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惡德,公眾的利益
-
>
世界貿易戰簡史
-
>
日本的凱恩斯:高橋是清傳:從足輕到藏相
-
>
近代天津工業與企業制度
-
>
貨幣之語
-
>
眉山金融論劍
-
>
圖解資本論
欲望與利益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3233546
- 條形碼:9787543233546 ; 978-7-5432-3354-6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欲望與利益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大眾這是一本討論經濟思想史的著作,與赫希曼其他知名著作不同,《欲望與利益》是對17和18世紀觀念史,甚至是修辭史的精深研究。它的主題雖然涉及經濟行為的動機,亦有對斯密和重農學派的討論,敘事方式卻完全回到了古典語境之中,仿佛沉浸在與古人的對話之中。全書調動的許多知識資源通常不會進入經濟學研究視野,如培根、維柯、斯賓諾莎、孟德斯鳩和米勒等。這使此書更像是對17、18世紀思想生態的一次田野調查,用“欲望”和“利益”這兩個小觀念引出大見識,那個時代發生過一場對商業行為的思想推銷運用,即由于商業活動的增加刺激了社會變遷,引起了社會風尚的深刻變革。
欲望與利益 內容簡介
在《欲望與利益》中,赫希曼通過對17和18世紀歐洲思想生態的田野式調查,就商業社會在興起時如何獲得道德合法性作出了新的闡釋,為資本主義發生學提供了一個更加一般性的視角。 赫希曼發現,在資本主義興起的過程中,一直在進行著一場有關人性這一概念的戰爭,幾百年來,“人被普遍視為一個舞臺,上演著理性與欲望之間慘烈而無法預見的戰斗,后來則是不同欲望之間的戰斗”。揭示這場戰斗的劇情,回顧有關人性的辯論,就是本書的核心。 赫希曼將這一漫長的戰斗描述為一個內生的過程 :17、18世紀的歐洲思想家們從欲望中分解出“利益 ”,使之成為一種不同于其他欲望的特殊欲望,以用這種溫和、無害的欲望來平抑和馴化其他暴力、有害的欲望。從而,利益成為溝通、平衡欲望和理性的橋梁,使欲望變成融入“理性”的欲望,使理性成為替“欲望”服務的理性。這種從利益的角度處理欲望的方式,促成了古老的人性論的一次制度主義轉折,使 得商業社會與資本主義獲得了正當性。 閱讀本書,就像在觀察當代一位大思想家與古人的對話。
欲望與利益 目錄
譯者序
序
二十周年紀念版自序
致謝
導論
**章 如何用利益抑制欲望
榮譽觀及其衰落
“真實的”人
抑制和馴服欲望
欲望制衡原理
“一般利益”和馴化欲望的“利益”
作為新范式的利益
受利益支配的世界之優點:可預見性和持久性
賺錢和商業既無害又溫和得體
賺錢是一種平和的欲望
第二章 對經濟擴張改善政治秩序的期望
一種學說的主要內容
相關但不一致的觀點
第三章 對一個知識史事件的反思
孟德斯鳩和斯圖亞特的設想錯在哪里
受利益支配的世界的承諾與基督教新教倫理
當代評論
跋
索引
欲望與利益 作者簡介
艾伯特·O.赫希曼(Albert Otto Hirschman,1915—2012),美籍德裔,著名發展經濟學家。自1941年開始,先后在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耶魯大學、哥倫比亞大學和哈佛大學從事教學與研究工作。1974年,赫希曼前往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任社會學教授,直至1985年退休;退休后任該研究院名譽教授。赫希曼的主要著述有:《經濟發展戰略》(1958)、《退出、呼吁與忠誠——對企業、組織和國家衰退的回應》(1970)、《轉變參與:私人利益與公共行動》(1982)、《反動的修辭》(1991)等。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史學評論
- >
朝聞道
- >
經典常談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