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沈從文別集(套裝全20冊)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8671451
- 條形碼:9787508671451 ; 978-7-5086-7145-1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沈從文別集(套裝全20冊)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喜歡沈從文的文學愛好群體/中學生/大學文學專業師生群體/名家經典閱讀收藏群體★20世紀獨一無二的作家。 胡適說他是天才,徐志摩說他值得讀反復讀一直讀下去,巴金說他有一顆金子般的心,馬悅然說他懂得人民的疾苦,黃永玉說他一生從不相信權力只相信智慧……他寫下了湘西的美麗、痛苦和哀愁,他著迷于生命的鮮活與堅韌,他被自然生長而且生生不息的生命感動,他的作品還原了他們*真實的氣息。 ★無法避開的經典。 沈從文是與魯迅并駕齊驅的20世紀中國文學大家,白話小說寫作先驅。他的大量小說、散文被譯成英、俄、法、西班牙等文字。美國、加拿大等國一些大學還成立了沈從文研究會。曾兩度被提名為諾貝爾文學獎候選人。 ★匯集畢生創作精華。 全套20種,250多萬字,收錄沈從文各個時期的代表作,反映了沈從文一生的創作成就。 ★編選體例別具一格。 在選編上,不是簡單采用濃縮法,而是打破原有的界限,根據內容重新編排組合成集。在結構形式上,采用作品加配文的全新體例,即在作品前配以與之相關的作者書信、日記、回憶錄、演講錄等史料。這些史料不僅對了解和研究沈從文具有彌足珍貴的價值,而且使作品有所歸屬,表里透明。這種編法,已得到著名作家施蟄存先生的充分肯定,他認為僅憑這一點,別集的價值就高于別的沈從文文集。 ★閱讀珍藏的*佳讀本。 著名設計師陸智昌設計裝幀,精裝印刷、款式大方、用材用工考究。內文采用膠版紙,質白、平整、細膩;封面則采用富有質感的環保幼紋紙。 ★眾多名家的文學偶像。 沈從文是20世紀集大成的“文體作家”,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作家。汪曾祺、莫言、賈平凹、陳忠實、余華、阿來、王安憶等當代作家都對沈從文推崇備至。 ★值得反復閱讀的沈從文名言。 1.我行過許多地方的橋,看過許多次數的云,喝過許多種類的酒,卻只愛過一個正當*好年齡的人。 2我的心總得為一種新鮮聲音,新鮮顏色,新鮮氣味而跳。我得認識本人生活以外的生活。我的智慧應當從直接生活上吸收消化,卻不須從一本好書一句好話上學來。 3.凡事都若偶然的湊巧,結果卻又若宿命的必然。 4.日子平平的過了一個月,一切人心上的病痛,似乎皆在那份長長的白日下醫治好了。 5.孤獨一點,在你缺少一切的時節,你就會發現,原來還有個你自己。 6.為什么要掙扎?倘若那正是我要到的去處,用不著使力掙扎的。我一定放棄任何抵抗愿望。一直向下沉。不管它是帶咸味的海水,還是帶苦味的人生,我要沉到底為止。這才像是生活,是生命。 7.我近來正在一種逃遁中生活,希望從一切記憶圍困中逃遁。與其盡回憶把自己弄得十分軟弱,還不如保留一個未來的希望較好。
沈從文別集(套裝全20冊) 內容簡介
《沈從文別集》是沈從文生前親自編定的一生*重要的作品。叢書名由沈從文先生的學生汪曾祺先生專賜。分冊書名由張充和題寫。 這套叢書的可貴之處,首先在于對作品的精選,幾乎囊括了沈從文先生各個時期的代表作和重要作品。其次是在每本書的前面,增加了一些過去作品以外的文字——有雜感,有日記,有檢查,有特別意義的書信;這些篇章,或反映沈從文當時對社會、對文藝創作、對文史研究……的一些看法,或反映他當時的處境,以及內心矛盾哀樂苦悶。有助于讀者從較寬的角度對他的作品、對他的為人以及對當時的環境背景有進一步了解。 《沈從文別集》共20冊,包括小說、散文、傳記、書信等,是沈從文一生全部作品的精粹,代表了沈從文文學創作的*高水平。
