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宇宙、量子和人類心靈
-
>
氣候文明史
-
>
南極100天
-
>
考研數學專題練1200題
-
>
希格斯:“上帝粒子”的發明與發現
-
>
神農架疊層石:10多億年前遠古海洋微生物建造的大堡礁
-
>
聲音簡史
1936年廣西靈山6(3/4)級地震地表破裂帶新發現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2552970
- 條形碼:9787562552970 ; 978-7-5625-5297-0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1936年廣西靈山6(3/4)級地震地表破裂帶新發現 內容簡介
本書是對“廣西歷史強震區發震構造探測研究—以靈山震區為例”項目地震地質研究成果的總結,全面系統介紹了1936年廣西靈山63/4級地震地表破裂帶新發現的主要成果,基本查明了靈山震區活動斷層和地震地表破裂展布情況,為華南活動構造研究起到了示范作用,主要內容有:首次發現靈山1936年63/4級地震地表破裂帶,使得華南地表破裂帶研究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確定了靈山斷裂北段為全新世活動斷裂,這在華南大陸上屬于首次發現;確定了靈山63/4級地震所處的靈山斷裂北段距今4萬年以來至少發生過4次較強地震事件,其中3次為古地震事件;判定了北東向靈山斷裂為靈山地震發震構造,北西向友僚-蕉根坪斷裂為控震構造。
1936年廣西靈山6(3/4)級地震地表破裂帶新發現 目錄
緒言
**章 靈山歷史地震宏觀調查
**節 災區簡況
第二節 震情
第三節 災情
第四節 歷史地震宏觀調查
第二章 區域地震構造環境概述
**節 區域大地構造環境
第二節 區域地貌與新構造
第三節 區域活動斷裂
第四節 區域地震活動
第五節 區域構造應力場
第三章 震中區主要斷裂活動性分析
**節 地質構造特征
第二節 主要斷裂活動性分析
第三節 本章小結
第四章 活動斷層勘查研究
**節 地震地質調查
第二節 探槽開挖
第三節 晚更新世以來的地質特征
第四節 晚更新世以來的地貌特征
第五節 晚更新世以來運動速率分析
第六節 本章小結
第五章 地震地表破裂帶調查研究
**節 前人地表裂縫調查
第二節 地震地表破裂帶新發現
第三節 本章小結
第六章 古地震事件研究
**節 古地震識別標志
第二節 古地震研究方法
第三節 靈山震區古地震探槽及樣品
第四節 地震事件分析
第五節 古地震強度和重復間隔
第六節 本章小結
第七章 發震構造判定
**節 震中位置
第二節 震級大小
第三節 震中烈度
第四節 發震構造判定
第八章 深淺構造耦合作用及地球動力學研究
**節 靈山正花狀構造研究
第二節 靈山逆沖推覆構造研究
第三節 靈山伸展構造研究
第四節 靈山震區三維地質模型與構造演化序列
第五節 本章小結
結語
主要參考文獻
**章 靈山歷史地震宏觀調查
**節 災區簡況
第二節 震情
第三節 災情
第四節 歷史地震宏觀調查
第二章 區域地震構造環境概述
**節 區域大地構造環境
第二節 區域地貌與新構造
第三節 區域活動斷裂
第四節 區域地震活動
第五節 區域構造應力場
第三章 震中區主要斷裂活動性分析
**節 地質構造特征
第二節 主要斷裂活動性分析
第三節 本章小結
第四章 活動斷層勘查研究
**節 地震地質調查
第二節 探槽開挖
第三節 晚更新世以來的地質特征
第四節 晚更新世以來的地貌特征
第五節 晚更新世以來運動速率分析
第六節 本章小結
第五章 地震地表破裂帶調查研究
**節 前人地表裂縫調查
第二節 地震地表破裂帶新發現
第三節 本章小結
第六章 古地震事件研究
**節 古地震識別標志
第二節 古地震研究方法
第三節 靈山震區古地震探槽及樣品
第四節 地震事件分析
第五節 古地震強度和重復間隔
第六節 本章小結
第七章 發震構造判定
**節 震中位置
第二節 震級大小
第三節 震中烈度
第四節 發震構造判定
第八章 深淺構造耦合作用及地球動力學研究
**節 靈山正花狀構造研究
第二節 靈山逆沖推覆構造研究
第三節 靈山伸展構造研究
第四節 靈山震區三維地質模型與構造演化序列
第五節 本章小結
結語
主要參考文獻
展開全部
1936年廣西靈山6(3/4)級地震地表破裂帶新發現 作者簡介
李細光,男,漢族,江西永新人,1966年生,博士。長期從事活動構造方面研究,新發現靈山64級地震地表破裂帶,在華南內陸地區尚屬首次,填補了華南地表破裂帶研究空白。著有《廣西壯族自治區地震應急救援工作基礎資料——斷裂構造特征及說明》等書,發表文章近30篇。
書友推薦
- >
煙與鏡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月亮與六便士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唐代進士錄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