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公路車寶典(ZINN的公路車維修與保養秘籍)
-
>
晶體管電路設計(下)
-
>
基于個性化設計策略的智能交通系統關鍵技術
-
>
花樣百出:貴州少數民族圖案填色
-
>
山東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技術轉移與技術創新歷史叢書中國高等技術教育的蘇化(1949—1961)以北京地區為中心
-
>
鐵路機車概要.交流傳動內燃.電力機車
-
>
利維坦的道德困境:早期現代政治哲學的問題與脈絡
內燃機 版權信息
- ISBN:9787118125573
- 條形碼:9787118125573 ; 978-7-118-12557-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內燃機 內容簡介
本書以艦船高速大功率柴油機為主體,將內燃機原理、結構、測試、強度分析和設計基礎有機結合為一體,系統闡述了艦用大功率柴油機的工作原理、結構、使用管理操作、性能分析等內容,在內容上著重以原理為主線,圍繞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基本操作使用方法進行闡述和分析。
內燃機 目錄
第1章 緒論
1.1 柴油機基本概念
1.1.1 柴油機的定義
1.1.2 柴油機基本結構及參數
1.1.3 柴油機工作原理
1.2 柴油機工作循環
1.2.1 柴油機理想循環
1.2.2 柴油機實際循環
1.3 柴油機的主要性能指標
1.3.1 指示參數
1.3.2 有效參數及機械效率
1.3.3 其他性能指標
1.4 柴油機的分類和發展
1.4.1 柴油機的分類
1.4.2 柴油機的發展
1.4.3 現代柴油機的結構特點
1.4.4 現代柴油機提高經濟性的主要途徑
思考題
第2章 柴油機主體機件
2.1 燃燒室組件
2.1.1 工作條件及要求
2.1.2 氣缸
2.1.3 活塞組件
2.1.4 氣缸蓋
2.2 動力傳遞組件
2.2.1 連桿
2.2.2 曲軸
2.3 機體及主軸承
2.3.1 機體
2.3.2 主軸承
思考題
第3章 柴油機換氣
3.1 換氣系統結構
3.1.1 氣門機構
3.1.2 凸輪機構
3.1.3 傳動裝置
3.2 柴油機換氣過程
3.2.1 四沖程柴油機的換氣過程
3.2.2 二沖程柴油機的換氣過程
3.3 評定柴油機換氣質量的指標參數
3.3.1 殘余廢氣系數與掃氣效率
3.3.2 充量系數
3.3.3 掃氣系數與給氣比
3.3.4 泵氣功與泵氣損失
3.4 影響換氣質量的因素
3.4.1 充量系數分析
3.4.2 影響Φc的因素分析
3.5 電控換氣系統
3.5.1 可變配氣系統在柴油機上的應用
3.5.2 可變配氣系統的結構和工作原理
思考題
第4章 可燃混合氣形成及燃燒
4.1 可燃混合氣形成概述
4.2 柴油機燃油系統
4.2.1 高壓燃油噴射系統
4.2.2 低壓輸送系統
4.2.3 電控燃油噴射系統
4.3 燃油噴射及霧化
4.3.1 噴油壓力的建立及變化
4.3.2 噴油規律
4.3.3 燃油的霧化和分布
4.3.4 不正常噴射及其消除
4.3.5 氣體運動與燃燒室
4.4 柴油機燃燒過程
4.4.1 柴油機的燃燒機理
4.4.2 柴油機燃燒過程及要求
4.4.3 燃燒過程參數及其測量
4.5 改善柴油機燃燒的基本途徑
4.5.1 影響柴油機燃燒的主要因素
4.5.2 改善柴油機燃燒的基本途徑
4.6 柴油機排放簡介
4.6.1 柴油機排放物生成機理及影響因素
4.6.2 柴油機排放控制
4.6.3 柴油機的排放標準
4.6.4 煙度測量及煙氣分析
思考題
第5章 柴油機增壓
5.1 增壓原理
5.1.1 增壓的目的
5.1.2 增壓方式
5.1.3 廢氣能量的利用
