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惡德,公眾的利益
-
>
世界貿易戰簡史
-
>
日本的凱恩斯:高橋是清傳:從足輕到藏相
-
>
近代天津工業與企業制度
-
>
貨幣之語
-
>
眉山金融論劍
-
>
圖解資本論
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區域經驗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6425473
- 條形碼:9787516425473 ; 978-7-5164-2547-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區域經驗 內容簡介
新時代經濟高質量發展是商品和服務質量普遍、持續提高的發展,是投入產出效率和經濟效益不斷提高的發展,是新動能不斷替換舊動能的發展,是創新作為**動力的發展,是協調成為內生特點的發展,是綠色成為普遍形態的發展,是高水平開放的發展,是共建共享的發展,是企業家市場高度成熟的發展。本書立足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內涵,以濰坊地區高質量發展面臨的主要問題和典型做法為核心內容,構建了圍繞高質量發展內涵的評價指標體系;選擇國內外高質量發展的典型案例,對比分析了典型地區的經濟發展過程、經驗做法及發展模式。研究成果對于推進區域經濟發展乃至全國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區域經驗 目錄
目 錄
**章 我國區域高質量發展的背景……………………… 1
**節 區域經濟發展實踐日漸成熟……………………………… 3
第二節 區域發展規劃更加注重中長遠性………………………… 5
第三節 區域經濟發展更加注重均衡性…………………………… 7
第四節 區域經濟發展關系由競爭轉向合作……………………… 9
第五節 區域發展更加注重提質增效……………………………… 11
第六節 區域發展更加注重以人為本……………………………… 13
第二章 區域高質量發展的時代內涵……………………… 15
**節 科技創新是高質量發展的**動力……………………… 17
第二節 高質量發展需要系統發展觀做指導……………………… 19
第三節 高質量發展需要新舊動能的適時轉換…………………… 21
第四節 高質量發展應當是產業的集約化發展…………………… 24
第五節 高質量發展要堅持內外雙循環…………………………… 27
第六節 高質量發展需要經濟新業態支撐………………………… 31
第三章 區域高質量發展評價體系構建與比較…………… 37
**節 高質量發展評價體系研究………………………………… 39
第二節 高質量發展評價指標體系構建…………………………… 44
第三節 新評價體系下的典型區域高質量發展比較……………… 52
第四節 國內典型地區高質量發展經驗對比……………………… 62
第四章 濰坊夯實高質量發展的經濟基礎……………… 69
**節 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基礎條件……………………………… 71
第二節 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創新驅動力…………………………… 78
第三節 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瓶頸”因素………………………… 82
第五章 濰坊打造創新型城市布局區域高質量發展……… 87
**節 依托政策優勢打造洼地效應,形成創新要素凝聚力…… 89
第二節 搭建創新服務體系平臺,強化主體創新活動支撐力…… 97
第三節 搭建智慧城市管理平臺,強化資源高效配置支撐力……101
第四節 立足產業比較優勢,接續轉換創新驅動力………………107
第五節 聚焦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升高質量發展管控力………117
第六節 正視齊魯文化傳承,培育文化創新內生力………………121
第六章 濰坊高質量發展的路徑創新……………………… 125
**節 營造有利于高端要素凝聚的區域創新環境………………127
第二節 搭建有利于高質量發展的政務體系………………………130
第三節 依托數字化管理支撐高質量發展…………………………139
第四節 立足產業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143
第五節 提升高質量發展的管控力…………………………………150
第六節 實施文化創新增強高質量發展內生力……………………155
參考文獻……………………………………………………… 163
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區域經驗 節選
