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法律的悖論(簽章版)
-
>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
>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
>
私人財富保護、傳承與工具
-
>
再審洞穴奇案
-
>
法醫追兇:破譯犯罪現場的156個冷知識
-
>
法醫追兇:偵破罪案的214個冷知識
反電信網絡詐騙法學習百問百答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1627992
- 條形碼:9787521627992 ; 978-7-5216-2799-2
- 裝幀:60g輕涂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反電信網絡詐騙法學習百問百答 本書特色
聚焦反電信網絡詐騙法熱點問題,助力反電信網絡詐騙法學習宣傳! 1.精選100問,輕松、快速掌握反電信網絡詐騙法應知應會知識。本書從《反電信網絡詐騙法》《網絡安全法》《個人信息保護法》及相關法規內容,精選與反電信網絡詐騙工作聯系*為緊密的100個問題進行解答,幫助廣大人民群眾輕松、快速學習反電信網絡詐騙法應知應會的法律知識。 2.封面特種紙燙金,正文雙色印刷。 3.64開便攜本,內容新穎,簡單實用,是廣大讀者學習了解反電信網絡詐騙工作知識的手頭工具書。
反電信網絡詐騙法學習百問百答 內容簡介
近年來,電信網絡詐騙犯罪活動形勢嚴峻,在刑事犯罪案件中占據很大比重。《反電信網絡詐騙法》的制定出臺標志著我國反電信網絡詐騙工作進入新的階段,為反電信網絡詐騙犯罪提供全方位的法律支撐。為深入貫徹學習《反電信網絡詐騙法》,便于廣大公安民警、人民群眾更好學習反電信網絡詐騙工作相關法律知識,我們特編寫了本書。本書依據《反電信網絡詐騙法》及相關法規內容,精選與反電信網絡詐騙工作聯系*為緊密的100個問題進行解答,幫助廣大公安民警、人民群眾輕松、快速學習應知應會的反電信網絡詐騙工作法規知識。
反電信網絡詐騙法學習百問百答 目錄
**章 總則
1《反電信網絡詐騙法》的立法目的是什么?
2什么是電信網絡詐騙?
3中國公民在境外實施電信網絡詐騙活動,適用《反電信網絡詐騙法》嗎?
4在什么情況下,可以對境外的組織、個人適用《反電信網絡詐騙法》?
5反電信網絡詐騙工作應當堅持怎樣的工作方針?
6反電信網絡詐騙工作應當如何依法進行?
7如何建立反電信網絡詐騙工作機制,統籌協調打擊治理工作?
8如何加強反電信網絡詐騙宣傳?
9什么是國家反詐中心APP?
10“96110”是什么號碼?
11“12381”是什么號碼?
第二章 電信治理
12電信業務經營者應當建立電話用戶真實身份信息登記制度嗎?
13什么是電話用戶真實身份信息登記?
14電信業務經營者如何落實電話用戶真實身份信息登記制度?
15個人辦理電話用戶真實身份信息登記的,可以出示哪些有效證件?
16單位辦理電話用戶真實身份信息登記的,可以出示哪些有效證件?
17電信業務經營者如何對用戶出示的證件進行查驗?
18用戶拒絕提供真實身份信息的,電信業務經營者能否為其辦理入網手續?
19用戶提供虛假身份的,電信業務經營者能否為其辦理入網手續?
20電信業務經營者應當如何保護電話用戶的真實身份信息?
21電話用戶真實身份信息泄露的,電信業務經營者應當采取什么措施?
22如何對電信業務經營者的電話用戶真實身份信息登記和保護情況實施監督檢查?
23如何強化行業卡實名登記管理?
24電信業務經營者應當如何規范管理電話卡開卡業務?
25同一用戶在同一家基礎電信企業可以辦理幾張電話卡?
26電話用戶可以查詢自己名下的開卡數量嗎?
27如何查詢自己名下有多少張電話卡?
28電信業務經營者對監測識別的涉詐異常電話卡用戶應當采取哪些措施?
29電信業務經營者如何規范管理物聯網卡?
30電信業務經營者如何規范真實主叫號碼傳送和電信線路出租?
31非法制造、買賣電話卡批量插入設備的,應當承擔什么法律責任?
