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道德經說什么
-
>
電商勇氣三部曲:被討厭的勇氣+幸福的勇氣+不完美的勇氣2
-
>
新時期宗教工作與管理
-
>
帛書道德經
-
>
傳習錄
-
>
齊奧朗作品·苦論
-
>
無障礙閱讀典藏版:莊子全書
心凈國土凈:星云大師談當代問題:二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6074407
- 條形碼:9787506074407 ; 978-7-5060-7440-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心凈國土凈:星云大師談當代問題:二 本書特色
當今社會迅速發展,問題千變萬化,而這所有問題,均與“人”有關。如何活得豁達清明,如何解脫煩惱困惑,星云大師智慧開示,提出解決現實人生之道。《星云大師談當代問題》收錄星云大師于五大洲弘法的精華內容,篇篇針對人的現實困境與心靈需求提出建設性見解,精辟智慧,風趣幽默,既發人深省,又為人喜聞樂見。本書共收錄星云大師八篇精彩的論述,主要探討族群倫理問題。在這本書里,星云大師提出對族群問題、宗教之間的問題、人生問題、家庭問題、青少年教育問題、殺生問題以及生命教育問題的看法,傳達出“包容與共生”的思想。
心凈國土凈:星云大師談當代問題:二 內容簡介
《星云大師談當代問題》叢書將星云大師近年來,弘法五大洲于各地,針對不同領域的社會人士所作的講演、座談,結集成冊,提供大眾參酌,從中讀出應對現實人生之道。 本書為叢書的第二冊,為族群倫理探討,此單元有八篇精彩論述,大師提出對族群、宗教之間、人生、家庭、青少年教育,乃至對殺生以及生命教育的看法。大師的開示,均針對人們的現實困境與心靈需求提出建設性的見解,并給與療愈,繼而啟發人之善言、善心、善行。
心凈國土凈:星云大師談當代問題:二 目錄
**講 佛教對族群問題的看法
第二講 佛教對宗教之間的看法
第三講 佛教對人生命運的看法
第四講 佛教對家庭問題的看法
第五講 佛教對青少年教育的看法
第六講 佛教對應用管理的看法
第七講 佛教對殺生問題的看法
第八講 佛教對生命教育的看法
心凈國土凈:星云大師談當代問題:二 節選
世界上一些多族群的國家。幾乎部有種族歧視跟種族紛爭的問題。例如美國與南非都有白人與黑人的對立;在臺灣不僅有客家人、福佬人、原住民,尤其本省人與外省人更經常受到政客的挑撥而視如水火。種族紛爭不但造成國家和地區動蕩不安,甚至引發戰爭,請問大師,如何才能消弭族群的歧視,繼而促進族群的融和呢? 星云大師:世界上為什么會有戰爭?有時候國與國之間,為了經濟發展。侵犯到對方的利益,或是彼此爭奪土地,甚至宗教信仰不同,都會引起戰爭。 族群之間,由于民族性格、風俗習慣、文化不同,也容易引起戰爭。過去美國有所謂“南北戰爭”,就是白人與黑人的戰爭。美國向來有“移民天堂”之稱,來自世界各種族的移民之多,堪稱是個種族的大冶洪爐。由于美國移民人種很多,因此盡管美國是個重視人權的國家,講究自由、民主,反對宗教歧視、種族歧視等;但事實上,美國的各個種族之地位,仍有很明顯的差別待遇。所以現在美國很忌諱提到種族問題、宗教問題,擺明這些問題不可談論,只要大家不去觸碰這些敏感的問題,彼此相互尊重包容就好。只是種族之間如果不能平等對待,只要有某些族群受到歧視,彼此就很難相安無事。 談到種族平等,過去印度社會階級森嚴,有婆羅門、剎帝利、吠舍、首陀羅等四姓階級;但是釋迦牟尼佛提倡種族平等,所謂“四姓出家,同為釋種;四河入海,同一咸味”。只要你進到佛教里來,每一個人的人格都是同等尊嚴;就如江河溪流的水,流到大海里面,都是同一咸味。大海不揀細流。因為它有包容性,所以能成其大;在世界上的各種宗教當中,佛教的包容性比較大。舉一個證明來說,西方極樂世界的阿彌陀佛,接引世界上所有不同的種族到西方極樂世界,讓“諸上善人,聚會一處”,所以凈土就是種族的大熔爐。佛教鼓勵信徒們,不只是家庭是我的、村莊是我的、社會國家是我的,甚至應該把整個地球、虛空,都看成是我的。就如一個人的眼睛、鼻子、耳朵、嘴巴等五官,雖然功用不同,因為是自己的,就會同樣愛護它們;甚至自己的手上長了一個瘡,潰爛流膿,也不會把手剁了,反而會好好地為它洗滌、敷藥、包扎,因為這是我的手。 是“我”的,所以我會好好愛護它。然而世界不是“我”一個人的,世界上還有很多和我們不同的人;也因為有很多不同的人,世界才因此更加多彩多姿。就如奧運場上,比賽的國家隊伍,彼此服裝不同、項目不同、姿態不同,才引人入勝。 人與人之間,盡管有著不一樣的思想、興趣、信仰,乃至有地域的不同、性別的差異、年齡的懸殊等種種差別因緣,但是彼此卻息息相關。因為世間沒有獨立的東西,一切都是因緣所成;人要靠許多關系才能存在,所以要有因緣觀,要把別人看成和自己是一體的,即使對方不好,也要能容許他、稱贊他。甚至愛護他、感化他。 包容是促進人類和平的良方,世界上*美好的事,就是尊重包容,大家和平相處。在一個家庭里,夫妻當然要互容互諒、互敬互愛,,之所以結婚就是因為我愛你,你愛我。在社會上,我們要想獲得別人的愛,自己先要愛別人,所謂“愛人者人恒愛之”,能夠愛人如己,包容異己的存在,大家才能和平共存。世間是眾緣和合所成,所以一個人光愛自己是不夠的。要愛別人才能合群、才能發展、才能存在。一個人的心量有多大,事業就有多大;心量愈大,能包容的東西就愈多。例如,能愛一家人,就可以做家長;能愛一縣的人,就能做縣長;能愛一個國家,就能做國家的領袖。所以佛教說“心包太虛”“心如虛空”。虛空能包容所有的東西,如果我們的心也如虛空,能夠包容宇宙萬有,那么還有什么不能包容的呢?因此每一個人都應該包容全世界,人人做個“同體共生”的“地球人”;唯有世界一家親,人類才有幸福可言。 所以,族群之間如何才能消弭分歧,繼而促進族群融和?我想“佛性平等”,大家應該互相尊重包容,同體共生,這是非常重要的。 P4-5
心凈國土凈:星云大師談當代問題:二 作者簡介
星云大師,1927年生,江蘇江都人,臨濟宗第四十八代傳人。1949年赴臺灣。1967年創建佛光山。任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榮譽總會長、世界佛教徒友誼會榮譽會長。2013年獲影響世界華人終身成就獎。 大師一生致力弘揚人間佛教,主張以出世的思想做入世的事業,“給人信心,給人歡喜,給人希望,給人方便”。 大師著作超身,總計三千余萬言,并被譯成英、德、日、韓、西、葡等二十余種語言,在世界各地出版發行。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月亮虎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月亮與六便士
- >
煙與鏡
- >
隨園食單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