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茨威格短篇小說集
-
>
女人的勝利
-
>
崇禎皇帝【全三冊】
-
>
地下室手記
-
>
雪國
-
>
云邊有個小賣部(聲畫光影套裝)
-
>
播火記
一個女孩的記憶(精裝) 版權信息
- ISBN:9787208178335
- 條形碼:9787208178335 ; 978-7-208-17833-5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一個女孩的記憶(精裝) 本書特色
埃爾諾“以勇氣和臨床醫生般的敏銳揭示出個人記憶的根源、隔閡和集體約束”,她“始終如一地從不同角度審視在性別、語言和階層方面存在巨大差異的生活”。——瑞典學院諾貝爾文學獎評委會 安妮·埃爾諾是新自傳文學的女王。——《時代周刊》 這本書被縮減到一個強烈的內核——不是懺悔,而是一種個人認識論。…… 閱讀埃爾諾的書的一種方式是試圖理解那種不透明的、痛苦的、本質的“成為”過程。——《紐約客》 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安妮·埃爾諾在法國文學圣殿中占據了一個特殊的位置,因為她不僅有能力挖掘個人的記憶,而且有能力展示它們與集體經驗的微妙互動方式……現在,英語讀者也開始追捧。——《紐約時報》 《一個女孩的記憶》是對時間在我們現在的自己和曾經的自己之間豎起的一道不可逾越的墻的深刻而美麗的審視。我不知道還有什么書能如此生動地描述這堵墻的挫折和誘惑,以及我們在試圖突破它時的心痛和渴望。安妮·埃爾諾是我*喜歡的當代作家之一,具有原創性和真實性。在讀完她的書后,我總是在她的世界里走動幾個月。——希拉·赫蒂,《母性》和《人應該怎么過?》作者 法國當代著名作家埃爾諾,對她的羞恥感進行了很好的挖掘。她的寫作中沒有歇斯底里,也沒有矯揉造作;她準確地處理她的個人歷史,從不感情用事…… 對作家來說,重新審視痛苦時期不是什么新領域,但埃爾諾從這種做法中提煉出一種特殊的力量。正如她所說的,“我被賦予了恥辱感的巨大記憶,比其他任何記憶都要細致和無情,這是恥辱感獨有的贈予”。——《紐約時報書評》 《一個女孩的記憶》寫于2013年,雖然幾年后才問世,但作為一種敘事體裁,它早于Me Too。埃爾諾的作品講述了Me Too為女性提供的*簡單也可能是*好的東西。這是她的根本要求:如何以集體形式在政治上記憶。……通過超過40年和21本書(幾乎都是短篇的、以主體為導向的記憶)的個人化寫作,埃爾諾從根本上動搖了法國文學的穩定,并重塑了這種類型。——《國家》雜志 安妮·埃爾諾的回憶錄寫得如此真誠和脆弱,以至于我發現在讀完之后,很難將自己的記憶與她的記憶分開。在《一個女孩的記憶》中,她梳理了一個充滿欲望和羞恥的青春期,一個內部和外部都被貶低的時代。埃爾諾明智地涉足了她記憶中的灰色地帶;她沒有試圖超越它們,甚至也沒有試圖“理解”它們,而是將它們牢牢地壓在這本鉆石般的書中。——凱瑟琳·拉塞,《皮尤》和《答案》作者 在這本極具破壞性但卻簡單易懂的自傳作品中,安妮·埃爾諾在她記憶的殘骸中進行篩選,質疑它的性質:我們是否擁有它,構建它,或像照片一樣看待它;長期被壓抑的記憶是否可以作為敘事而復活和重構——在這樣的行為中,作者在哪里結束,作者的角色在哪里開始。她問道:“如果記憶不是一種知識的形式,那么驅動我的信念是什么?”在《一個女孩的記憶》中,埃爾諾鞏固了她作為一名具有深度和優雅的作家的地位。——薩拉·杰拉德,《陽光之邦》作者
一個女孩的記憶(精裝) 內容簡介
在《一個女孩的記憶》這本新書中,安妮·埃爾諾重溫了1958年夏天在諾曼底擔任夏令營輔導員的經歷,并講述了她與一個男人度過的初夜。當他移情別戀時,她意識到她已經把自己的意志交給了他,像是沒有了主人的被征服者。六十年后的今天,作者發現自己可以抹去中間的歲月,重新回憶這個她曾想完全忘記的年輕女孩。將那個夏天不可磨滅的記憶帶入現實,埃爾諾發現,她寫作生涯的重要和痛苦的起源是建立在恥辱、暴力和背叛的基礎之上。
一個女孩的記憶(精裝) 目錄
一個女孩的記憶
一個女孩的記憶(精裝) 作者簡介
安妮·埃爾諾 法國當代著名女性作家。1940年生于法國諾曼底的一座海濱小城。她出身于法國貧民階層,父母在當地經營著一家小食品雜貨店。為了使她脫離卑微的社會階層和惡劣的生存環境,父母盡己所能,不分晝夜地工作,將她送進大學聽講“柏拉圖”。然而當她真正地實現了“夢想”,上升到所謂的高等階層時,她卻與父母產生了無法調和的隔閡,永遠地與那個她所出身的世界分離了。埃爾諾無所畏懼地記錄了自己的經歷,以及對社會和集體記憶的清晰看法。她的作品采用白描式的中性寫作,極易引起讀者的共鳴。
其作品《一個男人的位置》曾獲1984年法國勒諾多文學獎,《悠悠歲月》曾獲2008年法國杜拉斯文學獎。迄今為止,她共出版二十余種作品,被譯成十幾種語言。她的全部作品被授予“瑪格麗特·尤瑟納爾獎”(2017年)、西班牙“福門托爾文學獎”(2019年)、“伍爾特歐洲文學獎”(2021年),“諾貝爾文學獎”(2022年)。
- >
莉莉和章魚
- >
巴金-再思錄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朝聞道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