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九月 散文卷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0257347
- 條形碼:9787540257347 ; 978-7-5402-5734-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九月 散文卷 本書特色
本書集結了老舍文學院詩歌研討班班學員的優秀散文作品。詩集選入24位作者的40余篇散文。作者大部分為研討班的學員,也有部分已活躍在文壇的文學新秀。 作品遴選嚴格,優中選優,質量較高。作品文風清新,用語通俗,貼近生活、反映當下,充滿生活氣息。
九月 散文卷 內容簡介
本書作為北京老舍文學院第二屆中青年作家高級研討班散文小輯,收錄了活躍的中青年作者的散文作品,本書作品用體驗生活的硬功夫助力文藝創作的真功夫,用飽含激情的筆,用流淌著溫度的文字,腳踏實地地創作,為未來寫好今天的歷史,為盛世留下華章。作品以散文的方式展現了京味的生活、京味的語言,使散文彌漫著當代京城生活的煙火氣,讀來別具韻味。
九月 散文卷 目錄
何曉冬
散落在京郊的瑰寶/002
楊建濤
錯過/009
白雪唱春/ 016
盛蕾
我的博物館(童年篇)/ 020
華雙魚
母親的生日/ 039
衛如珍
044 /好愿—— 一盞為你點亮的燈
048 /住院記
梁利萍
058 /它們與我
李文強
073 /紅牌樓街
080/醫者佛心
張秀娟
088/戒酒
093 /雪鄉,一幅淺淡的水墨
096/大溝口小學
孟麗君
102/時光荏苒
牛建梅
老師,好/ 113
渺滄海之一粟/120
楊春勇
海棠樹下/127
美如哀愁/130
山中真意/135
馬進思
平安/140
我與黑板/151
韓瑞蓮
陷落從童年開始/155
郝春霞
故鄉,他鄉/ 168
光影麥田/ 175
女人如花/ 180
賈玉虎
185 /草果樹之歌190/白蝴蝶之戀193/汗滴禾下土
席一文
198/把天聊亮205 /黃坎
210 /猶有花枝俏
麥子
218 /終有一別
文暄
235 /幾度乘風問起居
茉莉
249/揮之不去的四季記憶
林遙
大夢長安 / 261氍毹憶朱痕/ 269
許青山
杏花的紛落/ 280楓紅稻谷香/ 289
范雨素
打伙風景/298
我是那不一樣的煙火 /305
爺爺語錄/ 309
萬華山
圍/ 312
非如此不可?/ 320
艾諾依
風華錄/327
西苑紅墻/332
九月 散文卷 節選
《九月》: 食對于我這個山西人來說,有面食則足矣。有一次,接到任務,一大早沒來得及吃早飯就去采訪,中午返回單位時,已過飯點。于是來到單位旁邊經常光顧的小飯店,點了一大碗面,碗是那種敞口的大白瓷碗,手搟面、綠油油的菠菜,又澆了西紅柿雞蛋鹵,滿滿的,便宜實惠,我順手端過來便狼吞虎咽,風卷殘云般下肚。買單時,店家說:“姑娘,你的賬結過了。”“啊?沒有啊。”“真結了!你不認識?是他買的。”順著店家手指的方向,另一桌有位胖叔叔,在他面前有一小盤餃子,我急忙過去準備把錢還他。誰知,他忙不迭地說:“別價!抱歉啊,沒別的意思,就是看您吃得太香了!這么個小姑娘,那么一大碗面,爽快!看您吃飯我都有了食欲,您要還我錢,那就是打我臉。”*終,錢,沒給出去,那人再也沒見過。后來,我的同事從店家那里聽說了,時不時打趣,這人要是命好啊,連吃碗面都有人替買單。等你買房時,我們一定都包個大紅包! 猴年馬月我能買得起房?在北京,住房是個大問題。從延靜里的單位宿舍到菜戶營朋友租來的獨院,從甘露園西里同事合租到康家溝獨租,居住時間或長或短,都留下難忘的回憶。