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魯迅全傳:苦魂三部曲-增訂版(全三冊)
-
>
大家精要- 克爾凱郭爾
-
>
尼 采
-
>
弗洛姆
-
>
大家精要- 羅素
-
>
大家精要- 錢穆
-
>
白居易:相逢何必曾相識
查爾斯·達爾文:進化思維的塑造者 版權信息
- ISBN:9787572016189
- 條形碼:9787572016189 ; 978-7-5720-1618-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查爾斯·達爾文:進化思維的塑造者 本書特色
真正偉大的思想家應該擁有與其相配的追隨者。達爾文以及達爾文理論對心理學及其他領域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沃克曼教授以其生動的筆觸和平易近人的寫作風格充分展現了這一點! ——邁克爾·鄧恩(Michael Dunn,英國卡迪夫城市大學心理學高級講師)
查爾斯·達爾文:進化思維的塑造者 內容簡介
達爾文(1809—1882)是一位影響深遠的英國博物學家、進化論奠基人。22歲從劍橋大學畢業后,達爾文以博物學家的身份隨“小獵犬”號作歷時五年的環球航行,觀察并搜集了動植物和地質等方面的大量資料,經歸納整理與綜合分析,提出以自然選擇為基礎的進化學說。本書采用人物傳記的寫法,以達爾文的生平和理論觀點發展為線索,結合達爾文的個人經歷,回顧達爾文其人及其關于進化的三部奠基性著作,探索導致達爾文主義誕生的重要事件,考慮達爾文主義的發展歷程,力圖全面真實地呈現達爾文的生平、重要思想及其廣泛而深遠的影響。本書是一本了解達爾文進化思想的優質科普讀物,適合心理學、生物學、哲學和社會科學等專業領域的學生以及想要了解達爾文及其進化思想的讀者閱讀。
查爾斯·達爾文:進化思維的塑造者 目錄
前言 1
致謝 3
**章 達爾文其人 1
達爾文的機遇 1
達爾文的成長史 2
達爾文與神職 4
“小獵犬”號航行 5
并非靈光爆發 6
航海歸來 8
“比養只狗強”—— 與艾瑪的婚姻 9
達爾文站在誰的肩膀上? 11
世代相傳的進化思想 13
與達爾文并肩作戰的盟友 15
為什么達爾文出版《物種起源》要拖延那么久? 17
紳士的妥協 19
第二章 達爾文的不朽巨著:《物種起源》 21
1859 年—— 科學的新紀元之年 21
《物種起源》關注什么問題? 21
《物種起源》是如何被接受的? 23
科學團體 24
教會 28
大眾媒體 32
達爾文和華萊士 34
社會達爾文主義與優生學 36
斯賓塞 37
斯賓塞和社會達爾文主義的興起 39
斯賓塞和薩姆納—— 社會學的早期發展 41
對社會達爾文主義的批評 42
達爾文的表弟—— 高爾頓和優生學的興起 43
*終后果 46
達爾文如何回應高爾頓的工作 47
《物種起源》的遺產 47
第三章 性與情緒:達爾文的其他重要研究 49
行為進化 49
1871 年—— 達爾文重回進化領域 49
《人類的由來與性選擇》 50
為什么關注性的問題? 51
語言的進化 52
性選擇與人類起源的結合 54
對《人類的由來與性選擇》的反應 55
達爾文有性別歧視和種族主義嗎? 56
……
查爾斯·達爾文:進化思維的塑造者 節選
