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漢水的身世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1747591
- 條形碼:9787521747591 ; 978-7-5217-4759-1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漢水的身世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1.非虛構讀者(尤其是具有人文關懷、關注現實社會問題的讀者) 2.關注底層命運的3. 袁凌的忠實讀者★ 中國Z優秀的非虛構作家之一袁凌歷時八年的重磅力作;這一次,袁凌寫他的母親河漢水,寫河流的歷史與時代,也寫大河子民的生息歌哭。 ★漢水哺育了中國上億子民,包括6000萬北方人。到今天,北京市民打開廚房水龍頭,每一滴水中都有70%來自漢江,而在天津則是全部。關注漢江的命運,也是關注我們自身的命運。 ★ 融合行走、自然文學、社會調查、歷史寫作,揭示漢水與“漢水人”的身世變遷 與時代命運;一條古老江河的生命,與她的子民、環境、歷史血脈相連,與一個國家的 發展命運息息相關。 ★ 南水北調的宏圖,移民的望鄉,航道的興衰,“魚與漁”的惆悵,河流的清濁……五個維度,書寫漢水的過去、現在與未來,呈現一條古老河流的生命感。 ★ 歷經八年,爬梳多地文獻,走訪各方人員,百余張親攝珍貴照片,寫就深情的漢水之傳。 ★ 面對時代的變化,袁凌的寫作呈現出中國底層被遮蔽的復雜命運,并努力喚起他們的個人尊嚴。
漢水的身世 內容簡介
《漢水的身世》一書是一本自然文學和現實感結合的非虛構作品,主旨是寫出漢水作為一條古老江河的時代感和生命感,關注它自身和它的子民、環境、歷史。全書分五章,**章屬于引子性質,以作者與母親河的感情為出發點,逐步揭示漢水的身世變遷和它在南水北調背景下的承擔與命運,點明它這條河流對于中國的意義;第二章寫漢水移民的付出與生活現實;第三章寫漢江的航運史,包括它的水手、纖夫、帆船、碼頭、商號的變遷,在歷史上漕運的地位,和水壩的關聯等,也涉及它黃金水道的未來;第四部分寫魚類和漁民,以長江漢江十年禁漁為背景;第五章寫環保。主體是移民和航運兩章,每章近五萬字;魚的記憶一部分兩萬余字,引子和終章各一萬余字。眼下除終章一部分和引子外已經完成初稿。
漢水的身世 目錄
序
引 言
稀缺的血液
遷徙與回流
黃金水道的反光
魚的記憶
母親的清白
漢水的身世 節選
引言 袁凌 十三歲那年,我離家去市里上學,**次見到了漢水。在白光光的大堤下,似乎沒有什么顏色,那寬度是我從未見過的,相比之下我不過是晾曬在大堤上的一片小小衣物。我知道,這是我生命中的一個重要時刻。 我見到了家鄉從下雨天的電線上一滴滴出發、從千溝萬壑一絲絲發源、在公路旁的排水溝里一路流淌的水,*終奔赴的地方。它活在中國地圖的南北交界線上,活在有關下南洋和纖夫的傳說里,活在父親當年離鄉求學的旅程里,活在他曾經橫渡的一生榮光里。當然,現在它也活在我每天飲用和盥洗的自來水里,活在我偶爾和同學們暢游激流的危險與愉悅里,在一次模仿父親泅渡漢江的冒險中,我差一點溺死,在*后放棄下沉的時刻,我的腳踩著了石頭,漢江以它綿延的溫厚饒恕了我。 后來我翻越秦嶺到了省城西安上學,似乎離漢江遠了,之后卻知道接濟這座干渴的北方城市的引水工程里,有一部分是穿越秦嶺而來的漢江支流的水。它仍舊在哺育我。 以后我走得更遠,到了遙遠的上海和北京。我偶爾會懷念家鄉的巴山漢水,并且試著去了解它的歷史,得知它除了是我的母親河,還在民族和國家的歷史上有獨特的地位,沒有其他任何一條河流會和我們的民族與語言同名,她哺育了我們歷史上**個偉大的朝代,以及統一的文化。我知道了它黃金水道的輝煌過往,那看起來過于空曠的江面,曾經檣桅如林,風帆招展,如同動脈的繁忙。我也知道了它獨特的品性,作為長江的*大支流,它是眼下中國*清潔的水系,像一位清貧的君子。有幾次我遭到了挫敗,回到家鄉療傷,一眼看見清淺的漢水,不論世事如何,仍舊像千百年來一樣緩緩流動,心里就平靜下來。我會捧起一掬江水來喝,感受它的清甜,讓它滋養生命的力量進入我的心靈。 但*讓我沒有想到的是,身居遙遠的北京,有一天我仍然會像在市里或者省里上學生活時一樣,受到漢江的哺育。干渴的北中國呼喚接濟,漢江清潔的品性使它成為南水北調的不二之選,在離別家鄉二十四年之后,我又一次喝上了漢江水,在幾千里之外的北京。和我一樣喝上和用上千里迢迢而來的漢江水的,有北中國的6000萬人口。 在歷史上,漢水雖然擁有文化上的特殊地位,卻從來沒有像黃河或者長江一樣被視為中國的母親河。但在今天,它名副其實地成為了中國的母親河。它的付出,在世界的大江大河中也是獨一無二的。當然,這也包括它沿途幾十萬移民和千百萬民眾的付出,包括它天然的主人——上百種土著魚類的奉獻。 每天當我在遙遠的異鄉打開水龍頭時,都會有一種感恩和歉疚。我需要為它寫些什么,記錄它悠久的生命和變遷,記錄它眼下為整個中國的付出,記錄下它是怎樣一條偉大的河流。 從2014年南水北調通水前夕開始,我陸續走訪了漢江沿線的水壩、移民、纖夫、船工、漁夫、污水廠、老街和居民,了解它的過往和現在,繁華與寂寞,撫慰與疼痛,從匯入長江的終點一直到源頭,觸碰它的軀體和靈魂。在七年的走訪之中,我進一步親近,又再度認識了這條母親河,體會到她清癯美麗的品性和獨一無二的身世,它的一部分已然偏枯逝去,另一部分卻通向未來,預先哺育著我們。 這些文字,無法回饋它的恩情于萬一。
漢水的身世 作者簡介
袁凌,1973年生。復旦大學中文系碩士畢業,著名作家、特稿記者、媒體人,騰訊書院文學獎2015年度非虛構作家,《新京報》2017年度致敬作家,單向街2019年度青年作家。其作品曾獲2012、2013騰訊年度特稿和調查報道獎,南方傳媒研究兩屆年度致敬,入選兩屆《收獲》文學排行榜,入選兩屆豆瓣年度好書、新浪十大好書及華文十大好書等。已出版《青苔不會消失》《我的九十九次死亡》《寂靜的孩子》《生死課》《記憶之城》等。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唐代進士錄
- >
姑媽的寶刀
- >
莉莉和章魚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