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唐詩接受史研究--以朝鮮宣祖時期為中心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2804507
- 條形碼:9787522804507 ; 978-7-5228-0450-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唐詩接受史研究--以朝鮮宣祖時期為中心 內容簡介
朝鮮宣祖時期(1567年-1608年在位)類似于中國唐代開元、天寶年間,既是漢詩發展群星璀璨的黃金時期,又因王朝經歷壬辰倭亂由盛轉衰而醞釀著創作思想的重大變化。其中“三唐”詩人標示了朝鮮半島接受唐詩過程中的創作高峰,具有重要的詩歌史意義。本書以“三唐”詩人為中心,創作與批評、選本相結合,文學與文化相結合,勾勒朝鮮宣祖時期的唐詩接受歷程,尤其注重考察師法典范遷轉對詩人詩風與詩壇風氣嬗變的影響。
唐詩接受史研究--以朝鮮宣祖時期為中心 目錄
緒論 朝鮮宣祖時期文化語境與唐詩接受機制
**章 宗唐文學思潮的發軔
**節 朝鮮時代初期的由宋轉唐與唐宋詩之爭
第二節 盧守慎、黃廷彧、崔岦謫中尊杜
第三節 樸淳、尹根壽對宗唐思潮的引導
第四節 鄭澈的意象經營
第五節 高敬命的學唐方式
第二章 “三唐”詩人的創作高峰
**節 “三唐”詩人宗唐緣起及其與明代前后“七子”的比較
第二節 崔慶昌、白光勛的意境營造
第三節 李達的由宋轉唐與沉著雅麗詩風
第四節 “三唐”詩人的文學史地位及其藝術局限
第三章 “三唐”詩人遺響與全社會宗唐
**節 林悌的轉益多師與許篈樂府的由唐入漢魏
第二節 理學詩人李珥的《精言妙選》及其唐詩觀
第三節 臺輔詩人李山海的詩風轉變
第四節 許蘭雪軒的詩境
第五節 詩僧與委巷詩人對唐詩的審美取向
第四章 萬歷衛國戰爭與中興詩壇的唐宋兼宗
**節 車天輅的杜韓接受與《樂府新聲》
第二節 權詩的性情與比興
第三節 李春英的多方取徑與平鋪富贍詩風
余論 宣祖時期唐詩接受特征
參考文獻
后記
**章 宗唐文學思潮的發軔
**節 朝鮮時代初期的由宋轉唐與唐宋詩之爭
第二節 盧守慎、黃廷彧、崔岦謫中尊杜
第三節 樸淳、尹根壽對宗唐思潮的引導
第四節 鄭澈的意象經營
第五節 高敬命的學唐方式
第二章 “三唐”詩人的創作高峰
**節 “三唐”詩人宗唐緣起及其與明代前后“七子”的比較
第二節 崔慶昌、白光勛的意境營造
第三節 李達的由宋轉唐與沉著雅麗詩風
第四節 “三唐”詩人的文學史地位及其藝術局限
第三章 “三唐”詩人遺響與全社會宗唐
**節 林悌的轉益多師與許篈樂府的由唐入漢魏
第二節 理學詩人李珥的《精言妙選》及其唐詩觀
第三節 臺輔詩人李山海的詩風轉變
第四節 許蘭雪軒的詩境
第五節 詩僧與委巷詩人對唐詩的審美取向
第四章 萬歷衛國戰爭與中興詩壇的唐宋兼宗
**節 車天輅的杜韓接受與《樂府新聲》
第二節 權詩的性情與比興
第三節 李春英的多方取徑與平鋪富贍詩風
余論 宣祖時期唐詩接受特征
參考文獻
后記
展開全部
唐詩接受史研究--以朝鮮宣祖時期為中心 作者簡介
張景昆,女,1986年生,南開大學文學博士,現為山西大學文學院講師,碩士生導師。曾于韓國高麗大學訪學。主要研究方向為朝鮮漢詩與詩經學。承擔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項目“朝鮮時代唐詩接受史研究”、山西省高等學校哲學社科研究項目“朝鮮王朝漢詩史研究”等,參與整理《韓國詩話全編校注》《<箕雅>五百詩人本事輯考》等,在《江西社會科學》《域外漢籍研究集刊》《洌上古典研究》等期刊發表論文十余篇。
書友推薦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月亮與六便士
- >
煙與鏡
- >
山海經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