32電信企業、互聯網企業如何依法清理整治涉詐電話卡、物聯網卡以及關聯互聯網賬號?
第三章 金融治理
33銀行業金融機構、非銀行支付機構如何防范銀行賬戶、支付賬戶等被用于電信網絡詐騙活動?
34銀行業金融機構、非銀行支付機構如何規范管理開戶業務?
35同一客戶在同一商業銀行可以開立幾張借記卡?
36用戶可以查詢自己名下銀行賬戶、支付賬戶的開戶信息嗎?
37如何查詢自己名下有多少張銀行卡?
38如何防控企業賬戶異常情形的風險?
39銀行業金融機構、非銀行支付機構如何對異常賬戶和可疑交易進行監測?
40銀行業金融機構、非銀行支付機構如何保證交易信息的真實、完整和支付全流程中的一致性?
41如何建立完善電信網絡詐騙涉案資金即時查詢、緊急止付、快速凍結、及時解凍和資金返還制度?
42金融機構應當如何建立健全反洗錢內部控制制度?
43金融機構如何建立客戶身份識別制度?
44金融機構通過第三方識別客戶身份的,如何履行客戶身份識別義務?
45金融機構如何建立客戶身份資料和交易記錄保存制度?
46金融機構如何執行大額交易和可疑交易報告制度?第四章互聯網治理
47電信業務經營者、互聯網服務提供者為用戶提供哪些服務時,應當依法要求用戶提供真實身份信息?
48互聯網服務提供者如何處理監測識別的涉詐異常賬號?
49設立移動互聯網應用程序應當辦理許可或者備案手續嗎?
50提供域名解析、域名跳轉、網址鏈接轉換服務的,應當履行哪些義務?
51為他人實施電信網絡詐騙活動提供支持或幫助的,應當承擔什么法律責任?
52電信業務經營者、互聯網服務提供者應當對哪些業務進行監測識別和處置?
53電信業務經營者、互聯網服務提供者未盡合理注意義務的,應當承擔什么法律責任?
54公安機關辦理電信網絡詐騙案件時,互聯網服務提供者應當提供技術支持和協助嗎?
55網絡運營者提供哪些服務時,應當要求用戶提供真實身份信息?
56網絡運營者未要求用戶提供真實身份信息的,應當承擔什么法律責任?
57違規向社會發布網絡安全信息的,應當承擔什么法律責任?
第五章 綜合措施
58公安機關如何建立完善打擊治理電信網絡詐騙工作機制?
59金融、電信、網信部門依照職責應當對哪些主體進行監督檢查?
60如何建立個人信息被用于電信網絡詐騙的防范機制?
61履行個人信息保護職責的部門、單位應當對哪些信息實施重點保護?
62什么是個人信息?
63處理個人信息應當遵循哪些原則?
64如何有針對性地開展反電信網絡詐騙宣傳教育?
65買賣、出租、出借電話卡、銀行賬戶、互聯網賬號等,屬于違法行為嗎?
66非銀行支付機構、互聯網服務提供者可以研究開發有關電信網絡詐騙反制技術嗎?
67如何推進網絡身份認證公共服務建設?
68什么是預警勸阻系統?
69對電信網絡詐騙活動嚴重的特定地區,可以采取什么特殊措施?
70對前往電信網絡詐騙活動嚴重地區的人員,可以不準其出境嗎?
71因從事電信網絡詐騙活動受過刑事處罰的人員,出境會受到限制嗎?
72如何打擊跨境電信網絡詐騙活動?
第六章 法律責任
73組織、策劃、實施、參與電信網絡詐騙活動的,應當承擔什么法律責任?
74電信業務經營者違反《反電信網絡詐騙法》規定的,應當承擔什么法律責任?
75銀行業金融機構、非銀行支付機構違反《反電信網絡詐騙法》規定的,應當承擔什么法律責任?
76電信業務經營者、互聯網服務提供者違反《反電信網絡詐騙法》規定的,應當承擔什么法律責任?
77反電信網絡詐騙工作有關工作人員瀆職的,可能構成哪些犯罪?
78實施電信網絡詐騙活動造成他人損害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嗎?