**章 達爾文其人 達爾文的機遇 亨斯洛(John Stevens Henslow)是19 世紀中期英國劍橋大學著名的植物學教授。如果不是他在機緣巧合下做的某個決定,你很可能沒有機會讀到眼前這本書。亨斯洛原本獲得“小獵犬”號(Beagle)的邀請,作為隨船博物學家,隨“小獵犬”號出海,完成一次為期五年的環球航行。隨船博物學家*主要的工作是充當船長菲茨羅伊(Robert FitzRoy)的旅伴,與船長高談闊論。除此之外,他還要負責搜集航行途中發現的有科學價值的巖石、化石及動植物標本—— 這些珍貴的巖石、化石及動植物標本有助于加深和豐富科學家對自然界的理解。亨斯洛理所當然是這一職位的理想人選,可是他實在不愿與家人分離如此之久,于是他推薦了一個年輕的畢業生代替自己,這個人就是本書的主角—— 達爾文(Charles Darwin)。毫無疑問,正是達爾文獲得的這次航行機會,使得人類對自然界的認識跨越了重要一步。因此,我們有理由相信,亨斯洛做的這個決定改變了自然界在我們腦中的樣貌—— 你此刻閱讀的這本書正是關乎這一主題的。達爾文曾差點錯失自然選擇(natural selection)理論,也一度錯失搭上“小獵犬”號的機會。有趣的是,在對的時間、對的地點發生對的事—— 這正是達爾文學說中反復出現的論點。在以下各章中,你會對此越來越熟悉。不過,在系統探索達爾文的思想前,我們需要先了解達爾文的成長史。 達爾文的成長史 1809 年2 月12 日,達爾文出生在一座可以俯瞰什魯斯伯里(Shrewsbury) 的半山莊園。他的父親羅伯特· 達爾文(Robert Darwin) 是一名富裕的莊園主, 也是一位醫學家。母親韋奇伍德(Susanna Wedgewood)來自著名的陶瓷世家—— 韋奇伍德家族,她為原本就經濟可觀的達爾文家族又帶來25000 英鎊的財富。毫無疑義,達爾文在一個富有的家庭中長大。事實上,達爾文終其一生都沒有為了收入辛苦打拼過,他可以無拘無束地發展自己的博物學愛好,將生命中的大把時間用于觀察、沉思和開展實驗。另外,達爾文之所以能登上“小獵犬”號,其實也與他的家庭財產狀況密不可分,“小獵犬”號確實需要一位經濟寬裕的紳士作為船長的旅伴,因為這個角色在船上的一切開銷都要自掏腰包。 達爾文的父親是一位極為引人矚目的人物,不僅因為他193 厘米高和152 千克重的魁梧身材,還因為他的事業成就斐然。由于在視覺研究方面的貢獻,達爾文的父親于1788 年當選英國皇家學會會員。他身寬體胖,健康地活到了80 多歲,非常幸運地見證了兒子航海歸來后蒸蒸日上的科學事業。達爾文的母親在達爾文只有8 歲時就早逝了,因此達爾文主要由三個姐姐照料長大。正如許多傳記作家所描繪的,達爾文母親的早逝和父親傲慢專制的作風,使得達爾文形成害羞、退縮、不合群、好奇心強、喜歡沉思的性格,而這些性格使他對知識有強烈的渴望。年輕的達爾文當然有足夠的精力和條件來滿足自己的求知欲,不過事實證明,他走了不少彎路。在當地中學讀書時,達爾文成績平平,為了繼承家族的醫學事業,他中學畢業后被父親送到愛丁堡大學學習醫學。可惜,此時的達爾文不但行為懶散,還有惡心嘔吐的毛病(我們必須考慮到當時的醫療條件,在達爾文那個時代,外科手術是不實施麻醉的),于是打獵與喝酒成為他*主要的日常事務。就這樣游蕩了兩年后,達爾文終于離開愛丁堡大學,垂頭喪氣地回家了。他坦誠地告訴父親,自己在醫學征程上一敗涂地。不過,事后看來,達爾文在愛丁堡大學并沒有完全虛擲光陰,在動物學老師格蘭特(Robert Grant)的指導下,他接觸了許多關于海洋無脊椎動物的知識。達爾文回到什魯斯伯里后,達爾文的父親意識到自己的兒子并不適合在醫學領域為家族開疆拓土,也深深擔憂達爾文繼續無謂地耗費時間與金錢,此時他打定主意,認為做牧師是兒子*好的出路。經過一段時間不情不愿地學習,達爾文通過了劍橋大學文學學士的入學考試(獲得文學學士是當時擔任神職的先決條件)。在劍橋大學期間,達爾文雖然對神學并不感興趣,但是他充分利用了劍橋大學在博物學方面得天獨厚的優勢條件。