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論中國
-
>
中共中央在西柏坡
-
>
同盟的真相:美國如何秘密統治日本
-
>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
-
>
中國共產黨的一百年
-
>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 第四卷
-
>
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鄉村社區治理與可持續發展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6426777
- 條形碼:9787516426777 ; 978-7-5164-2677-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鄉村社區治理與可持續發展研究 內容簡介
本書基于社會學、政治學和經濟學等學科視角,闡發鄉村社區治理和鄉村可持續發展的相關理論,梳理我國鄉村治理的政策演變及其邏輯,論證鄉村治理對于鄉村振興的重要價值。基于實踐視角,通過對兩個首批全國農村社區治理實驗區——廣西壯族自治區鐘山縣和富川瑤族自治縣的實地調研,總結了兩地鄉村治理助推鄉村可持續發展的主要經驗。同時,介紹了全國其他地方若干農村社區治理實驗區的典型經驗。通過研究典型樣本,希望發現我國鄉村治理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和制約因素,探尋鄉村治理助推鄉村可持續發展的新路徑。 本書為進一步改善農村社區治理提供了理論借鑒和實踐指南,可以作為從事鄉村治理、鄉村發展、鄉村建設工作者的參考用書。
鄉村社區治理與可持續發展研究 目錄
第1章 緒 論
1.1 研究背景
1.1.1 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
1.1.2 鄉村治理的具體政策
1.2 鄉村治理研究述評
1.3 研究意義
1.3.1 理論價值
1.3.2 實踐意義
1.4 研究思路與研究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第2章 鄉村治理與可持續發展理論概述
2.1 基本概念
2.1.1 新型農村社區
2.1.2 鄉村治理的主要模式
2.1.3 可持續發展
2.1.4 鄉村可持續發展
2.2 理論基礎
2.2.1 社區治理理論
2.2.2 新時代鄉村治理思想
第3章 農村社區治理實驗區與鄉村可持續發展:以鐘山縣村民自治為案例
3.1 全國農村社區治理實驗區鐘山縣概況
3.1.1 地理環境
3.1.2 自然資源
3.1.3 經濟發展
3.1.4 社會發展
3.2 村民自治何以必要
3.2.1 以自然村或村民小組為單元的村民自治的必要性
3.2.2 村民自治助推鄉村可持續發展的可行性
3.3 鐘山縣村民小組自治試點探索歷程
3.3.1 村民小組自治的提出
3.3.2 擴大村民小組自治試點
3.3.3 以自然村作為村民自治基本單元的試點
3.3.4 農村社區治理實驗區建設的開展
3.4 鐘山縣村民小組自治的基本經驗
3.4.1 村民小組自治的實踐經驗
3.4.2 形成多種村民自治模式
3.4.3 村民自治助推鄉村可持續發展的主要成效
3.5 鐘山縣村民自治持續拓展面臨的主要問題
3.5.1 村民自治體制有待健全
3.5.2 村民自治機制有待完善
3.5.3 集體經濟保障能力不強
3.5.4 村民參與自治積極性有待提高
3.5.5 村民自治主體權責還需要進一步理順
3.6 鐘山縣村民自治助推可持續發展的對策建議
3.6.1 堅持黨的領導、依法治理、人民當家做主三者的有機統一
3.6.2 進一步健全村民小組自治機制
3.6.3 建立結對幫扶與服務優先的自主互助體系
3.6.4 推進數字化鄉村基層治理
第4章 農村社區治理實驗區與鄉村可持續發展:以富川瑤族自治縣農村社區治理為案例
4.1 全國農村社區治理實驗區富川瑤族自治縣概況
4.1.1 地理環境
4.1.2 自然資源
4.1.3 經濟發展
4.1.4 社會發展
4.2 農村社區治理現代化在富川瑤族自治縣的生動實踐
4.2.1 社區治理社會化的實踐進展
4.2.2 社區自治規范化的實踐進展
4.2.3 社區服務標準化的實踐進展
4.3 農村社區治理現代化與鄉村振興互動共贏的富川模式
4.3.1 社區治理社會化模式
4.3.2 社區自治規范化模式
4.3.3 社區服務標準化模式
4.4 富川瑤族自治縣推進農村社區治理的問題及對策建議
4.4.1 推進農村社區治理面臨的主要問題
4.4.2 助推農村社區治理、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對策建議
第5章 農村社區治理與鄉村可持續發展:全國若干經驗借鑒
5.1 多元主體參與農村社區治理推進鄉村可持續發展的經驗借鑒
5.1.1 多方參與、協商共治,推動鄉村可持續發展的安徽天長模式
5.1.2 村企共建共治,推動鄉村可持續發展的四川樂山模式
5.1.3 引導青年參與鄉村治理,推動鄉村可持續發展的河北雙灤模式
5.2 “三治融合”推進鄉村可持續發展的經驗借鑒
5.2.1 “三治融合”推動鄉村可持續發展的浙江平湖模式
5.2.2 “三治結合”引領社區治理,推動可持續發展的內蒙古阿魯科爾沁旗模式
5.2.3 多方參與“三治融合”,推動鄉村可持續發展的安徽巢湖模式
5.3 黨建引領農村社區治理以推動鄉村可持續發展的經驗借鑒
5.3.1 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推動鄉村可持續發展的安徽銅陵模式
5.3.2 堅持“一核四元”推動鄉村可持續發展的江蘇張家港模式
5.4 “三社聯動”參與農村社區治理以推動鄉村可持續發展的經驗借鑒
5.4.1 “三社聯動+”推動鄉村可持續發展的廣東江門模式
5.4.2 “三社聯動”因地制宜推動鄉村可持續發展的四川成都模式
結語
參考文獻
后記
附錄一:賀州市鐘山縣村民調研提綱
附錄二:賀州市富川瑤族自治縣調研提綱
附錄三:實地調研圖
鄉村社區治理與可持續發展研究 作者簡介
何紅玲,女,1968年11月生,廣西昭平人,研究生學歷,廣西師范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師、高級經濟師。主要研究領域有會計倫理與企業文化、鄉村治理與可持續發展等。近年來,主持或參與國*級、省級、廳級科研課題6項,合作著作1部,參編教材1部,發表論文6篇,參與各級財政資金支出項目實地調研及績效評價40多項,撰寫財政資金支出績效評價調研報告40多篇,其中第一作者10多篇。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唐代進士錄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自卑與超越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經典常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