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魯迅全傳:苦魂三部曲-增訂版(全三冊)
-
>
大家精要- 克爾凱郭爾
-
>
尼 采
-
>
弗洛姆
-
>
大家精要- 羅素
-
>
大家精要- 錢穆
-
>
白居易:相逢何必曾相識
探知進化揭奧秘(達爾文的后繼者)/中外科學家傳記叢書 版權信息
- ISBN:9787571114763
- 條形碼:9787571114763 ; 978-7-5711-1476-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探知進化揭奧秘(達爾文的后繼者)/中外科學家傳記叢書 本書特色
從專業和普及兩個角度看,本書數量之多、涉及領域之廣、內容質量之上乘、可讀性之強,在科學家群體傳記中都可以說是無出其右者。全書以翔實的資料,嚴謹的史實,生動的人物故事,講述科學家們不平凡的一生及其卓越成就,兼具知識性與文學性,讓讀者在品讀科學家故事的同時,感悟科學家精神。
探知進化揭奧秘(達爾文的后繼者)/中外科學家傳記叢書 內容簡介
《探知進化揭奧秘:達爾文的后繼者》為“中外科學家傳記叢書”第二輯中的一冊,精選了8位進化生物學領域的大師級科學家:對創造充滿渴望的威廉·哈維,有神進化論者阿薩·格雷,現代遺傳學的奠基人格里戈·約翰·孟德爾,達爾文的“騎士”阿爾弗雷德·拉塞爾·華萊士,從“范式”的視角看結核菌發現的羅伯特·科赫,達爾文的使徒恩斯特·邁爾,分子醫學之父弗農·馬丁·英格拉姆,桀驁不馴的很好進化理論家羅伯特·特里弗斯。
探知進化揭奧秘(達爾文的后繼者)/中外科學家傳記叢書 目錄
格雷 有神進化論者
孟德爾 現代遺傳學的奠基人
華萊士 達爾文的“騎士”
科赫 結核桿菌的發現者
邁爾 達爾文的使徒
英格拉姆 分子醫學之父
特里弗斯 桀驁不馴的卓越進化理論家
參考資料
人名對照表
探知進化揭奧秘(達爾文的后繼者)/中外科學家傳記叢書 節選
文藝復興運動所復活的自由探索精神,由一批實驗科學家轉變成為近代科學的*初成果。只有經歷這一深刻的轉變,才能真正結束人類歷史上黑暗和愚昧的時代,產生今天這樣高度發達的精神和物質文明。 倫敦東北郊有一所綠蔭環抱的小教堂。威廉.哈維的墳墓就在里面。令人奇怪的是,在哈維去世200年后,教堂周圍的居民只知道他是個偉人,卻說不出他是干什么的。確實,哈維既沒有伽利略、牛頓那樣出類拔萃的才華,也沒有布魯諾那樣以一死殉真理的經歷,他甚至沒有公開反對過宗教。然而,他確立的血液循環學說同哥白尼的目心說一樣,給宗教以沉重的打擊。在探索科學真理的道路上,哈維只不過是一個不倦的步行者。他不是借助靈感和偶然的發現,而是靠幾十年扎扎實實的工作,奠定了生理科學的基石。哈維的道路向世界宣告了一種新的精神:僅僅只有“破”、批判是不夠的,重要的是“立”,是創造;而“立’’是更艱巨的創造性的工作。正因為曾經出現過哈維這樣一大批在不同領域中探索前進的步行者,人類才走進了近代科學文明的新時代。 一、科學的目的是在萬物中尋找神嗎? 1600年2月底的一天,天氣陰得可怕。中午,一個爆炸性新聞在威尼斯共和國的帕多瓦大學傳開了:前幾天,布魯諾竟被宗教法庭判處極刑,燒死在羅馬百花廣場。年輕的大學生們議論紛紛。不少學生涌到“當代的阿基米德”___伽利略教授的屋里,傾吐不平。傍晚,在簡陋的學生食堂中,新教徒和舊教徒爭吵不休,打起群架,甚至還有人拔劍格斗。同學們的情緒十分激動。那個平素愛惡作劇、好熱鬧的英國學生——22歲的威廉·哈維,卻一反常態,不置一詞。他匆匆吃完了自己那一份粗糙的晚飯,離開了學校。 夜黑沉沉的。哈維在亞得里亞海濱走著,沉思著。因個子瘦小,他獲得了“小哈維”的綽號。然而他很結實,生有寬厚的雙肩。現在,他那黑得近乎橄欖色的臉頰緊繃著,一雙小而圓的眼睛注視著黑暗中的大海,沒有發覺漲潮的海浪早已浸濕了他的鞋子。一天來,一個令人不安的問題始終壓迫著他的心。他甚至想喊出來“呵!什么是真理?!”哈維早就熟讀布魯諾的著作,并喜歡布魯諾的鋒利的思想和勇敢的熱情。而今,布魯諾和他的著作都已化為灰燼了……布魯諾的殉難使哈維意識到自己在走一條同樣危險的路。哈維在走著,想著。 布魯諾信仰并宣傳日心說,觸犯了地球是宇宙中心的教義。哈維研究的是人體小宇宙,他懷疑的是基督教教義中的蓋倫學說。 蓋倫本來是古羅馬時代的一位名醫。據說,他父親曾夢見神告訴他說,他的兒子長大后應貢獻給醫學。果然,蓋倫成為醫學界的王太子。在古代,蓋倫達到的成就是驚人的。他的解剖觀察細致而又精巧,他的理論體系和諧而又完整。他高超的醫術則傳為歷史佳話。哈維懷疑的是蓋倫關于心臟血液運動的見解。蓋倫認為,肝臟產生“自然之氣”,肺產生“生命之氣”,腦產生“智慧之氣”。這三種靈氣混入血液里,在血管內像潮汐漲落那樣來回做直線運動,供養各器官,造成奇妙的有智慧的生命現象。蓋倫的心血潮流運動說,使后人嘆為觀止,虔誠信奉。不幸的是,基督教使蓋倫學說僵化了。基督教認為,世界是“一分為三”的。上帝即是“圣父、圣子、圣靈三位一體”。人可以分為僧倡、貴族、平民。自然界亦可分為動物、植物、礦物。而其中每一種又可以繼續一分為三。如動物可分為魚、獸、鳥。蓋倫用三種靈氣來解釋生命現象,正好符合宗教的需要。基督教對蓋倫學說采取拿來主義,并抽去其自由探索的精神,貼上神學的標簽。這樣,蓋倫的自然科學家的形象就逐漸消失了,他的學說同托勒密的地心說一樣,成為基督教解釋自然和生命現象的理論基礎。到哈維的時代,哥白尼的目心說已經引起一場思想革命,而統治醫學1000余年的蓋倫學說依然牢固地屹立著,并沒有因為文藝復興以來進步學者對它的批判而動搖。 哈維曾經深深迷醉于蓋倫學說的美妙和博大。那些看來是包羅萬象、無所不能的龐大體系往往成為熱愛真理但尚未成熟的青年的崇拜對象。但是,哈維越是深入學習和觀察,就越來越多地發現蓋倫學說漏洞百出。懷疑自己崇拜過的事物是非常痛苦的一件事。 P2-4
- >
自卑與超越
- >
唐代進士錄
- >
巴金-再思錄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姑媽的寶刀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我與地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