79對于電信網絡詐騙活動,人民檢察院可以提起公益訴訟嗎?
80對依照《反電信網絡詐騙法》作出的行政處罰和行政強制措施決定不服的,如何救濟?
81偽造、變造電話卡的,應當承擔什么法律責任?
82未取得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從事電信業務經營活動的,應當承擔什么法律責任?
83偽造、變造、買賣公文、證件、印章的,應當承擔什么刑事責任?
84使用偽造、變造的或者盜用他人的身份證件的,應當承擔什么刑事責任?
85非法出租、出售、買賣銀行賬戶或者支付賬戶的,可以采取什么懲戒措施?
86出售、購買、為他人提供偽造的信用卡的,應當承擔什么刑事責任?
87竊取、收買或者非法提供他人信用卡信息資料的,應當承擔什么刑事責任?
88違規設立用于實施違法犯罪活動的網站、通訊群組的,應當承擔什么行政責任?
89設立用于實施詐騙的網站、通訊群組的,應當承擔什么刑事責任?
90從事危害網絡安全的活動的,應當承擔什么法律責任?
91從事危害網絡安全的活動的,會受到從業限制嗎?
92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網絡實施犯罪,為其犯罪提供幫助的,應當承擔什么刑事責任?
93網絡運營者違法收集、使用個人信息的,應當承擔什么法律責任?
94違法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個人信息的,應當承擔什么行政責任?
95違法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個人信息,情節嚴重的,應當承擔什么刑事責任?
96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中,“以其他方法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包括哪些行為?
97認定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時,哪些情節應當被認定為“情節嚴重”?
98認定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時,哪些情節應當被認定為“情節特別嚴重”?
第七章 附則
99反電信網絡詐騙工作還可以適用哪些相關法律規定?
100《反電信網絡詐騙法》何時開始施行?
反電信網絡詐騙法學習百問百答 節選
1. 《反電信網絡詐騙法》的立法目的是什么?《反電信網絡詐騙法》**條規定,為了預防、遏制和懲治電信網絡詐騙活動,加強反電信網絡詐騙工作,保護公民和組織的合法權益,維護社會穩定和國家安全,根據憲法,制定本法。 2. 什么是電信網絡詐騙?《反電信網絡詐騙法》第二條規定,本法所稱電信網絡詐騙,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利用電信網絡技術手段,通過遠程、非接觸等方式,詐騙公私財物的行為。 3. 中國公民在境外實施電信網絡詐騙活動,適用《反電信網絡詐騙法》嗎?《反電信網絡詐騙法》第三條**款規定,打擊治理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實施的電信網絡詐騙活動或者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在境外實施的電信網絡詐騙活動,適用本法。 4. 在什么情況下,可以對境外的組織、個人適用《反電信網絡詐騙法》?《反電信網絡詐騙法》第三條第二款規定,境外的組織、個人針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實施電信網絡詐騙活動的,或者為他人針對境內實施電信網絡詐騙活動提供產品、服務等幫助的,依照本法有關規定處理和追究責任。 5. 反電信網絡詐騙工作應當堅持怎樣的工作方針?《反電信網絡詐騙法》第四條規定,反電信網絡詐騙工作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統籌發展和安全;堅持系統觀念、法治思維,注重源頭治理、綜合治理;堅持齊抓共管、群防群治,全面落實打防管控各項措施,加強社會宣傳教育防范;堅持精準防治,保障正常生產經營活動和群眾生活便利。 6. 反電信網絡詐騙工作應當如何依法進行?《反電信網絡詐騙法》第五條規定,反電信網絡詐騙工作應當依法進行,維護公民和組織的合法權益。有關部門和單位、個人應當對在反電信網絡詐騙工作過程中知悉的國家秘密、商業秘密和個人隱私、個人信息予以保密。 7. 如何建立反電信網絡詐騙工作機制,統籌協調打擊治理工作?《反電信網絡詐騙法》第六條規定,國務院建立反電信網絡詐騙工作機制,統籌協調打擊治理工作。 