5.2 柴油機的渦輪增壓系統
5.2.1 定壓系統
5.2.2 脈沖系統
5.2.3 脈沖轉換器、多脈沖系統及MPC系統
5.3 渦輪增壓器
5.3.1 離心式壓氣機
5.3.2 廢氣渦輪
5.3.3 柴油機渦輪增壓器實例
5.4 渦輪增壓器與柴油機的匹配
5.4.1 柴油機的通流特性
5.4.2 柴油機和增壓器的配合
5.4.3 渦輪增壓柴油機的運行特點及改善措施
5.5 高增壓及新型增壓系統
5.5.1 二級渦輪增壓系統
5.5.2 補燃增壓系統(Hyperbar增壓系統)
5.5.3 低溫高增壓系統(Miller循環)
5.5.4 帶動力渦輪的增壓系統
思考題
第6章 潤滑、冷卻系統
6.1 潤滑系統
6.1.1 潤滑的作用及方法
6.1.2 潤滑系統的組成及分類
6.1.3 潤滑系統的主要部件
6.2 冷卻系統
6.2.1 冷卻系統組成及形式
6.2.2 冷卻系統的主要部件
思考題
第7章 柴油機操縱與控制
7.1 啟動系統
7.1.1 電啟動
7.1.2 空氣啟動
7.1.3 保證可靠啟動的措施
7.2 柴油機的調速
7.2.1 調速器作用及分類
7.2.2 調速器性能
7.2.3 典型調速器
7.3 柴油機換向
7.3.1 概述
7.3.2 雙凸輪換向
7.3.3 單凸輪換向
7.4 操縱系統
7.4.1 概述
7.4.2 典型操縱系統
思考題
第8章 柴油機特性
8.1 概述
8.2 柴油機的負荷特性與萬有特性
8.2.1 柴油機的負荷特性
8.2.2 柴油機萬有特性
8.3 柴油機的速度特性
8.3.1 概述
8.3.2 性能指標變化規律
8.3.3 速度特性的實用意義
8.4 柴油機的推進特性
8.4.1 推進特性性能指標變化規律
8.4.2 對幾個管理問題的分析
8.5 柴油機的功率標定及許用工作范圍
8.5.1 柴油機功率的標定
8.5.2 柴油機許用工作范圍
思考題
第9章 柴油機使用管理及故障分析
9.1 柴油機使用管理
9.1.1 柴油機的啟動
9.1.2 柴油機運轉中的管理
9.1.3 柴油機停車
9.2 柴油機故障分析及排除
9.2.1 概述
9.2.2 柴油機故障分析方法
9.3 柴油機的維護保養
9.3.1 概述
9.3.2 船舶柴油機的維護保養制度
9.3.3 典型柴油機維護保養要求
思考題
第10章 柴油機動力學及熱力學分
1.1 柴油機基本概念
1.1.1 柴油機的定義
1.1.2 柴油機基本結構及參數
1.1.3 柴油機工作原理
1.2 柴油機工作循環
1.2.1 柴油機理想循環
1.2.2 柴油機實際循環
1.3 柴油機的主要性能指標
1.3.1 指示參數
1.3.2 有效參數及機械效率
1.3.3 其他性能指標
1.4 柴油機的分類和發展
1.4.1 柴油機的分類
1.4.2 柴油機的發展
1.4.3 現代柴油機的結構特點
1.4.4 現代柴油機提高經濟性的主要途徑
思考題
第2章 柴油機主體機件
2.1 燃燒室組件
2.1.1 工作條件及要求
2.1.2 氣缸
2.1.3 活塞組件
2.1.4 氣缸蓋
2.2 動力傳遞組件
2.2.1 連桿
2.2.2 曲軸
2.3 機體及主軸承
2.3.1 機體
2.3.2 主軸承
思考題
第3章 柴油機換氣
3.1 換氣系統結構
3.1.1 氣門機構
3.1.2 凸輪機構
3.1.3 傳動裝置
3.2 柴油機換氣過程
3.2.1 四沖程柴油機的換氣過程
3.2.2 二沖程柴油機的換氣過程
3.3 評定柴油機換氣質量的指標參數
3.3.1 殘余廢氣系數與掃氣效率
3.3.2 充量系數
3.3.3 掃氣系數與給氣比
3.3.4 泵氣功與泵氣損失
3.4 影響換氣質量的因素
3.4.1 充量系數分析
3.4.2 影響Φc的因素分析
3.5 電控換氣系統
3.5.1 可變配氣系統在柴油機上的應用
3.5.2 可變配氣系統的結構和工作原理
思考題
第4章 可燃混合氣形成及燃燒
4.1 可燃混合氣形成概述
4.2 柴油機燃油系統