尤其是康家溝,那是孩子上小學時,我們從合租的樓房里,搬到了一間不到20平方米的平房里。那里一排一排的房子,每間大多是前面住人、中間有堵墻隔開、后面可以做飯的格局。房間外面有公共衛生間。聽起來,看起來,都還過得去。沒想到,實際住進去,全亂套了,孩子不是今天發燒,就是明天感冒。我不是在向領導請假,就是在領孩子買藥。好不容易適應些,冬天來了,房間沒暖氣,大家都用蜂窩煤爐子。別看那簡單不過的爐子,實在是不好侍候,早上煙熏火燎半天,好不容易點燃了,也得上班了。濃煙嗆得睜不開眼,不是咳嗽就是掉眼淚,偶爾腦海里竟神經病似的進出“日照香爐生紫煙”“藍田日暖玉生煙”的詩句,奇怪古人怎么會用煙字!我自己則常常日暮客愁,外加真正的煙熏妝。下午接孩子回來,家里又是如同冰窖,那段時間可謂食盡人間煙火。每晚臨睡前給孩子講故事,還假模假式地勵志:“舜發于畎畝之中,傅說舉于版筑之間,膠鬲舉于魚鹽之中,管夷吾舉于士,孫叔敖舉于海,百里奚舉于市。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實際哪有那么深奧,不就是因租金便宜嗎?能省則省。出行自然首選公交了,無論寒暑,無論遠近,只要公交能到,一般是不舍得打車的,畢竟,北京太大了,只要時間允許,哪怕是小跑幾步。采訪工作一般要求必須提前5-10分鐘到。有一次,我去海淀一個機構采訪,那時只有紙版地圖在手,有的機構從地圖上根本找不到。按照提前約好的地址,覺得應該在附近,可左轉一圈,右繞一圈,問來問去,連個影兒也沒有,有人說還遠著呢。眼看預約時間馬上將到,偏偏天公不作美,又下起了雨。、無奈,趕緊打車,不承想,車前行300米不到,轉了兩彎,拐角處即是。那個心疼啊!平時,抽空回老家看父母,為了省錢,在老北京南站,太陽底下一曬就是幾個小時。稍有情緒,一想到那盞燈,神經質地立刻會自我解嘲,曬曬又何妨,有利鈣吸收! 就這樣,精打細算地漂在北京。直到2004年的國貿房展會,根據單位選題,去展會抱回一堆廣告,本來準備用來寫稿看,沒想到越看越心潮澎湃,越看越深陷其中,大晚上如皇帝批奏章一樣,哪些列入考察對象,哪些直接舍棄。那一張張廣告紙,就像一封封誠摯的邀請函;那一句句廣告語,就像一篇篇發自肺腑的情書。適逢八通線地鐵順利通車,于是,我鬼使神差般迫不及待前往通州,那一個個賣房的美女帥哥,就像我幾生幾世的親人般有著吸引力。在他們的一次次引領下,看到腦袋發暈,看到眼花繚亂,看到饑腸轆轆,看到兩腿發軟。直到累得閉門思過,才清醒過來,縱使各家房產萬千好,*主要我口袋里有多少錢。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那是杜甫的理想。我只想要“一個不需要多大的地方”,與我的愛人共拼搏,與我的孩子共成長,與我的父母共享天倫之樂,偶爾也可邀三五好友前來把酒言歡、品茶論道。*終,我和家人幾經商量,在眾親朋好友的協助下,七拼八湊,如愿以償地擁有了心中那盞向往已久的燈。 ……
九月 散文卷 作者簡介
老舍文學院在2013年開始籌辦,在北京市委宣傳部的直接領導下,2016年12月29日正式掛牌。文學院以老舍命名,既是為了紀念這位杰出的京味作家,也是希望新一代作家能夠繼承傳統,把京味文學推向新的高峰。老舍文學院要架起作家、作品、讀者之間的橋梁,以創作優秀作品為己任,成為代表北京作家的新名片。
- >
經典常談
- >
自卑與超越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巴金-再思錄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詩經-先民的歌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