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人間煙火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2706925
- 條形碼:9787552706925 ; 978-7-5527-0692-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人間煙火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大眾讀者★《人間煙火》分為“故園聲猶在”“燈火要人歸”“今朝風日好”“至味在人間”四個章節,收錄汪曾祺近40篇罕見精品散文,特別收錄短篇小說名作《大淖記事》,呈現汪曾祺數十年文學創作的精華。汪曾祺筆下人物的生活方式是世俗的,又是率性自然的,它充滿了人間的煙火氣,同時又有一種超功利的充實與空靈。故事往往在曲折中暗藏著淡淡的憂傷,卻又洋溢著脈脈溫情,總能喚醒那些在紛繁復雜的俗世里,心有茫然,卻仍然對自己保有期許的人。 ★汪曾祺打破了小說、散文與詩的界限,開創了新的閱讀范式,作品中淋漓盡致的美感與意味深深的古韻,總能顯落出一種迷人的通透,獨特的抒情味與詩味非常貼合青少與女性群體的閱讀審美需求。 ★汪朗先生特授權插入汪曾祺書法繪畫,更加全面展現汪曾祺其人在藝術上的成就和生活中的品位,更有限量汪曾祺印章鈐印版隨機發貨。 ★沈從文、莫言、賈平凹、蘇童、畢飛宇、金庸等名家鼎力推崇 ★封面設計雋美靜素,裸書脊鎖線裝幀展合自如 精選插畫體現內斂溫雅的文人氣質 特種水紋紙突顯腰封的舊報紙設計 用朗朗可讀的文字為古樸設計增添了一份繁美 ★書簽仿活字印刷工藝,有從中式古韻中融萃出的風雅 在感懷汪曾祺那業已滅絕的文人士大夫氣息時, 摘選了李白、蘇軾、姜夔等人的名句 追尋歲月如水東逝中一份難能可貴的靜謐與拙樸。
人間煙火 內容簡介
本書分為“故園聲猶在”“燈火要人歸”“今朝風日好”“至味在人間”四個章節,收錄汪曾祺近40篇精品散文,深度呈現汪曾祺數十年散文創作的精華,在曲折中暗藏著淡淡的憂傷,卻又洋溢著脈脈溫情。在汪曾祺的筆下,太陽熱烈,水波溫柔,一草一木皆得光陰溫暖,一蔬一飯不負歲月深情,便覺生活明朗,萬物可期,人間值得,世界充滿溫暖與美好。
人間煙火 目錄
輯一 故園聲猶在
風景 002
橋邊散文 012
吳三桂 020
藻鑒堂 023
觀音寺
——昆明憶舊之八 025
他鄉寄意 030
露筋曉月
——故鄉雜憶 035
耿廟神燈 038
背東西的獸物 040
昆明的叫賣緣起 047
輯二 燈火要人歸
我的家
——自傳體系列散文《逝水》之二 052
我的祖父祖母
——自傳體系列散文《逝水》之三 065
多年父子成兄弟 074
大蓮姐姐
——自傳體系列散文《逝水》之六 079
我的世界 082
自報家門
——為熊貓叢書《汪曾祺小說選》作 085
師恩母愛
——懷念王文英老師 099
一個暑假 106
故鄉水 110
輯三今朝風日好
甓射珠光 122
散文五題 125
陰城 130
鬧市閑民 132
林斤瀾!哈哈哈哈…… 135
吳雨僧先生二三事 139
唐立廠先生 142
跑警報
——昆明憶舊之四 145
輯四 至味在人間
米線和餌塊 156
小樂胃 162
果蔬秋濃 165
辣椒 170
清湯掛面 172
歲交春 173
昆明年俗 175
早茶筆記(三則) 177
花·果子·旅行
——日記抄 181
特輯
大淖記事 186
人間煙火 節選
風景 一、堂倌 我從來沒有吃過好壇子肉,我以為壇子里燒的肉根本沒有什么道理。但我之所以不喜歡上東福居倒不是因為不欣賞他們家的肉。年輕人而不能吃點兒肥肥的東西,大概要算是不正常的。在學校里吃包飯,過個十天半月,都有人要拖出一件衣服,挾兩本書出去,換成錢。上館子里補一下。一商量,大家都贊成東福居,因為東福居便宜,有“真正的肉”?墒俏也毁澇伞2皇囚[別扭,壇子肉總是個肉,而且他們那兒的饅頭真不小。我不贊成的原因是那兒的一個堂倌。自從我注意上這個堂倌之后,我就不想去。也許現在我之對壇子肉失去興趣與那個堂倌多少有點兒關系。這我自己也鬧不清。我那么一說,大家知道頗能體諒,以后就換了一家。 在館子里吃東西而鬧脾氣是*無聊的事。人在吃的時候本已不能怎么好看,容易叫人想起野獸和地獄。(我曾見過一個瞎子吃東西,可怕極了。他是“完全”看不見。