4.2.1 高壓燃油噴射系統
4.2.2 低壓輸送系統
4.2.3 電控燃油噴射系統
4.3 燃油噴射及霧化
4.3.1 噴油壓力的建立及變化
4.3.2 噴油規律
4.3.3 燃油的霧化和分布
4.3.4 不正常噴射及其消除
4.3.5 氣體運動與燃燒室
4.4 柴油機燃燒過程
4.4.1 柴油機的燃燒機理
4.4.2 柴油機燃燒過程及要求
4.4.3 燃燒過程參數及其測量
4.5 改善柴油機燃燒的基本途徑
4.5.1 影響柴油機燃燒的主要因素
4.5.2 改善柴油機燃燒的基本途徑
4.6 柴油機排放簡介
4.6.1 柴油機排放物生成機理及影響因素
4.6.2 柴油機排放控制
4.6.3 柴油機的排放標準
4.6.4 煙度測量及煙氣分析
思考題
第5章 柴油機增壓
5.1 增壓原理
5.1.1 增壓的目的
5.1.2 增壓方式
5.1.3 廢氣能量的利用
5.2 柴油機的渦輪增壓系統
5.2.1 定壓系統
5.2.2 脈沖系統
5.2.3 脈沖轉換器、多脈沖系統及MPC系統
5.3 渦輪增壓器
5.3.1 離心式壓氣機
5.3.2 廢氣渦輪
5.3.3 柴油機渦輪增壓器實例
5.4 渦輪增壓器與柴油機的匹配
5.4.1 柴油機的通流特性
5.4.2 柴油機和增壓器的配合
5.4.3 渦輪增壓柴油機的運行特點及改善措施
5.5 高增壓及新型增壓系統
5.5.1 二級渦輪增壓系統
5.5.2 補燃增壓系統(Hyperbar增壓系統)
5.5.3 低溫高增壓系統(Miller循環)
5.5.4 帶動力渦輪的增壓系統
思考題
第6章 潤滑、冷卻系統
6.1 潤滑系統
6.1.1 潤滑的作用及方法
6.1.2 潤滑系統的組成及分類
6.1.3 潤滑系統的主要部件
6.2 冷卻系統
6.2.1 冷卻系統組成及形式
6.2.2 冷卻系統的主要部件
思考題
第7章 柴油機操縱與控制
7.1 啟動系統
7.1.1 電啟動
7.1.2 空氣啟動
7.1.3 保證可靠啟動的措施
7.2 柴油機的調速
7.2.1 調速器作用及分類
7.2.2 調速器性能
7.2.3 典型調速器
7.3 柴油機換向
7.3.1 概述
7.3.2 雙凸輪換向
7.3.3 單凸輪換向
7.4 操縱系統
7.4.1 概述
7.4.2 典型操縱系統
思考題
第8章 柴油機特性
8.1 概述
8.2 柴油機的負荷特性與萬有特性
8.2.1 柴油機的負荷特性
8.2.2 柴油機萬有特性
8.3 柴油機的速度特性
8.3.1 概述
8.3.2 性能指標變化規律
8.3.3 速度特性的實用意義
8.4 柴油機的推進特性
8.4.1 推進特性性能指標變化規律
8.4.2 對幾個管理問題的分析
8.5 柴油機的功率標定及許用工作范圍
8.5.1 柴油機功率的標定
8.5.2 柴油機許用工作范圍
思考題
第9章 柴油機使用管理及故障分析
9.1 柴油機使用管理
9.1.1 柴油機的啟動
9.1.2 柴油機運轉中的管理
9.1.3 柴油機停車
9.2 柴油機故障分析及排除
9.2.1 概述
9.2.2 柴油機故障分析方法
9.3 柴油機的維護保養
9.3.1 概述
9.3.2 船舶柴油機的維護保養制度
9.3.3 典型柴油機維護保養要求
思考題
第10章 柴油機動力學及熱力學分
展開全部
內燃機 作者簡介
安士杰,男,49歲,博士,副教授,碩導,從事內燃機教學、科研工作二十余年,發表論文40余篇,出版專著1部,出版教材5部。 劉振明,男,38歲,博士,副教授,碩導,從事內燃機教學、科研工作十二年,發表論文30余篇,出版專著1部,出版教材4部。
書友推薦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唐代進士錄
- >
月亮虎
- >
推拿
- >
山海經
- >
煙與鏡
- >
自卑與超越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