上文提及的植物學教授亨斯洛和地質學家塞奇威克(Adam Sedgwick,19 世紀劍橋大學的一位年輕紳士,他幾乎研究了所有之前無人觸及而他自己頗感興趣的問題)對達爾文進行了專業的指導。*終,達爾文順利拿到文學學士學位,他的成績在同年級178 名學生中排名第十,獲得了一筆獎學金。 達爾文與神職 在生命的這一階段,達爾文對于擔任神職持欣然接受的態度。這可以從達爾文的書信中找到答案:一方面,此時他并沒有把自己當成一名疑神論者(事實上,達爾文也從來沒有認為自己是無神論者);另一方面,他認為鄉村牧師的工作可以讓他有足夠多的空閑時間發展自己的博物學興趣。考慮到達爾文的成長背景以及他在愛丁堡大學和劍橋大學時有幸結識博物學啟蒙者的經歷,我們完全可以想象,即使成為牧師,達爾文在閑暇時也會撰寫并出版自己的博物學專著,這并不會讓人感到吃驚。但我們真的想象不出,如果亨斯洛沒有選擇陪伴家人,而是選擇隨“小獵犬”號出航,那么達爾文是否依然能對進化思想做出如此非凡卓越的貢獻?無論如何,在剛剛畢業的那個夏天,達爾文可以暫時免于宗教事務,陪同塞奇威克完成一次跨越威爾士的地質考察旅行。回到家中的半山莊園后,達爾文收到一封來自劍橋大學導師皮科克(George Peacock)的信,(在亨斯洛的推薦下)邀請他跟隨菲茨羅伊船長乘坐“小獵犬”號航行。 “小獵犬”號航行 1831 年圣誕節過后兩天,“小獵犬”號從普利茅斯出發,開啟了長達5 年的海上旅程。“小獵犬”號*主要的任務是繪制南美洲海岸線的航海地圖。在通過好望角返回英國前,“小獵犬”號還造訪了加拉帕戈斯群島、新西蘭以及塔斯馬尼亞島。出發時,菲茨羅伊船長只有26 歲,而達爾文更年輕—— 他只有22 歲。菲茨羅伊船長之所以尋求一位英國紳士陪伴,其中一個很有趣的原因是,他認為自己不宜與船員過于親近(在船長這個位子上的人經常會感到強烈的孤獨,“小獵犬”號前一任船長就是因此自殺的)。由于達爾文的身份是隨行旅伴而不是英國皇家海軍的工作人員,他沒有任何酬勞。為了支持達爾文的這次遠行,達爾文的父親花費了將近2000 英 鎊。事實證明,菲茨羅伊船長在達爾文人格與精神大廈的建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菲茨羅伊船長是一位信仰虔誠、情感沖動的貴族,但同時也具有性格堅韌、學識淵博的優點。后來他成為英國氣象部門的主要籌建者,并為海上氣象預報的發展立下了汗馬功勞。旅途中,兩位年輕紳士時常發生爭吵,他們*大的分歧在于奴隸制問題。達爾文是一個廢奴主義者(abolitionist),而菲茨羅伊船長認為,非洲人天生比白人低賤,上帝之所以會在地球上創造黑人,就是要讓他們為白人所驅使。當然,如果你認為在達爾文眼中黑人與白人完全平等,那就大錯特錯了(對生活在維多利亞時代的人來說,這幾乎是不可想象的)。不過,在旅行期間,達爾文逐漸確信了一件事情:不同種族之間并不具有不可逾越的鴻溝,種族間具有發展連續性。達爾文并不是一個容易被激怒的人,但奴隸制是少數可以讓他大發雷霆的話題之一。他曾在筆記中寫道:“那些主張繼續維持這種‘可容忍的不幸’,為奴隸制辯護的論據是多么軟弱無力!”可能正是由于與菲茨羅伊船長發生過各種針鋒相對的觀點沖撞,達爾文逐漸養成了必須對自己的想法謹慎審視后才向他人顯露的習慣。更進一步說,在兩人因為生命起源問題而唇槍舌劍期間,篤信基督教的菲茨羅伊船長的觀點,有助于達爾文“打磨”自己的論據。在某種意義上,菲茨羅伊船長提前“訓練”了達爾文。20 年后,達爾文出版進化方面的著作時,他已經有足夠的技巧應對各種指責與詰問,而這些技巧正來自與菲茨羅伊船長的交鋒。 