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兒童文學怎么教:兒童文學文體知識與閱讀教學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0309620
- 條形碼:9787300309620 ; 978-7-300-30962-0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兒童文學怎么教:兒童文學文體知識與閱讀教學 本書特色
清晰梳理兒童文學7類文體的藝術形式結合大量鮮活的案例,解析17種閱讀教學法幫助老師打造更具針對性、更有效果的閱讀課堂 · 作者朱自強在兒童文學研究領域知名度很高,多年來一直從事兒童文學教學研究,很多小學語文老師都喜歡讀他的書。 · 書中的方法緊密結合教學實踐,是小學語文老師**的案頭書。
兒童文學怎么教:兒童文學文體知識與閱讀教學 內容簡介
童話與幻想小說有什么區別?童謠和童詩如何區分?
講授兒童故事的時候,應該以什么頻率來提問?教授一年級的小朋友時,是讓他們自己讀故事比較好,還是老師把故事讀給他們聽比較好?
如果在課堂上有學生質疑童話的假定性,我們應如何引導呢?
在給三至六歲的小孩子講繪本的時候,是直接提示故事背后的道理,還是讓孩子自己去感悟?
兒童文學是小學語文教育的中心,有著非常豐富的文體形式。如果我們沒有文體意識,沒有各種文體的基礎知識,很難根據文體的特征及藝術表現方式設計出有效、*有針對性的閱讀教學策略。
在本書中,朱教授聚焦童謠、童詩、兒童故事、繪本、兒童小說、兒童散文等文體,系統而全面地介紹了不同文體的知識和實用教法,為一線教師提供了可資借鑒的精彩范例。書稿有理論有實踐,可以給廣大讀者帶來很大啟發。
兒童文學怎么教:兒童文學文體知識與閱讀教學 目錄
**章 兒童文學與小學語文教育
一、兒童文學與小學語文教育的歷史淵源
二、兒童文學是什么樣的文學
1.兒童文學是樸素的文學
2.好的兒童文學作品是有意味的
3.好的兒童文學作品寓深于淺
三、兒童文學為什么是小學語文教育的主體性資源
問與答
第二章 童謠的藝術特點與閱讀教學
一、童謠釋義
二、童謠的分類
三、童謠的價值
1.記載和保存民俗
2.傳遞正確的道德觀與價值觀
四、童謠的特質
1.趣味性
2.淺易性
3.音樂性
五、童謠的修辭和表現手法
1.頂真
2.比興
3.白描
六、童謠的十種形式
七、童謠的閱讀教學
1.唱誦教學法
2.比較教學法
3.游戲教學法
4.提問教學法
5.選擇教學法
問與答
第三章 童詩的藝術特點與閱讀教學
一、童詩的藝術特點
1.童詩的“獨白”
2.童詩的意象
3.童詩的“自我”
4.童詩的修辭
二、童詩的閱讀教學
1.朗讀教學法
2.改寫教學法
3.選擇教學法
4.“欲言又止”法
5.比較教學法
問與答
第四章 兒童故事的藝術特點與閱讀教學
一、什么是故事
二、兒童故事的藝術特點
1.事件具體而完整
2.事件能夠引起并滿足讀者的好奇心
3.人物性格類型化
三、兒童故事的閱讀教學
1.如何整體地把握一個作品
2.選擇教學法
3.詞語教學法
4.改寫教學法
問與答
第五章 童話的藝術特點與閱讀教學
一、童話的定義
二、民間童話與創作童話的區別
三、童話與幻想小說的區別
四、童話的閱讀教學
1.“天真的方式”
