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心理治療中的對話 對來訪者說什么和如何說的藝術 版權信息
- ISBN:9787115597632
- 條形碼:9787115597632 ; 978-7-115-59763-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心理治療中的對話 對來訪者說什么和如何說的藝術 本書特色
*與不同流派的心理治療師對話,理解他們對于心理治療及臨床技術的思考*學習識別治療性改變的關鍵時刻,學習如何通過語言推動改變、鞏固改變*在案例中,獲得對治療性言語的掌控力,提升心理治療勝任力
心理治療中的對話 對來訪者說什么和如何說的藝術 內容簡介
在心理治療實踐中,言語是治療的重要媒介。治療師言語的內容、表達方式、語調都會對治療效果產生至關重要的影響。 這是一本獨特的實用指南,它準確地展示了治療師在促進治愈和改變的關鍵時刻應當說什么、如何說,以及什么樣的提問和發表評論的方式是有利于合作探索和治療性改變的。在本書中,作者基于心理動力學理論,整合了認知行為療法、系統療法和體驗式療法的特點,提出了新的治療思路及方法,并提供了明確、具體的指導方針,展現了不同的言語在實現解釋、改釋、歸因、自我表露等治療技術方面的價值與優勢。書中包含了豐富的治療案例,詳盡地展示了治療師與來訪者的對話以及治療師的困難和思考。這些對話與思考無論對初學心理治療的心理治療師還是對經驗豐富的心理治療師都極具參考價值。 本書內容豐富、翔實,適合心理治療師、心理學專業的學生和研究人員閱讀。
心理治療中的對話 對來訪者說什么和如何說的藝術 目錄
關鍵信息和元信息 / 3
留意來訪者對治療師言語的體驗 / 4
“治療師噪聲” / 5
來自文獻的貢獻 / 7
治療師的感受對治療性改變的貢獻 / 12
第 一部分
理論和實證基礎
第 2章 心理治療的持續發展 / 19
情感、接納和體驗 / 19
一種替代精神分析思想與實踐模式的關系范式的產生 / 25
多樣性、多元文化主義和社會語境中的自我:關注種族、民族和社會階層 / 36
第3章 關注依戀 / 42
從物理分離和喪失到情感聯系和情感同頻的中斷 / 43
依戀聯結和潛在的需求讓我們成為依戀對象需要我們成為的人 / 46
依戀和沖突 / 48
內部工作模型和認知人際圖式 / 49
擴展依戀概念:成年期的依戀 / 51
把依戀看作一個正在進行的互動過程 / 54
第4章 循環心理動力學之一 / 57
固著還是發展 / 59
惡性循環 / 62
無意識過程和反語的核心 / 63
同謀的概念 / 65
惡性循環和良性循環 / 70
第5章 循環心理動力學之二 / 72
治療性改變中的放棄視角 / 75
修訂后的焦慮理論的影響 / 78
舊模式的堅持 / 79
克服焦慮 / 81
第6章 循環心理動力學之三 / 88
領悟、矯正性情緒體驗和咨訪關系 / 89
移情、解釋和程序性學習 / 92
解釋和互動 / 94
移情和圖式 / 95
來訪者日常生活的改變:將治療視為催化劑 / 99
措辭和更大的改變情境 / 102
第二部分
臨床運用和原則
第7章 指責性言語和促進性言語 / 107
允許和制止 / 108
進一步審視治療師言語的指責含義:丹尼爾·懷爾的貢獻 / 111
意義維度和“無罪辯解” / 116
入口短語:讓別人知道你的意思 / 118
從頭到尾通過問題來解釋 / 121
第8章 探索,而非審問 / 124
溫柔地詢問的藝術 / 125
探索沖突 / 126
將保護性否認作為探索的媒介:暫時站在防御這一邊 / 129
治療工作中的外化 / 131
通過移情和移情認同進行探索 / 135
在會談中探究來訪者的行為 / 138
反問句 / 142
指責性詢問 / 142
第9章 借助來訪者的優勢 / 144
借助變化:治療是一個改變的過程 / 145
借助優勢 / 147
留意正確方向上的小步驟 / 150
來訪者的自我批判性 / 152
尋找感覺 / 156
留意積極的進展而不只是防御 / 157
第 10章 給予肯定和促進改變 / 165
問題的辯證方法 / 166
沖突的重要性 / 169
治療過程中的肯定和改變 / 173
當共情令人反感時 / 178
什么是支持性 / 179
第 11章 歸因和暗示 / 185
沖突:歸因言語的關鍵 / 186
將不適應傾向視為殘余物 / 188
把行為描述為暫時性的或過渡性的 / 192
幫助來訪者獲得領悟 / 193
歸因言語的排序 / 196
指引來訪者采取行動 / 198
暗示的挑戰 / 201
第 12章 改釋、再定義和悖論 / 211
改釋和理解其他人 / 218
治療關系中的改釋 / 221
悖論 / 223
第 13章 治療師的自我表露 / 229
自我表露的種類及其含義 / 232
個性化治療 / 244
來訪者的問題 / 245
與來訪者分享自己的困境 / 250
對來訪者經歷的認可 / 253
治療師也有沖突 / 255
第 14章 解決來訪者的困難 / 257
持之以恒的兩面 / 258
重塑內部表征 / 258
在日常生活中促進行為的改變 / 274
鼓勵嘗試新行為 / 276
幫助來訪者理解他對別人的影響及別人可能的反應 / 280
對做出格之事的恐懼 / 282
阻斷惡性循環 / 284
對表面行為的關注會使治療變得膚淺嗎 / 286
對阻抗的*后說明 / 287
附言
第 15章 與伴侶的治療性對話 / 293
留意小事:留意積極方向上的變化和進展 / 296
阻抗和焦慮 / 299
與阻抗合作 / 300
對新的互動模式的擔憂 / 302
促進真正的傾聽 / 303
幫助伴侶改變爭吵的質量 / 305
改變有關自我和他人的僵化概念 / 306
解決“無法解決的”問題 / 307
警告:借助優勢法的局限性 / 308
參考文獻 / 311
心理治療中的對話 對來訪者說什么和如何說的藝術 作者簡介
保羅.L. 瓦赫特爾耶魯大學臨床心理學博士。紐約城市大學研究生中心和城市學院臨床心理學教授。人文科學整合思維領域領軍人物。心理治療整合探索協會聯合創立者。 2010年,因精神分析方面的寫作、教學和研究獲得漢斯.H. 斯特魯普紀念獎。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唐代進士錄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推拿
- >
月亮與六便士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