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紅樓夢》文本圖像淵源考論--國家社科基金后期資助項目/王懷義著 版權(quán)信息
- ISBN:9787101159134
- 條形碼:9787101159134 ; 978-7-101-15913-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紅樓夢》文本圖像淵源考論--國家社科基金后期資助項目/王懷義著 內(nèi)容簡介
《紅樓夢》中大量關(guān)于圖像作品的文本描寫,具有極強的吸納力量,將《紅樓夢》文本內(nèi)部繁雜多樣的個別要件凝結(jié)成帶有隱喻性和思想性的事件整體。本書即以這些圖像文本為研究對象,系統(tǒng)分析、探討了曹雪芹作為畫家的身份對《紅樓夢》創(chuàng)作的影響,仇英、唐寅、冷枚等人的繪畫作品與《紅樓夢》文本之間的關(guān)系,從而得出結(jié)論,認為曹雪芹從繪畫作品中獲得了藝術(shù)靈感,吸收了畫作容納萬有的藝術(shù)手法和程式化的事件、意象、場景,使之成為隱藏于文本內(nèi)部的帶有原則性和穩(wěn)定性的藝術(shù)結(jié)構(gòu)。
《紅樓夢》文本圖像淵源考論--國家社科基金后期資助項目/王懷義著 目錄
緒論——中國古代藝術(shù)摹仿說視域中的《紅樓夢》
**章 “夢去如醒醒似夢”——作為家族記憶的繪畫與文本
**節(jié) 曹氏家族畫跡史實
第二節(jié) 《紅樓夢》及脂批中的畫作與畫法
第三節(jié) 《紅樓夢》與清官視覺藝術(shù)
第四節(jié) 以《紅樓夢》為基礎(chǔ)的繪畫和插圖
第五節(jié) 《廢藝齋集稿》、冷枚(款)《紅樓夢圖》等相關(guān)問題
第二章 “須自揣自身是寶林之流”——進入《紅樓夢》文本世界的可能性
**節(jié) 錯覺與夢境感:兩種《紅樓夢》
第二節(jié) “個中人”:進入《紅樓夢》的條件
第三節(jié) 《紅樓夢》與《紅樓夢》之前的《紅樓夢》
第四節(jié) 《紅樓夢》文本的雙值性
第三章 “門外山川供繪畫”——畫家曹雪芹及創(chuàng)作
**節(jié) 曹雪芹的繪畫才能及創(chuàng)作:一個推測性分析
第二節(jié) 文獻記載中曹雪芹(款)畫作輯錄及分析
第三節(jié) 《紅樓夢》中出現(xiàn)的繪畫作品
第四節(jié) 李龍眠《斗寒圖》與《紅樓夢》:個案分析舉隅
第五節(jié) 文學與圖像:《紅樓夢》與繪畫
第四章 “雪隱鷺鷥飛始見”——《紅樓夢》文本的可視性
**節(jié) 圖像與《紅樓夢》情節(jié)、場景的生成
第二節(jié) 以畫命名:《紅樓夢》場景描寫的畫面感
第三節(jié) 畫境與詩境之同構(gòu):脂硯齋評提到的畫作
第四節(jié) 創(chuàng)造性防御措施:詩境超越畫境
第五節(jié) 畫法與文法:《紅樓夢》文本可視性生成的技法基礎(chǔ)
第五章 “全書只演凹凸二義”——《紅樓夢》文本的視覺語法
**節(jié) 曹雪芹對“凸”“凹”問題的討論
第二節(jié) 畫中人與鏡里愛寵:《紅樓夢》主題的強化
第三節(jié) 詩與畫,黛玉與寶釵:《紅樓夢》中的詩畫分界
第四節(jié) 凹凸技法與《紅樓夢》視覺空間的性別分析
第五節(jié) “下筆便有凹凸之形”:《紅樓夢》“凹凸二義”的時代性
第六章 “隱然一座迷樓也”——時代語境中的西畫技法與怡紅院的物質(zhì)陳設(shè)
**節(jié) 美人幻象:怡紅院中的西洋美人畫
第二節(jié) 真境與迷境:怡紅院及其物質(zhì)陳設(shè)
第三節(jié) 真實的虛幻空間:作為“迷樓”的怡紅院
第四節(jié) “迷筆”:曹雪芹對西洋畫法的看法與實踐
第五節(jié) “因光而辨殊異”:曹雪芹對“光”的認識
第六節(jié) “透視法就像一雙明眸”:盛世終結(jié)與西洋畫的衰落
第七章 “*愛他惜春作畫一段”——惜春的《大觀園行樂圖》創(chuàng)作
**節(jié) 《杜麗娘行樂圖》:《牡丹亭》中的畫作
第二節(jié) 《大觀園圖》的創(chuàng)作動力:賈母的意圖
第三節(jié) 集體智慧或“合筆畫”:《大觀園圖》的創(chuàng)作方式
第四節(jié) 紀事、娛樂與審美:《大觀園圖》的內(nèi)容選擇
第五節(jié) 盛衰的表征:《大觀園圖》的命運
……
第八章 “海棠睡未足也”——唐伯虎《海棠春睡圖》與《紅樓夢》
第九章 “步步蓮華步步春”——仇英《漢宮春曉圖》與《紅樓夢》
第十章 “深窗美人憶年華”——冷枚(款)《紅樓夢圖》
第十一章 “蜀錦裝全璧吳工”——仇英《清明上河圖》與《金瓶梅》的互文關(guān)系
第十二章 “凡小說,必用圖像”——圖像與中國文學敘事傳統(tǒng)的形成
結(jié)語——《紅樓夢》:可感性的文本
附錄
圖片說明
參考文獻
后記
《紅樓夢》文本圖像淵源考論--國家社科基金后期資助項目/王懷義著 作者簡介
王懷義,畢業(yè)于華東師范大學中文系,獲文學博士學位,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博士后出站,現(xiàn)為武漢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dǎo)師。長期從事文藝學美學理論、中國古典美學、中國藝術(shù)史和《紅樓夢》研究。在《文學評論》《文藝研究》《文藝理論研究》等刊物發(fā)表論文50余篇,出版《道境與詩藝》(商務(wù)印書館,2019年)、《中國史前神話意象》(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2018年)、《中國審美意識通史·秦漢卷》(人民出版社,2017年)、《紅樓夢詩學精神》(里仁書局,2015年)等專著8部。主持完成國家社科基金項目2項,相關(guān)科研成果獲得教育部、省、市社科優(yōu)秀成果獎多次,2020年首屆馮其庸紅學論著獎獲得者。
- >
唐代進士錄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自卑與超越
- >
莉莉和章魚
- >
山海經(jīng)
- >
名家?guī)阕x魯迅:朝花夕拾
- >
姑媽的寶刀
- >
羅庸西南聯(lián)大授課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