2.教學示例:《去年的樹》的閱讀教學
問與答
第六章 繪本的藝術特點與閱讀教學
一、繪本的藝術特點
1.繪本是一種媒介
2.繪本是一種統合了視覺和聽覺的藝術
3.繪本能與讀者互動,極具建構性
二、繪本的閱讀教學
1.復述教學法
2.游戲互動法
3.推演教學法
4. 比較教學法
5.教學示例:《我的爸爸叫焦尼》的閱讀教學
問與答
第七章 兒童小說的藝術特點與閱讀教學
一、兒童小說的文體特點
1.兒童小說的“情節”與兒童故事的“事件”的區別
2.兒童小說的人物與兒童故事的人物的區別
二、兒童小說的閱讀教學
1.關注作品的結構及作品刻畫的人物性格
2.如何教兒童成長小說
問與答
第八章 兒童散文的藝術特點與閱讀教學
一、散文是什么
二、兒童散文的題材和類別
1.直接描寫兒童生活的散文
2.作者回憶童年往事的散文
3.表現大自然的散文
4.記述旅行見聞的散文
三、兒童散文閱讀教學的幾個原則
1.重視敘事性
2.重視視角
3.抓住文中那個不散的“神”
問與答
第九章 整本書閱讀的教學方法
一、什么是閱讀
二、什么是整本書
三、整本書閱讀與單篇作品的閱讀有哪些區別
1.整本書包含更多的信息
2.整本書有更復雜的結構
3.整本書中的人物性格更復雜
4.整本書有更多、更復雜的人物關系
四、進行整本書閱讀指導必須具備文體意識
五、整本書的結構類型
1.單線貫穿結構
2.雙線交織結構
3.主線和單副線結構
4.主線和雙副線結構
5.樹狀結構
六、整本書閱讀教學的注意事項
1.教學之前要對作品進行整體性的研究
2.要將學習的重點作為閱讀與教學的切入點
3.要關注作者在書中使用的修辭手法
問與答
兒童文學怎么教:兒童文學文體知識與閱讀教學 節選
自 序 《兒童文學怎么教:兒童文學文體知識與閱讀教學》是我以兒童文學為原點進行小學語文教育教學研究的第四本書。**本書是 2001 年出版的《小學語文文學教育》,第二本書是 2009 年出版的《朱自強小學語文教育與兒童教育講演錄》,第三本書是 2015 年出版的《小學語文兒童文學教學法》。我的小學語文教育教學研究走過了二十多年的歷程,經歷了從語文教育理念研究到理念指導下的教學方法研究的轉變,這四本書就是這一轉變的見證。 有人覺得,我是研究兒童文學的,跑去研究小學語文教育有點兒奇怪。但是我認為,我以兒童文學為原點進行的小學語文教育研究,是一種前沿的、真正的小學語文教育研究。 為什么說我所做的研究是“前沿的”小學語文教育研究? 2001 年出版的《小學語文文學教育》是我在 1999 年年底獲批的教育部師范教育司(2012 年更名為“教師工作司”)教材項目的研究成果。對我國的小學語文教育來說, 2001 年是十分重要的一年,因為正是在這一年,《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頒布。新標準不僅強調語文教育的人文性,在一定程度上還顯示出對文學的重視,尤其是在低年級(一、二年級)的閱讀要求里,出現了“閱讀淺近的童話、寓言、故事”“誦讀兒歌、童謠”等字樣。從中我們可以看出較為清晰的兒童文學意識,這與之前的教學大綱里既沒有出現“文學”這一表述,也沒有出現具體的文學體裁的情況相比,是一個明顯的進步。從某種意義上講,我的《小學語文文學教育》一書可謂“春江水暖鴨先知”,書中提出的用兒童文學進行語文教育的理念,是處于時代前沿的。 