幸好我們還有一雙眼睛。┰偌由虾饑[,加上粗脖子紅臉暴青筋,加上拍桌子打板凳,加上罵人,毫無學問地,不講技巧地罵人,真是不堪入畫。于是堂倌來了,“你啦你啦”賠笑臉。不行,趕緊,掌柜挪著碎步子(可憐他那雙包在腳布里的八字腳),哈著腰,跟著客人罵,“豈有此理,是,混蛋,花錢是要吃對味的!”得,把先生武裝帶取下來,擰毛巾,送出大門,于是,大家做鬼臉,說兩句俏皮話,泔水缸冒泡子,菜里沒有“青香”了,聊以解嘲。這種種令人覺得生之悲哀。這,那一家都有,我們見慣了,*多少吃半個饅頭,然而,要是在飯館里混一輩子? 這個堂倌,他是個方臉,下顎很大,像削出來的。他剪平頭,頭發老是那么不長不短。他老穿一件白布短衫。天冷了,他也穿長的,深色的,冬天甚至他也穿得厚厚的。然而換來換去,他總是那個樣子。他像是總穿一件衣裳,衣裳不能改變他什么。他衣裳總是干干凈凈。——我真希望他能夠臟一點兒。他絕不是自己對干干凈凈有興趣。簡直說,他對世界一切不感興趣。他一定有個家的,我想他從不高興抱抱他孩子。孩子他抱的,他太太讓他抱,他就抱。館子生意好,他進賬不錯?墒悄玫藉X他也不歡喜。他不抽煙,也不喝酒!他看到別人笑,別人喪氣,他毫無表情。他身子大大的,肩膀闊,可是他透出一種說不出來的疲倦,一種深沉的疲倦。座上客人,花花綠綠,發亮的,閃光的,醉人的香,刺鼻的味,他都無動于衷。他眼睛空漠漠的,不看任何人。他在嘈亂之中來去,他不是走,是移動。他對他的客人,不是恨,也不輕蔑,他討厭。連討厭也沒有了,好像教許多蚊子圍了一夜的人,根本他不大在意了。他讓我想起死! “壇子肉,” “唔! “小肚,” “唔。” “雞絲拉皮,花生米辣白菜……” “唔。” “爆羊肚,糖醋里脊——” “唔! “雞血酸辣湯!” “唔! 說什么他都是那么一個平平的,不高,不低,不粗,不細,不帶感情,不作一點裝飾的“唔”。這個聲音讓我激動。我相信我不大忍得住了,我那個雞血酸辣湯是狂叫出來的。結果怎么樣?我們叫了水餃,他也唔,而等了半天(我不怕等,我吃飯常一邊看書一邊吃,毫不著急,今日我就帶了書來的)。座上客人換了一批又一批,水餃不見來。我們總不能一直坐下去,叫他! “水餃呢?” “沒有水餃。 “那你不說?” “我對不起你。” 他方臉上一點兒不走樣,眼睛里仍是空漠漠的。我有點兒抖,我充滿一種莫名其妙的痛苦。 二、人 我在香港時全像一根落在泥水里的雞毛。沒有話說,我沾濕了,弄臟了,不成樣子。憂郁,一種毫無意義的憂郁。我一定非常丑,我臉上線條零亂蕪雜,我動作萎靡鄙陋,我不跟人說話,我若一開口一定不知所云!我真不知道我怎么把自己糟蹋到這種地步。是的,我窮,我口袋里錢少得我要不時摸一摸它,我隨時害怕萬一摔了一跤把人家櫥窗打破了怎么辦……但我窮的不只是錢,我失去我的圓光了。我整天蹲在一家老舊的棧房里,感情麻木,思想混沌,揩揩這個天空吧,抽去電車軌,把這些招牌摘去,叫這些人走路從容些,請一批音樂家來教小販唱歌,不要盡他們直著脖子叫。而渾濁的海水拍過來,拍過來。 綠的葉子,芋頭,兩顆芋頭!居然在棧房屋頂平臺上有兩顆芋頭。在一個角落里,一堆煤屑上,兩顆芋頭,搖著厚重深沉的葉子,我在香港**次看見風。你知道我當時的感動。而因此,我想起,我們在德輔道中發現的那個人來。 在郵局大樓側面地下室的窗穹下,他盤膝而坐,他用一點竹篾子編幾只玩意,一只鳥,一個蝦,一頭蛤蟆。人來,人往,各種腿在他面前跨過去,一口痰唾落下來,嘎啦啦一個空罐頭踢過去,他一根一根編綴,按部就班,不疾不緩。不論在工作,在休息,他臉上透出一種深思,這種深思,已成習慣。我見過他吃飯,他一點一點摘一個淡面包吃,他吃得極慢,臉上還保持那種深思的神色,平靜而和穆。
人間煙火 作者簡介
汪曾祺(1920—1997) 江蘇高郵人,中國當代小說家、散文家、戲劇家,京派作家代表人物,師從沈從文先生,被譽為“中國最后一個純粹的文人”。他的文字調和了時代的不羈與剛性,余味溫雅、甜熟而平穩。書卷氣濃而不酸腐,獨立味重而不閉塞,是心性之揮灑,亦是對自我的無上坦誠,體現了知識分子與潮流并行的浪漫主義生存哲學。
- >
推拿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月亮與六便士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朝聞道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