史源學”資源
——以胡適《希望》“舊體詩”改編版本小考為例
口述文獻與文學研究新思維
魯迅專題研究
魯迅“戲劇的看客”戲曲學釋義
文明、身體觀與“美術現代”之思
——從李歐梵對魯迅收藏裸體版畫的研究談起
《失掉的好地獄》與魯迅“復仇精神”的重生
大文學視野
區域文化和地方路徑與文學研究的視域及方法—以現代東北區域文化和文學為例
——現代中國文化與文學(41)——
“賽先生”如何攜手文學
—論晚清“五四”時期文學理論譯介中的“復古”品格…晚清一五四語境中學科建制的確立與中國文論話語的知識轉型世紀30年代新文學書評的繁盛及其文化篩選意義現代漢語詩歌用典的原型書寫與詩潛能——基于“鳳凰”和“女神”的文學母題文學論爭時期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的中國化
——以創造社同人與對現實主義理論的建構為討論中心
早期電影業對近代內地民眾文化生活之影響
——以成都為中心的討論…
文學檔案
作為現代散文家的巴金的起點
——《海行雜記》的創作與版本考察…
大陸時期覃子豪集外佚詩考述
民國報刊中漢譯文學史料的整理問題
民國文學研究
“五四”時期的女身份認同:理念與實踐
關于抗戰“活報劇”藝術價值及歷史闡釋的幾個問題
傳統與現代的交融互動
—論《自畫像》時代汪銘竹的新古典主義詩歌·
民國四川戲劇生態的都市化與現代化
以成都名報《新新新聞》為切入點
襟抱凄寒不可溫
——錢鐘書“冷屋敘事”的冷與熱新見蕭乾“滇緬視察記”釋讀
共和國文學研究
初期《星星》詩刊的組織管理
助業寫作的困境:《十里店》的難產與“趙樹理悲劇”溯源…
港澳臺文學研究
再造傳統:夏濟安世紀50年代詩論與文化政治
思想動員與心靈反叛
—世紀70年代“日據文學”再出場的現實意義與情感政治……馬海洋396
“人道主義”的辯證與左翼理想的堅守
——重讀郭松棻的《月印》
著述·綜述
流動的南洋風景
——評張松建《華語文學十五家》
作為方法的族裔身份
——評魏巍《沈從文與老舍比較研究:以民族文學為視角》民國教育與中國現代文學關系的“顯”與“隱”
——評李宗剛《民國教育與中國現代文學》區域文學、地方路徑與文學地理學
—全國第六屆“區域文化與文學”學術研討會的三大議題
編后語
展開全部
現代中國文化與文學(41) 作者簡介
李怡,男,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四川大學文學院博士生導師,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現代中國文化與文學。先后出版多部學術專著,發表學術論文若干。 毛迅,四川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教授,兼任中國高校影視藝術教育學會常務理事、四川省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會副會長、四川省文藝評論家協會理事等。1982年畢業于四川大學中文系,考入南京大學中文系攻讀中國現當代文學專業碩士研究生,師承陳瘦竹、葉子銘、許志英先生等。1984年到四川大學中文系任教。近年來在廣播電視、文化產業等領域取得一系列研究成果。
書友推薦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隨園食單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李白與唐代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