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宇宙、量子和人類心靈
-
>
氣候文明史
-
>
南極100天
-
>
考研數學專題練1200題
-
>
希格斯:“上帝粒子”的發明與發現
-
>
神農架疊層石:10多億年前遠古海洋微生物建造的大堡礁
-
>
聲音簡史
構造地質學(第2版)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8344116
- 條形碼:9787518344116 ; 978-7-5183-4411-6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構造地質學(第2版) 本書特色
《構造地質學(第二版)》這本譯著的出版,是本人的編輯生涯中頗為重要的一筆。Haakon Fossen教授的生花妙筆,嚴謹而又不失愜意地為讀者們提供了一個豐富多彩、趣味橫生的構造地質的世界。在付曉飛教授的帶領下,東北石油大學地球科學學院斷裂控藏研究室戮力同心、克服萬難將其翻譯成中文,經過多次潤色和修改后,此版本終于能正式出現在讀者面前。與付曉飛教授團隊的合作是我本人的榮幸,本書的編輯工作開拓了我的眼界,并從多個方面豐富了我的工作生活。本人能以編輯的身份參與到這個過程中,主導出版相關工作,為這本書的出版盡一份心力,深感喜悅的同時,也深刻地感受到了國外優秀教材的魅力——本書章節之間環環相扣,各種舉例被不同章節引用,證明了本書理論體系的完整性和邏輯上真正的自洽,其含金量對得起僅為原版教材五分之二左右的價格,其嚴謹的著書態度更是值得國內各大高校的授課者們學習。希望在未來,國內的相關教材也能夠因作者和出版人的共同努力而日臻完美,而我本人也將用編輯這本書的態度和付出精神來面對未來的工作,以此不負這份終于付梓的喜悅。在本書出版之際,希望能夠與各位讀者朋友共享這份喜悅,也希望能為讀者提供更多高水平的作品。 本書編輯 何桐
構造地質學(第2版) 內容簡介
本書在闡明構造地質學這一學術概念的基礎上,用22章的內容系統地、全方位地介紹了構造地質學所涉及的知識,特別是對上地殼應用中涉及的構造地質學知識進行了詳細的描述,提供了相關理論和與具體理論相對應的模型,突出了構造地質學在石油和水資源勘探和開發中的重要性。本書配有術語表和符號說明,還包括精心設計的全彩插圖和配套電子資源,深入淺出,有助于讀者理解和掌握相關專業知識。
本書是資源勘查、地質工程、油氣田勘探相關專業師生的構造地質學課程教材,可供地質工作者學習,也可供相關行業的科研人員和技術人員參考,也可供對構造地質學感興趣的人士瀏覽品鑒。
構造地質學(第2版) 目錄
構造地質學(第2版) 作者簡介
作者 Haakon Fossen,挪威卑爾根大學構造地質學教授,隸屬于挪威地球科學和自然歷史博物館。他曾在挪威國家石油公司從事勘探和生產地質/ 地球物理學工作,在卑爾根大學擔任教授(1996 年至今)并在挪威進行地質測繪和礦物勘探。他的研究領域從堅硬巖石到軟巖石,包括褶皺、剪切帶以及加里東造山運動的形成和碰撞、構造變形(張扭)數值模擬、北海裂谷的演化和美國西部變形砂巖。他已經在世界各地進行了大量的野外考察工作,特別是在挪威、猶他州/科羅拉多州和西奈,他的研究以野外制圖、微觀觀測、物理和數值模擬、地理年代學和地震解釋為基礎。Fossen教授曾從事多本國際地質學期刊的編輯工作,撰寫了100多篇學術論文,并撰寫了另外兩本專著和許多書籍的部分章節。他已經從事本科構造地質學課程教學20年,對開發電子教學資源、幫助學生可視化和理解地質構造具有濃厚的興趣。 譯者 付曉飛,男,漢族,1973年2月生,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人,中共黨員,教授,博士,博士生導師,黑龍江工程學院校長,省特聘教授“龍江學者”,省高校新世紀優秀人才,孫越崎優秀青年科技獎獲得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評審專家,CNPC中青年創新基金評審專家,全國油氣運移學組秘書長,全國盆地分析學組委員,《東北石油大學學報》編委,《大慶石油地質與開發》編委,“陸相頁巖油氣成藏及高效開發”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任,“非常規油氣成藏與開發”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常務副主任,“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省級重點學科后備帶頭人,黑龍江省領軍人才梯隊“地質工程”帶頭人,高等學校科技創新團隊“斷裂變形、封閉性及流體運移”負責人。長期從事斷裂變形、封閉性及控藏機理研究,主持國家油氣重大專項4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4項,教育部科學技術研究重點項目1項,國家科技攻關項目1項,CNPC油氣重大專項2項,省自然科學基金團隊項目1項,中石油中青年創新基金2項,CNPC風險創新基金1項,黑龍江省骨干教師支持計劃項目1項,局級科技攻關項目多項。 王海學,男,漢族,1987年1月生,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人,中共黨員,博士,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主要從事“斷裂生長機制及斷圈有效性綜合評價”方面研究。先后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項,省部級科學基金1項,局級項目3項;參與省部級項目3項,局級項目15項。 孫永河,男,漢族,1979年1月生,黑龍江佳木斯人,中共黨員,教授,博士、博士生導師,龍江學者青年學者,省優秀青年人才支持項目獲得者,瑞典烏普薩拉大學訪問學者、客座研究員,黑龍江省青年科技創新團隊負責人,黑龍江省領軍人才梯隊后備帶頭人,黑龍江省重點實驗室主任,黑龍江省高校師德先進個人。現為東北石油大學地球科學學院教師、科研處副處長。研究方向為“構造地質學”、“盆地構造解析、斷層封堵性及控藏作用”,主攻方向“盆地構造演化及砂箱物理模擬”、“斷裂構造解析及控藏作用”。
- >
史學評論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姑媽的寶刀
- >
朝聞道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月亮與六便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