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茨威格短篇小說集
-
>
女人的勝利
-
>
崇禎皇帝【全三冊】
-
>
地下室手記
-
>
雪國
-
>
云邊有個小賣部(聲畫光影套裝)
-
>
播火記
同流者 版權(quán)信息
- ISBN:9787559469878
- 條形碼:9787559469878 ; 978-7-5594-6987-8
- 裝幀:一般雅質(zhì)紙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同流者 本書特色
◆意大利存在主義巨作。 ◆隨波逐流就是對自己犯罪,我只想做個自由的異類。 ◆莫拉維亞代表作,道出我們時代的精神彷徨。 ◆20世紀(jì)意大利國民作家犀利審視時代的精神癥候。 ◆15次諾貝爾文學(xué)獎提名!——諾貝爾獎檔案 ◆著名導(dǎo)演貝托魯奇改編同名電影,獲奧斯卡金像獎和金熊獎提名。 ◆卡爾維諾、加繆、埃科、蘇珊·桑塔格等都是他的忠實讀者。 ◆閱讀莫拉維亞,就是閱讀我們時代的精神癥候:冷漠;愛無能;沒有行動力;隨波逐流;愁悶…… 我偏愛莫拉維亞,他是意大利唯1就某個角度來說我愿稱之為“風(fēng)俗”派的作家:定期交出的作品中有我們這個時代時光流轉(zhuǎn)間對道德所下的不同定義,與風(fēng)俗、社會變動、大眾思想指標(biāo)息息相關(guān)。 ——卡爾維諾 (莫拉維亞)在今天的全部創(chuàng)作中,體現(xiàn)出一種豁達、一種由衷的熱情、一種鮮明的樸實,這些是我們法國作品所略微缺乏的。 ——加繆 我們不要忘了,中流社會說的意大利語,其蕞高尚的形式,其實源自一些作家樸實而且完全為大家所接受的散文,比如莫拉維亞。 ——埃科 莫拉維亞的作品被看作一種對意大利社會進行批判探索的介入文學(xué)的起點。他作品中的主要人物通常是一個既頭腦清晰又無能為力的中產(chǎn)階級知識分子。他遠(yuǎn)在薩特的《惡心》和加繆的《局外人》之前,就表達出一種存在的不安。喪失行動的能力,而又對自己的不行動有負(fù)疚感,他不停而又徒勞地去適應(yīng)一個離他遠(yuǎn)去的世界。對生活的愁悶和冷漠是莫拉維亞世界的中心主題。 ——米歇爾·瑪利(《理解戈達爾》作者)
同流者 內(nèi)容簡介
為什么我感受不到愛,為什么我陰郁而憂愁,為什么我不能成為和其他人一樣的正常人? 這是馬爾切羅質(zhì)問自己一生的問題。 他出生于一個冷漠的家庭,隱秘的暴力傾向和與眾不同的性別氣質(zhì)讓他從小倍感痛苦。而一場意外的暴力事件,令他愈加堅定了回歸正常的決心。 成年后,他也和千萬民眾一樣,支持相同的黨派,有一份正常的工作,與普通家庭出身的女人結(jié)婚…… 是否隨波逐流,生活就可以走上正軌,可以隱去一切異常,讓自己藏身于眾人之中? 同流者明白:他絕望地尋求隨波逐流,是因為他意識到了自己的不同,而他從未接受過自己的不同。
同流者 作者簡介
阿爾貝托·莫拉維亞(Alberto Moravia,1907—1990),莫拉維亞與卡爾維諾、夏俠被評論界合稱為“意大利現(xiàn)代文學(xué)三杰”。22歲時,莫拉維亞出版歐洲第1部存在主義小說《冷漠的人》,一舉成名。20世紀(jì)中期,他在全球文壇如日中天,陸續(xù)出版了《羅馬女人》《同流者》《鄙視》等巨著,冷靜審視現(xiàn)代人的情愛世界、失意者的內(nèi)心世界,記錄了一個時代的精神危機,探討人的行動力、人的責(zé)任以及人如何能更好地存在。在世界文壇,他是公認(rèn)的來不及獲得諾貝爾文學(xué)獎的偉大作家。諾貝爾獎檔案披露,他曾獲得15次提名。他獲得過斯特雷加獎、馬佐托獎、蒙戴洛文學(xué)獎等。他更是名導(dǎo)寵兒,他的多部作品被翻拍成影視作品:戈達爾翻拍《鄙視》,貝托魯奇翻拍《同流者》,達米亞尼翻拍《愁悶》,等等。他的著作對意大利的語言和電影界產(chǎn)生了深遠(yuǎn)的影響。1983年,他以崇高威望當(dāng)選歐洲筆會主席,并任歐洲議會會員。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唐代進士錄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推拿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