為什么說我所做的研究是“真正的”小學語文教育研究?語言不能脫離形式而存在。兒童文學是小學語文教育的主體性資源。小學語文教育如果脫離兒童文學這一藝術形式,將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所以,我在《小學語文兒童文學教學法》一書中,就將“形式分析”列為兒童文學閱讀教學的六大原則之一,并做了重點論述。我們的語文教學,若只講作者在文本里寫了什么,只是完成了一半,還不是“真正的”語文教學;只有既講作者在文本里寫了什么,又講作者是怎么寫的,語文教學才算全部完成。 《小學語文兒童文學教學法》比較受小學語文教師的歡迎。很多教師認為這本書不僅有理論,而且很實用,可以幫助他們解決很多閱讀教學中的具體問題。一位語文特級教師在與我交流時提出建議:“如果您能圍繞不同文體的兒童文學作品的不同藝術特點來討論兒童文學的教學方法,對一線教師會有極大幫助。”這位特級教師的話給了我很大啟發,于是,在親近母語(一家提供兒童閱讀與母語學習產品和服務的公司)邀請我為語文教師開設培訓課程時,我設計了“兒童文學文體知識與閱讀教學”這門課程。本書就是根據這門課程的課堂錄音整理而成的。在成書時,考慮到整本書閱讀教學十分重要,而一些教師對整本書閱讀教學的認識比較模糊,所以我增加了“整本書閱讀的教學方法”一章。 與兒童文學文體知識的內容相比,本書中結合文體知識進行閱讀教學的部分顯得薄弱一些。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主要有兩個:一是結合兒童文學文體知識進行閱讀教學研究,幾乎是另起爐灶,有一定的難度;二是我目前還有一些切要的研究工作要做,難以將全部精力用在這項研究上。希望本書能開個頭,吸引更多的人結合兒童文學的文體知識研究兒童文學閱讀教學。 本書是對課堂教學實錄的整理,所以保留著一定的口語化特點。特別是課堂上的互動,更是即興提問和應答。這種即興提問和應答,也許更能反映來自教學實踐的問題和需求。 如果本書能為一線語文教師和兒童閱讀推廣者帶來一些具體的幫助,我則深感欣慰。 2022年5月1日正文節選兒童故事的閱讀教學一、如何整體地把握一個作品 我在《小學語文兒童文學教學法》一書中,提出了關于兒童文學閱讀的六個原則,其中一個原則就是“形式分析”。所謂形式分析,就是在面對兒童文學作品時,我們不僅要討論、闡釋、揭示作品表現了什么內容、什么情感、什么價值觀,而且要討論作品的寫法以及表現形式。我將以“青蛙和蟾蜍”系列故事中的《等信》為例,從形式分析的角度講一講,教師應如何整體地把握一個作品。《等信》這個故事的內容梗概是這樣的。 蟾蜍告訴青蛙因為從來沒有人給它寫信,所以它很不開心。青蛙趕緊回家給蟾蜍寫了一封信并拜托蝸牛給蟾蜍送信。接著,青蛙跑去蟾蜍家。 這時候蟾蜍已經躺在床上睡覺了。青蛙讓蟾蜍起來等送信的,蟾蜍說:“我已經等煩了。”青蛙往窗外望了望,蝸牛還沒有到。過了一會兒,青蛙又催蟾蜍起來。蟾蜍說:“不會的,絕對不會有人寄信給我的。”青蛙又往窗外望了望,蝸牛還沒到。青蛙告訴蟾蜍,也許今天有人給它寄信,蟾蜍不相信。青蛙再一次往窗外望了望,蝸牛還是沒到,于是青蛙告訴蟾蜍自己給它寫信的事。蟾蜍開始和青蛙一起等信。四天以后,蝸牛終于把信送到了。蟾蜍接到信,心里很高興。 蘇聯教育理論家蘇霍姆林斯基認為,語文老師在備課時,要能夠找出文本的關鍵點來。