沈從文別集(套裝全20冊) 目錄
1.《湘行集》
2.《鳳凰集》
3.《丈夫集》
4.《雪晴集》
5.《長河集》
6.《柏子集》
7.《龍朱集》
8.《泥涂集》
9.《邊城集》
10.《貴生集》
11.《蕭蕭集》
12.《自傳集》
13.《友情集》
14.《新與舊》
15.《顧問官》
16.《七色魘》
17.《記丁玲》
18.《月下小景》
19.《阿黑小史》
20.《抽象的抒情》
沈從文別集(套裝全20冊) 節選
咸同之季,中國近代史極可注意之一頁,曾左胡彭所領帶的湘軍部隊中,筸軍有個相當的位置。統率筸軍轉戰各處的是一群青年將校,原多賣馬草為生,*著名的為田興恕。當時同伴數人,年在二十左右,同時得到滿清提督銜的共有四位,其中有一沈洪富,便是我的祖父。這青年軍官二十二歲左右時,便曾作過一度云南昭通鎮守使。同治二年,二十六歲又作過貴州總督,到后因創傷回到家中,終于在家中死掉了。這青年軍官死去時,所留下的一分光榮與一份產業,使他后嗣在本地方占了個較優越的地位。祖父本無子息,祖母為住鄉下的叔祖父沈洪芳娶了個苗族姑娘,生了兩個兒子,把老二過房作兒子。照當地習慣,和苗族所生兒女無社會地位,不能參預文武科舉,因此這個苗女人被遠遠嫁去,鄉下雖埋了個墳,卻是假的。我照血統說,有一部分應屬于苗族。我四五歲時,還曾到黃羅寨鄉下去那個墳前磕過頭。到一九二二年離開湘西時,在沅陵才從父親口中明白這件事情。 就由于存在本地軍人口中那一分光榮,引起了后人對軍人家世的驕傲,我的父親生下地時,祖母所期望的事,是家中再來一個將軍。家中所期望的并不曾失望,自體魄與氣度兩方面說來,我爸爸生來就不缺少一個將軍的風儀。碩大,結實,豪放,爽直,一個將軍所必需的種種本色,爸爸無不兼備。爸爸十歲左右時,家中就為他請了武術教師同老塾師,學習作將軍所不可少的技術與學識。但爸爸還不曾成名以前,我的祖母卻死去了。那時正是庚子聯軍入京的第三年。當庚子年大沽失守,鎮守大沽的羅提督自盡殉職時,我的爸爸便正在那里作他身邊一員裨將。那次戰爭據說毀去了我家中產業的一大半。由于爸爸的愛好,家中一點較值錢的寶貨常放在他身邊,這一來,便完全失掉了。戰事既已不可收拾,北京失陷后,爸爸到了家鄉。第三年祖母死去。祖母死時我剛活到這世界上四個月。那時我頭上已經有兩個 姐姐,一個哥哥。沒有庚子的戰爭,我爸爸不會回來,我也不會存在。關于祖母的死,我仿佛還依稀記得包裹得緊緊的,我被誰抱著在一個白色人堆里轉動,隨后還被擱到一個桌子上去。我家中自從祖母死后十余年內不曾死去一人,若不是我在兩歲以后做夢,這點影子便應 當是那時唯一的記憶。 我的兄弟姊妹共九個,我排行第四,除去幼年殤去的姊妹,現在生存的還有五個,計兄弟姊妹各一,我應當在第三。 我的母親姓黃,年紀極小時就隨同我一個舅父外出在軍營中生活,所見事情很多,所讀的書也似乎較爸爸讀的稍多。外祖黃河清是本地*早的貢生,守文廟作書院山長,也可說是當地唯一讀書人。所以我母親極小就認字讀書,懂醫方,會照相。舅父是個有新頭腦的人物,本縣**個照相館是那舅父辦的,**個郵政局也是舅父辦的。我等兄弟姊妹的初步教育,便全是這個瘦小、機警、富于膽氣與常識的母親擔負的。我的教育得于母親的不少,她告我認字,告我認識藥名,告我決斷——做男子極不可少的決斷。我的氣度得于父親影響的較少,得于媽媽的似較多。
沈從文別集(套裝全20冊) 作者簡介
沈從文(1902—1988)著名作家、歷史文物研究學者。湖南鳳凰人,苗族。 14歲投身行伍,1924年開始文學創作,嘗試用各種體式和結構進行創作,為中國文學史上不可多得的“文體作家”。1949年改行文物考古,成為新中國文物鑒賞與文物研究的先驅者,取得了堪與自身文學成就比肩的卓越成果。 代表作有《邊城》《長河》《湘行散記》《中國古代服飾研究》《花花朵朵壇壇罐罐》等。
- >
姑媽的寶刀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我與地壇
- >
煙與鏡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