第二章 區域高質量發展的時代內涵 第四節 高質量發展應當是產業的集約化發展 集約化原是經濟領域中的一個術語,原意是指在*大限度地充分利用一切資源的基礎上,更集中合理地運用現代管理與技術,充分發揮人力資源的積極效應,以提高工作效益和效率的一種形式。產品的產出和要素的投入具有一定的影射關系,不同要素的組合會對應著同一組產品產出,在生產要素組合方式上,集約化對應的要素組合比粗放式對應的要素組合具有集結、協調和優化效應;從區域發展的角度來看,前者是以提高效率和效益為要求的“內涵增長”,后者是“外延擴張”。 一、高質量發展遵循經濟活動追求社會福利*大化 從社會福利經濟學角度來看,高質量發展就是在有限的資源約束下,通過合理的配置,實現社會福利*大化的狀態,而衡量產業集約化發展的一個重要標準,就是看整個社會的自然資源和人力資源等是否已達到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從這個意義上講,高質量發展要求產業集約化,就是在產業發展過程中,盡量進行產業組織變革,按照福利經濟學關于完全競爭市場的一般均衡是“帕累托*優”的觀點,產業集約化要通過在競爭領域充分引入市場機制,在鼓勵企業做大做強的同時,還要防止因出現過強的市場勢力導致的壟斷。在產業結構方面,產業集約化要求做到不同產業間形成步調一致、強弱對等、互為補充、緊密銜接的關聯關系,使得包括自然資源和人力資源在內的一切社會資源能夠達到采用減量化、再利用和再循環的方式取得同樣的社會產出的目標。在產業布局方面,產業集約化可以通過單位平均產出指標進行衡量。在區域布局方面,產業集約化*好的呈現形式就是產業的集群發展,利用產業集群可以實現資源的有效集聚和高效利用。 二、高質量發展遵循產業化模式追求規模結構效益 產業集約化能夠實現產業的規模結構效益的機理是:產業集約化要求產業內的企業做到分工協作,既有橫向分工協作,又有縱向垂直一體化匹配。這種在一定生產技術支撐下的高度社會化組織,從微觀層面上,可以實現單個企業在社會化分工中圍繞著單個產品或每個部件的生產達到利潤*大化的目標,企業之間由于分工明確,形成了確定的投入產出關系,使得分工協作的水平和效率大大提高,這也就是產業規模結構效益體現的既與產業內單個企業的規模經濟水平密切相關,也反映出產業內企業之間的分工協作水平的程度和效率;從中觀層面來看,產業集約化實現的規模結構效益,體現在一個呈現集約化的產業中,市場結構既不能是完全競爭的也不能是完全壟斷的,即呈現出達到或接近經濟規模的企業的產量占整個產業產量較高的比例特征,產業具有較高的專業化分工水平,縱向一體化的企業的產量占流程各階段產量的比例分布合理,不要出現過度集中的問題。這種產業集約化發展模式,既可以減少企業規模過大導致的X非效率,也可以避免壟斷企業的市場行為扭曲導致的社會福利損失;同時,圍繞消費者效應*大化和企業效益*大化的目標進行高度社會化分工的市場交易體系,可以*大限度上實現高質量發展。 三、高質量發展要實現產品供應鏈、產業鏈、價值鏈的統一 產品供應鏈是指從初級生產到消費的各個環節和操作順序,涉及產品及輔料的生產、加工、分銷、儲存和處理,其范圍涉及原料生產者、轉包商、零售商和產品服務環節及相關的組織。產業鏈是指各個產業部門之間基于一定的經濟技術關聯,并依據一定的邏輯關系和時空布局關系形成的鏈條式關系形態。產業鏈是基于地區差異、著眼于發揮地區比較優勢、借助區域市場協調地區專業化分工和多維需求的矛盾、以產業合作作為實現形式和內容的區域合作載體。價值鏈是指一個企業在一個特定的產業內的各種活動的組合,它反映的是企業從事的各項活動的方式、經營戰略、推行戰略的途徑及企業各項活動本身的經濟效益。產業集約化發展,在物質形態上表現的是產品的生產、加工、分銷、儲存和消費等的質量和效率的提升,圍繞某一產業(或某類資源)在相對的區域內由眾多企業共生于一個生產體系中相互依存、互為作用、共同發展,促進產業不斷衍生的生態綜合體;在價值形態上體現于通過產品供應鏈和產業鏈的渠道載體和便捷的營銷環境,實現價值鏈的統一。
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區域經驗 作者簡介
鄭明亮,濰坊學院教授,管理學博士。國家社科基金項目評審庫專家,省軟科學項目評審庫專家,市人大理論研究委員會理事成員,濰坊市拔尖人才。研究方向為產業經濟學、區域經濟學。在縱向科研成果方面,主持國*級社科基金1項、教育部課題1項、省自然基金項目1項、社科規劃項目3項;在橫向科研成果方面,主持完成多項市廳級課題,部分研究報告獲得市級主要領導簽批。發表SSCI及CSSCI學術論文7篇,出版學術專著3部。 陳祥義,副教授,工商管理碩士。有企業工作經歷19年,曾擔任技術員、工程師、進出口公司經理、項目經理、企業策劃總監等;教育教學經歷12年,講授過“管理學基礎”“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供應鏈管理”等課程,2012年省級精品課程“運輸管理實務”的負責人,物流管理專業省級教學團隊成員。2014年獲省級教學成果獎二等獎1項,2018年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二等獎1項。
- >
巴金-再思錄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自卑與超越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史學評論
- >
月亮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