找關鍵點對閱讀教學來說也非常重要,是閱讀教學的一個重要開端,關鍵點找得準、找得好,閱讀教學的后續開展就有了強大的保障。在《等信》這個故事里,“青蛙向窗外望了三次”體現出青蛙內心的焦急,這與蝸牛動作的緩慢形成了對比,這就是這個故事*核心的關鍵點。教師在開展閱讀教學時要把這個關鍵點突顯出來,讓學生領會故事的表現形式。 下面我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說說怎么在教學中突顯上述關鍵點。我曾給小學一、二年級的學生,甚至三、四年級的學生講《等信》。我問學生:“在這個故事里誰在等信?”學生馬上就能回答出來:“是蟾蜍在等信。”然后又有學生說:“青蛙也在等信。”我便和學生交流:“不是蟾蜍在等信嗎,怎么變成青蛙在等信了?”學生回答:“蟾蜍因為收不到信而難過,青蛙不想讓它難過,就給它寫了一封信,所以青蛙也在等信。”我提第二個問題的目的是要突顯出這個故事的主題是友情。 接下來,我就帶領學生分析故事的表現形式。我問:“在這個故事里沒有出現‘著急’這個詞,但作者有沒有寫著急這件事?”學生馬上回答:“寫到了!”一個學生還站起來說:“老師,寫到了。青蛙往窗外望了三次,它心里該有多著急啊!”我又問:“這個故事里也沒有出現‘慢’這個詞,但作者有沒有寫到慢這件事?”學生回答:“老師,寫到了。蝸牛四天才把信送到,這還不慢嗎?”我之所以提這兩個問題,其實是想引出這個故事的關鍵點。 我之后使用了閱讀教學中的改寫教學法。我問:“大家看,能不能把送信的蝸牛改成兔子?”學生都回答“不能”。一位學生站起來說:“老師,不能換。如果把送信的蝸牛換成兔子,兔子跑得比青蛙還快,沒等青蛙跑到蟾蜍家,兔子就已經把信送到了,這樣我們就看不到青蛙往窗外望三次這樣的事了。”這個分析很精彩,這位學生連故事里的哪些情節表現了青蛙與蟾蜍的友情都抓住了。如果將蝸牛換成兔子,此處也就沒辦法表現青蛙與蟾蜍的友情了。還有一位學生的回答也非常精彩,他說:“老師,不能換。如果把蝸牛換成兔子,這個故事的題目就不對了。”這個故事的題目是《等信》。兔子跑得那么快,馬上就能把信送到,青蛙和蟾蜍還用等信嗎?既然不用等信,那這個故事的題目就不對了。 我曾經向小學四年級的學生提出過一個問題:“在故事中青蛙很著急,但蝸牛偏偏不急,這使得這個故事很有趣;如果作者寫青蛙在那兒著急,送信的兔子比青蛙還急,跑得比青蛙還快,立刻就把信送到了,這個故事就沒意思了。作者是用了什么寫法?”有幾個學生直接就回答出“用了對比的寫法”。值得思考的是,如果面對的是小學一、二年級的學生,教師是否可以問這個問題,并把對比寫法交代出來呢?感興趣的教師,可以在小學一、二年級的課堂上做一下嘗試。 二、選擇教學法 選擇教學法適合小學低年級和中年級的學生。使用選擇教學法時,教師需要考慮與問題相關的各種可能的選項。哪個選項更接近自己的感受,學生就選擇哪個選項。 我以蘇聯作家阿爾丘霍娃的《膽小鬼》為例,具體說說選擇教學法。《膽小鬼》的主人公是女孩兒瓦尼亞。她的膽子很小,大家都叫她膽小鬼。有一天,其他孩子在街頭的大沙堆上玩游戲,但是大家都不帶瓦尼亞玩。瓦尼亞就和自己的小弟弟安德留沙玩。安德留沙很小,才剛剛會爬。__ 一條長毛狗走向孩子們,孩子們四散逃開。瓦尼亞抓起小鐵鏟和為洋娃娃做飯的小煎鍋,用身子護住安德留沙。