并非靈光爆發 與許多人普遍相信的相反,達爾文并沒有在加拉帕戈斯群島時“靈光一現”就洞悉了進化機制。環球航行更主要的意義在于進行觀測。回到英國后,達爾文嘗試將自己的觀測結果與其他人提供的觀測結果拼在一起。南美洲的化石地層開啟了達爾文對物種起源問題的思考。他注意到,相比于化石地層中的下層化石,上層化石與現代物種更相似。這說明物種在不同地質年代曾發生過緩慢的形態變化,*后逐漸變成現代物種的樣子。當“小獵犬”號途經加拉帕戈斯群島(今厄瓜多爾西部966 千米)時,達爾文頭腦中關于物種變異的想法更為清晰豐富了。在那里,他的注意力從化石轉移到活生生的動物,特別是不同島嶼上形態各異的鳴雀和巨型象龜(事實上,人們正是先命名了“加拉帕戈斯象龜”,再用象龜的名字命名了這一群島)。讓達爾文感到驚奇的是,加拉帕戈斯群島的副總督勞森(Nicolas Lawson)僅僅通過龜殼的形狀就能判斷出一只龜來自哪個島嶼。他發現,來自涼爽潮濕、高海拔島嶼的象龜體型更大,脖子更短,龜殼呈圓頂狀;而來自炎熱干燥島嶼的象龜體型更小,脖子更長,龜殼呈馬鞍形。雖然達爾文當時就觀察到這種物種變異現象,但回到英國后,達爾文才推測出其中的緣由:每個島嶼獨特的生存環境賦予了島嶼上的動物不同的生理特征,而這些特征能夠保證動物在特定島嶼上更好地生存、繁衍。在更加炎熱干燥的島嶼,長脖子與馬鞍形龜殼可以讓象龜的頭抬得更高、更直,使它們能夠啃食到諸如仙人掌之類的高莖植物。而在涼爽潮濕的氣候下,大身軀與短脖子則可以讓龜群更加繁榮。按照相同的思路,達爾文也推斷出不同島嶼鳴雀外貌體型差異的原因,他在島嶼食物來源與鳴雀形態特征之間找到了一條清晰的關系線(這些結論也是他回到英國后才發現的)。 如今,達爾文被認為是歷史上*聲名卓著的生物學家,但在“小獵犬”號航行期間,他的考察結果主要推動了地質學發展(他隨后出版了專著《珊瑚礁的結構與分布》,這在該研究領域具有開創性意義),而成為生物學家,則是很久以后的事情。
查爾斯·達爾文:進化思維的塑造者 作者簡介
作者 [英]蘭斯·沃克曼(Lance Workman) 動物行為學與神經行為學博士,曾任巴斯斯巴大學(Bath Spa University)心理學系主任,現為南威爾士大學(University of South Wales)生命科學與教育系客座教授。《心理學家》(The Psychologist)雜志編委,英國廣播公司(BBC)紀錄片《了解心理學》(Understanding Psychology)科學顧問及出演者,威爾士多個電臺節目常駐嘉賓。發表同行評議論文六十余篇,著有《進化心理學》(Evolutionary Psychology)、《進化與行為》(Evolution and behavior)等。 譯者 殷融 心理學博士、科普作家、科幻發燒友、非職業影評人。濰坊學院教師教育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為進化心理學。近年來在《心理學報》《心理科學進展》《心理科學》等學術期刊發表論文二十余篇;在《大眾心理學》《新發現》《科普創作評論》等科普雜志發表科普文章八十余篇。科普代表作《從猿性到人性:生命史上zuiwan美的劇本》入選第十六屆文津圖書獎推薦圖書。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山海經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巴金-再思錄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