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魯迅全傳:苦魂三部曲-增訂版(全三冊)
-
>
大家精要- 克爾凱郭爾
-
>
尼 采
-
>
弗洛姆
-
>
大家精要- 羅素
-
>
大家精要- 錢穆
-
>
白居易:相逢何必曾相識
屈原傳 本書特色
1.《楚辭》研究專家歷時數年精品之作,再現理想與情操的守衛者、中國浪漫主義文學之祖的悲劇人生 2. 他用崇高的品質,燃起理想的燭火,照亮楚國灰色的天空,照亮充斥權謀與混亂的時代, 也照亮了后世的詩詞文學。穿越千年,成為華夏文學奔騰不息的源泉
屈原傳 內容簡介
本書用通俗的語言、故事化的形式,講述了偉大詩人屈原的一生。全書將屈原置入戰國那個特殊的歷史年代里,楚國的內政與外交,楚國獨有的風俗、民情和文化等無一不在屈原的身上刻下烙印。一部屈原傳記,就是一部楚國歷史;在歷史文化之外,全書試圖用屈原的文學作品,打開屈原的心靈之門。一部屈原的傳記,也是一部《楚辭》史。
屈原傳 目錄
目錄
**章偉大生命的誕生 / 1
一特殊年代 / 1
二偉大的生命 / 5
三父親屈伯庸 / 10
四英俊少年 / 18
第二章一顆耀眼的新星 / 25
一初見懷王 / 25
二聯齊抗秦 / 30
三會盟郢都 / 38
四起草憲令 / 44
五遭讒被疏 / 52
第三章受命不遷生南國 / 63
一風云變幻的局勢與反復無常的懷王 / 63
二臨淄賦《橘頌》 / 71
三張儀再次欺楚 / 77
四出任三閭大夫 / 84
五漢北之行 / 92
第四章魂兮歸來 / 107
一勸阻懷王入秦 / 107
二楚宮廷的爭端 / 111
三再赴齊國 / 121
四頃襄初年 / 127
五《離騷》 / 134
六魂兮歸來 / 152
第五章流放江南 / 163
一聯名進諫與放逐江南 / 163
二楚秦和親 / 172
三行吟澤畔 / 181
第六章哀郢 / 189
一昭奇之難 / 189
二不思進取的頃襄王 / 197
三晚居玉笥山 / 204
四郢都失陷 / 215
第七章從彭咸之所居 / 223
一南行受阻 / 223
二自沉汨羅 / 229
尾聲民族魂 / 235
主要參考文獻 / 237
后記 / 239
屈原傳 節選
前言 在中國歷代詩人中,屈原是一位保存史料少、爭論問題多、分歧意見大的詩人。從其家世、生平、作品來歸納,爭議的問題多達數百個,而且其中的許多問題恐怕永遠也難以形成共識。因此,要寫成一部大家都認可的《屈原傳》,難度確實太大了。產生這種情況,當然和屈原離我們的時代太遠有關。畢竟屈原是兩千多年前戰國時代的人物。歷史的塵埃,把大量史料湮埋、浸蝕、銷毀,使得后人難以窺見其本來的面目,從而形成眾多的歷史懸案。然而離我們時代近的作家作品,其背后的謎案就少了嗎?我看過馮其庸先生編成的一部《金瓶梅之謎》,而《金瓶梅》的產生至今也不過三四百年。《紅樓夢》產生至今,不過兩百多年,同樣也有許許多多的謎讓后人去猜測、考證、解答。就說剛剛發生沒多久的英國王妃黛安娜的死因,至今已有人歸納出14種之多,孰是孰非,撲朔迷離,而這件事情發生時,有著那么多的目擊者,甚至還有當事者,更何況還有現代化的各種偵察技術手段! 關于屈原,人們對他有著各種各樣的評價和揣測:有人譽之為思想家、政治家、哲學家、人民詩人、文學家、教育家、縱橫家,1954年他被評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也有人認為屈原是巫卜、宗祝。更有甚者,認為屈原不過是“文學弄臣”,是“陪著楚王玩耍或歌舞”的倡優之類。近年來,國外有的學者從胡適的“箭垛式人物”說法出發加以演繹,甚至認為歷史上的屈原并不存在,《離騷》中的主人公不過是半人半神的精靈。20世紀80年代中期,由此引發了中日學者間一場關于“屈原問題”的學術論爭,至今還時時可以聞到尚未散盡的硝煙余味。 歷史是難以改寫的,人們盡管可以對司馬遷的《屈原列傳》提出10種、20種質疑,但屈原的光輝名字是難以抹掉的,疑問并不能改變屈原曾經實實在在地生活在中國土地上這樣一個基本事實。同樣,人們可以用今日聰明的腦袋去編造各種離奇的故事,諸如屈原死于情殺、死于爭風吃醋、死于醉酒等,也依然撼動不了我國人民對屈原的信仰和崇拜。屈原是億萬民眾心中的一座豐碑。 在中國,屈原的事跡早已家喻戶曉,流傳了兩千多年;屈原的作品代代相傳,成為愛國主義*光輝的詩篇;屈原的人格精神,早已成為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它鼓舞、激勵著一代代的志士仁人,為探求真理、為實現理想而前赴后繼,甚至不惜拋頭顱灑熱血去爭取它、實現它。
屈原傳 作者簡介
湯漳平(1946—),曾任河南省社會科學院研究員,《中州學刊》社長等。現任閩南師范大學中文系教授、中國古代文學專業碩士生導師, 1993年10月被授予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有突出貢獻專家稱號。曾完成中國家社會科學“九五”重點規劃基金項目兩項。
- >
自卑與超越
- >
史學評論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姑媽的寶刀
- >
月亮與六便士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