長毛狗沖瓦尼亞兇狠地撲了過來,瓦尼亞勇敢地擋在弟弟前面。長毛狗的主人把狗帶走后,瓦尼亞開始大哭起來。瓦尼亞低聲說:“它沒有咬到我……我真是害怕極了!” 如果教師采用選擇教學法,可以設計如下問題:事情發生以后,大家還會不會叫瓦尼亞“膽小鬼”了呢?請從下列選項中選擇你認為合適的一項。如果你有其他想法,也可以寫在下面。 ①還會叫她膽小鬼,因為她被長毛狗嚇哭了,膽子確實很小。 ②不會叫她膽小鬼了,因為她雖然自己也害怕長毛狗,但仍舊勇敢地保護了小安德留沙。 ③你自己的想法:____________這個故事寫出了瓦尼亞性格中不為人知的一面,瓦尼亞是很膽小,她怕老鼠、青蛙和毛毛蟲,但到了關鍵時刻,為了保護自己的小弟弟,瓦尼亞變成了勇敢的孩子。這也是一個很有意味的故事,用選擇教學法可以揭示出瓦尼亞勇敢的品格。 我再以俄國作家列夫??托爾斯泰的《消防犬》為例進行說明。故事是這樣的。 一座房子著火了,消防員趕到的時候,有個女人向他們跑過來,哭哭啼啼地說屋里還有一個小女孩兒。消防員立刻打發消防犬鮑勃去救。過了幾分鐘,它咬著女孩兒的襯衫,拖著女孩兒從屋子里跑出來。母親跑到女兒身邊,“高興得淌出了眼淚”,因為小女兒還活著呢。消防員想檢查鮑勃有沒有燒傷,但是鮑勃一定要再進屋子里去。鮑勃沖進屋子里,一會兒就咬著一樣東西跑出來。人們看到它咬著的是一個大洋娃娃,都哈哈大笑起來。 這個故事的主人公顯然是消防犬鮑勃。鮑勃具有什么樣的性格或者精神?故事中有哪些重要意味?如果教師使用選擇教學法,可以設計如下問題:作者為什么要寫消防犬鮑勃從火場里把洋娃娃叼出來這件事?請從下列選項中選擇你認為合適的原因。如果你有其他想法,也可以寫在下面。 ①作者這樣寫,是為了說明鮑勃其實很笨。 ②作者這樣寫,是為了說明鮑勃對救人這項工作非常認真負責。 ③你自己的想法:____________ 。 我個人認為這樣的寫法為故事增添了樂趣,同時也表現出鮑勃對工作認真負責的精神。三、詞語教學法 我所說的詞語教學法不是語義學(不涉及具體的詞義研究)意義上,而是語用學(重視詞語在語境中的應用)意義上的教學方法。詞語教學法是一種可以使我們的語文閱讀教學變得“有語文味”的教學方式。通過詞語教學法,學生對詞語內涵的理解更為深入,語感能力也會得到提高。 接下來,我再以《消防犬》這個故事為例說說詞語教學法。在故事中,鮑勃救出小女孩兒后,媽媽“高興得淌出了眼淚”。我們可以將此處提取出來進行詞語教學。這句話里比較異常的地方是媽媽“高興得淌出了眼淚”。我們通常都是“高興得笑出了聲”,可在這里,那位母親卻是“高興得淌出了眼淚”。我們可以圍繞這句話設計這樣的問題:“請同學們想一想,如果把‘高興得淌出了眼淚’改成‘高興得笑出了聲’,好不好?”其實,我們在運用詞語教學法的同時,也運用了比較教學法 ――“高興得淌出了眼淚”和“高興得笑出了聲”,到底哪個表現力更強一些?一般情況下,我們都用“高興得笑出了聲”,但在特殊的語境中,“高興得淌出了眼淚”比“高興得笑出了聲”更有表現力。 《熊爸爸回家》是美國作家埃爾斯?? 霍姆倫德?? 米納里克(ElseHolmelund Minarik)的“親愛的小熊”系列里的一個故事。小熊出門去玩,見到了母雞。小熊告訴母雞,自己的爸爸去很遠的大海上捕魚去了,今天就要回來了,而且說不定會看見美人魚。母雞聽了十分驚喜。小熊說:“也許,她會和爸爸一起回家呢。” 