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領導本行政區域內反電信網絡詐騙工作,確定反電信網絡詐騙目標任務和工作機制,開展綜合治理。 公安機關牽頭負責反電信網絡詐騙工作,金融、電信、網信、市場監管等有關部門依照職責履行監管主體責任,負責本行業領域反電信網絡詐騙工作。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發揮審判、檢察職能作用,依法防范、懲治電信網絡詐騙活動。 電信業務經營者、銀行業金融機構、非銀行支付機構、互聯網服務提供者承擔風險防控責任,建立反電信網絡詐騙內部控制機制和安全責任制度,加強新業務涉詐風險安全評估。 第七條規定,有關部門、單位在反電信網絡詐騙工作中應當密切協作,實現跨行業、跨地域協同配合、快速聯動,加強專業隊伍建設,有效打擊治理電信網絡詐騙活動。 8. 如何加強反電信網絡詐騙宣傳?《反電信網絡詐騙法》第八條規定,各級人民政府和有關部門應當加強反電信網絡詐騙宣傳,普及相關法律和知識,提高公眾對各類電信網絡詐騙方式的防騙意識和識騙能力。 教育行政、市場監管、民政等有關部門和村民委員會、居民委員會,應當結合電信網絡詐騙受害群體的分布等特征,加強對老年人、青少年等群體的宣傳教育,增強反電信網絡詐騙宣傳教育的針對性、精準性,開展反電信網絡詐騙宣傳教育進學校、進企業、進社區、進農村、進家庭等活動。 各單位應當加強內部防范電信網絡詐騙工作,對工作人員開展防范電信網絡詐騙教育;個人應當加強電信網絡詐騙防范意識。單位、個人應當協助、配合有關部門依照本法規定開展反電信網絡詐騙工作。 9. 什么是國家反詐中心APP?2021年3月15日,公安部推出的國家反詐中心APP正式上線。國家反詐中心APP是一款官方手機防騙保護軟件,主要有以下功能: (1)當用戶收到涉詐電話、短信或登錄涉詐網址時,及時進行預警提示。 (2)當用戶發現涉詐線索時,可以一鍵舉報。 (3)用戶可以通過APP對可疑網友的真實身份、社交賬號、交易賬號進行涉詐風險驗證,大大降低網絡交易風險。 (4)每日發布不法分子的*新詐騙手法,剖析典型案例,協助用戶學習防騙知識、了解詐騙套路,提升識騙能力。10. “96110”是什么號碼?“96110”是預警勸阻專線,專門用于反詐預警勸阻和群眾防騙咨詢,提高電信網絡詐騙預警勸阻效能,減少電信網絡詐騙案件的發生。 “96110”號碼主要有以下功能: (1)勸阻。當群眾接到“96110”這個號碼打來的電話時,說明其正在遭遇電信詐騙或者屬于易受騙高危人群,千萬別當作詐騙電話直接掛斷,一定要及時接聽,并按勸阻操作。 (2)咨詢。市民如遇到可疑情況,不確信是否為電信網絡詐騙,請及時撥打“96110”熱線咨詢進行辨別。 (3)舉報。如果發現涉嫌電信網絡詐騙的違法犯罪線索,也可以通過專線進行核實或者舉報。 需要注意的是,“96110”為勸阻咨詢電話而非報警電話,如遇網絡電信詐騙,要**時間撥打“110”報警。 11. “12381”是什么號碼?2021年7月14日,工信部聯合公安部正式啟用“12381”涉詐預警勸阻短信系統。該系統可根據公安機關提供的涉案號碼,利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自動分析發現潛在受害用戶,并通過“12381”短信端口**時間向用戶發送預警短信。該系統不關聯用戶個人信息,且部署了防攻擊、防泄露、防竊取等防護手段。當用戶接收到預警短信時,要保持高度警惕。如有疑問可撥打公安機關“110”“96110”號碼進行咨詢。
反電信網絡詐騙法學習百問百答 作者簡介
中國法制出版社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司法部主管主辦的中央級法律類專業出版社和國家法律法規標準文本的權威出版機構、法律專業信息服務提供商。 中國法制出版社自成立以來,認真貫徹執行黨和國家的出版方針,堅持正確的出版導向,堅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實現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相統一;堅持為全面推進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服務;堅持為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服務;堅持為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服務。
- >
山海經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二體千字文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巴金-再思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