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惡德,公眾的利益
-
>
世界貿易戰簡史
-
>
日本的凱恩斯:高橋是清傳:從足輕到藏相
-
>
近代天津工業與企業制度
-
>
貨幣之語
-
>
眉山金融論劍
-
>
圖解資本論
從狹義價值論到廣義價值論(修訂版)(精)/中華當代學術著作輯要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0207478
- 條形碼:9787100207478 ; 978-7-100-20747-8
- 裝幀:70g純質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從狹義價值論到廣義價值論(修訂版)(精)/中華當代學術著作輯要 本書特色
全面總結梳理價值論研究在過去10年的發展突破,為生產要素按貢獻分配的原則提供了價值基礎。
從狹義價值論到廣義價值論(修訂版)(精)/中華當代學術著作輯要 內容簡介
本書從傳統的單一生產要素價值論(勞動價值論)出發,將價值創造由生產部門推廣到整個生產、交換、分配過程,推導出廣義價值論,同時將新古典的邊際生產力理論引入廣義價值論,進行了定量分析,并建立了包括產品價值決定和要素價值決定在內的完整的廣義價值論體系。作者在堅持馬克思主義勞動價值論的基礎上,吸收了新古典價值論和斯拉法價值論,同時采用了平均數分析方法和邊際分析方法,是發展馬克思主義勞動價值論的有益嘗試,同時也為生產要素按貢獻分配的原則提供了價值基礎,并為保護合法非勞動收入以及合法私有財產,提供了必要的理論依據。
從狹義價值論到廣義價值論(修訂版)(精)/中華當代學術著作輯要 目錄
1.1 價值概念內涵的歷史演變
1.1.1 價值的*初含義:物品的使用價值或效用
1.1.2 價值一詞一分為二:使用價值和交換價值
1.1.3 交換價值與使用價值的關系
1.1.4 作為價格運動規律的價值
1.1.5 價值理論的三個功能
1.1.6 三種不同的價值理論
1.2 古典學派價值理論的分野
1.2.1 單要素模型:價值決定于生產物品所耗費的勞動
1.2.2 多要素模型:價值決定于生產中耗費的各種要素
1.2.3 基于多要素模型的分配理論
1.2.4 對斯密價值理論的評價
1.3 斯密單要素模型的傳承:從李嘉圖到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
1.3.1 李嘉圖的勞動價值論
1.3.2 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
1.4 斯密多要素模型的傳承:從馬爾薩斯、薩伊到新古典價值論
1.4.1 馬爾薩斯的價值理論
1.4.2 薩伊的價值理論
1.4.3 邊際價值論
1.4.4 馬歇爾的均衡價格論
1.4.5 新古典價值論的邏輯悖論
1.5 獨樹一幟的斯拉法價值論
1.5.1 斯拉法的價值決定模型
1.5.2 對邊際理論的批判
1.5.3 質疑勞動價值論及其轉形理論
1.6 對三大價值理論的簡要評價
1.7 若干似是而非觀點的辨析
1.7.1 勞動是價值的唯一源泉無須證明
1.7.2 價值是由活勞動創造的,價值的分配是按生產要素所有權進行的
1.7.3 價值是在生產過程中決定的,在流通中實現的
1.7.4 價值是一種社會關系,其中不包含任何使用價值原子
2.分工交換的起源和發展
2.1 分工交換在價值理論乃至整個經濟理論中的重要地位
2.2 經濟學說史上對分工和交換起源的探討
2.2.1 古代思想家論分工和交換的起源
2.2.2 斯密論分工和交換的起源
2.2.3 馬克思論分工和交換的起源
2.2.4 新古典學派以分工為既定前提
2.2.5 我國理論界論分工和交換的起源
2.3 比較利益是社會分工和交換產生的條件
2.3.1 機會成本與比較利益
……
3.均衡交換比例的確定
4.價值決定的一般原理
5.勞動生產力與價值決定
6.不同分工體系下的價值決定
7.競爭性均衡的存在性、唯一性和穩定性
8.基于廣義價值論的功能性分配理論
9.廣義價值分配論與按生產要素貢獻分配論
10.不完全競爭條件下的收入決定
11.壟斷與競爭行業的比較生產力與收入差距
12.基于廣義價值論的經濟增長理論
13.基于廣義價值論的國際貿易理論
14.廣義價值論的應用
15.廣義價值論與狹義價值論的比較
參考文獻
初版后記
從狹義價值論到廣義價值論(修訂版)(精)/中華當代學術著作輯要 作者簡介
蔡繼明,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政治經濟學研究中心主任,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委員,民進中央常委,民進中央經濟委員會主任,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中國《資本論》研究會常務理事,中華外國經濟學說研究會理事。主要從事馬克思經濟學與西方經濟學比較、價值和收入分配理論、地租理論以及土地制度和城市化研究。獲中宣部、中央黨校、中國社會科學院優秀成果獎,第八屆中國圖書獎。
- >
推拿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月亮與六便士
- >
月亮虎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莉莉和章魚
- >
巴金-再思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