母雞便要跟著小熊回家去見見美人魚。他倆在路上又遇見了鴨子。小熊對鴨子說自己的爸爸在很遠的大海上捕魚,“也許會去到美人魚住的地方哦”b。母雞說:“美人魚和熊爸爸一起回家了!” 于是鴨子也跟著小熊和母雞去看美人魚。他們在路上又遇見了小貓,并且對小貓說了同樣的話,小貓便跟著大伙一起去看美人魚。 大家來到小熊家,見到了熊爸爸。熊爸爸說自己并沒有把美人魚帶回來,此時小熊說:“我說的是‘也許’呀,我真的說的是‘也許’。” 熊爸爸拿出自己帶回來的海螺說:“你們聽聽,能聽到大海的聲音,也許,你們也能聽到美人魚的聲音,也許喲。” 這個故事講的是小動物們因為不理解或忽略“也許”這個詞的含義而造成的一場有趣的誤會。熊爸爸的一番話,幫助母雞、鴨子和小貓充分了解了“也許”的含義和用法。當然,在故事里使事情出現這樣一個大誤會的始作俑者是母雞。它可能是因為不理解“也許”這個詞,也可能是因為性格莽撞,不夠心細,沒有注意到小熊的確說了“也許”這個詞。總之,小熊的話傳著傳著,這個“也許”就不在了。當大家都這樣說時,小熊也相信了,這生動地反映出兒童的心理特征。《熊爸爸回家》既是一個有趣的故事,也教會學生一個抽象的詞語――也許。四、改寫教學法 教師還可以使用改寫教學法,我以《糖塊兒》為例進行說明。教師可以問學生,在作者寫到兩個孩子都纏著媽媽要那一塊糖時,如果加入“武士看到媽媽很為難,就想幫助她”這樣一句話,好不好?我個人認為加這句話不好,因為加了這句話,武士抽出刀時,讀者就知道他要干什么了――要幫助媽媽,就不會產生擔心武士要去砍孩子的那種緊張感。讀者沒有了這種緊張感,接下來發生的事情就不會產生出人意料的效果了。寫就一個好故事的竅門之一是要營造緊張感,產生出人意料的效果,也就是要賣關子。《糖塊兒》賣的關子是讓我們不知道武士抽出刀來要干什么,我們會猜測武士可能是因為這兩個孩子打擾了他而要去懲罰他們。這就制造了故事的懸念,讓故事更有吸引力。問與答 問:您剛剛總結了好幾種教學方法,我感覺您一直在向孩子們提問題。我們應該以什么樣的頻率來提問?如果提問過多,會不會像是在講課文,而不是在欣賞一個很有意思的故事? 答:如果你的主要用意是想給孩子們講既有趣又有益的故事,就少提問、少討論。當然,若是要突出故事里某個有趣的點,你可以適當地提出一兩個問題。但如果你是想在課堂上與學生系統地討論故事,就可以進行相對深入的挖掘和相對充分的討論。歸根結底,這是由你的教學目的決定的,如果你想講故事,而不是開展語文閱讀教學,那你的確不能提問過多,否則會影響孩子們聽故事的樂趣。
兒童文學怎么教:兒童文學文體知識與閱讀教學 作者簡介
朱自強,中國海洋大學名師工程講席教授、博士生導師,國際格林獎獲得者。主要學術領域為兒童文學、語文教育、兒童教育研究,出版有《朱自強學術文集》(10卷)以及《兒童文學的本質》《兒童文學概論》《中國兒童文學與現代化進程》《小學語文文學教育》《小學語文兒童文學教學法》等。翻譯日本兒童文學名著20余種、繪本近百種。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唐代進士錄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自卑與超越
- >
煙與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