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天下印書杭為上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6517060
- 條形碼:9787556517060 ; 978-7-5565-1706-0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天下印書杭為上 本書特色
《杭州優秀傳統文化叢書》以“古韻杭風”為主題,編纂杭州風貌(城史文化)、杭州風景(山水文化)、杭州風華(名人文化)、杭州風跡(遺跡文化)、杭州風雅(辭章文化)、杭州風韻(藝術文化)、杭州風物(工藝文化)、杭州風情(起居文化)、杭州風俗(風俗文化)、杭州風尚(思想文化)等十個系列100余冊書。叢書著眼于傳播普及,以大眾讀者特別是年輕人為主要閱讀對象,突出“講故事、輕閱讀、易傳播”,力爭成為廣受讀者歡迎、宣傳推介杭州的“傳世之作”。《天下印書杭為上》為該叢書之一,講述了杭州的印刷史。
天下印書杭為上 內容簡介
印刷術是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是中國對世界文明發展作出的杰出貢獻。 杭州是印刷術的故鄉,早在唐末五代,吳越王三次刻印《陀羅尼經》開杭州印刷史之端。至宋時,時人有言“今天下印書,以杭州為上”,就是對杭州刻書的高度評價。在此基礎上,畢異又在杭州發明了活板印刷術,意義重大。宋韻流芳,“一葉宋版一兩金”,就是后世書業界對以杭州為代表的宋版書的總體評價。 元代杭州印書,所刻《農桑輯要》達萬部之數,創造了單本刻書的**紀錄,還刊刻了包括宋金遼三史在內的大量經史要籍。明代杭州為全國四大書市之一,刻書業發達,且有創新。清末浙江書局所刻之書,質量特高,對解其時“書荒”起到重要作用。 杭州歷史上的刻書,是杭州重要的文化“印記”。
天下印書杭為上 目錄
北宋監本 多為杭刻
活字版印 畢昇發明
南宋石經 高宗書寫
南宋御街 書坊林立
詩刊遍唐 陳起功巨
劍南詩稿 梅城刊印
精美絕倫 韓柳詩集
印數之* 農桑輯要
元印三史 快馬杭印
清平山堂 宋元話本
明代坊刻 精美插圖
徑山刻經 耗時百年
奇書聊齋 杭州首刻
浙江書局 往事堪憶
參考文獻
天下印書杭為上 節選
印刷之光吳越錢俶 吳越王錢俶的三次刊刻佛教典籍《陀羅尼經》為后來杭州成為印刷之都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體現了手工業時代的工匠精神。毫無疑問,這是杭州的一個深刻的文化印記。宋人葉夢得在《石林燕語》卷八中所說的“今天下印書,以杭州為上”,說明到北宋時,印刷術已成為一種新興的產業。國家規定由國子監管理這項事業,以后歷元、明諸代,杭州都是印刷之都,至少宋、元兩代,皇帝曾迭下圣旨,一些事關國計民生的重要書籍都要到杭州刊印就是一個例證。 吳越王錢俶刻印的經卷,今后會不會有新的發現呢? 吳越王錢俶(929—988)原名弘俶,為避宋朝皇帝趙匡胤祖諱而去弘字易名為傲。他是吳越王錢镠的孫子,所謂吳越國三世五王的*后一位吳越王。他繼承王位后勵精圖治,有所作為,*終于宋太平興國三年(978)納土歸宋,避免了一場血雨腥風的戰爭,使杭州百姓免遭流離之苦。 除了政績,吳越王錢俶值得稱道的,是他三次刻梓的《陀羅尼經》為后來杭州成為印刷之都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所謂《陀羅尼經》,為唐朝不空三藏(唐玄宗時高僧,印度人,他譯述的密部經典甚多)所譯,當為初譯本,此經文《大藏經》有載。 吳越王和延壽和尚 吳越王錢俶刻印《陀羅尼經》,實際的主持人是延壽和尚。延壽和尚(904—975)俗姓王,原籍江蘇丹陽,后遷浙江余杭,五代時的高僧。年十六時獻《齊天賦》于吳越王,后擔任過余杭庫吏,又遷華亭鎮將,督納軍需。三十歲時出家。延壽于廣順二年(952)主持奉化雪竇寺,后受錢俶之請,主持修復杭州靈隱寺,接住永明寺(今凈慈寺),修建六和塔。著有《宗鏡錄》。從學者兩千余人。延壽和尚深得錢傲信任,為錢俶刻印過大量經文、佛圖等。據稱延壽曾印過《彌陀塔圖》十四萬本,又曾刻印《二十四應現圖音像》(用絹素印二萬本)及《彌陀經》《楞嚴經》《法華經》《觀音經》《佛頂咒》《大悲咒》《法界心圖》等經書。 錢俶被封為吳越王后做了不少好事,他制定的國策是保境安民、奉事中原。吳越國所統治的地區是今浙江、蘇南一帶的十四個州的地域,這一帶原本比較富裕,加之錢謬當政期間,修建捍海塘,疏浚西湖,保得一方平安。而那時中原干戈擾攘,大家爭來搶去當皇帝,常常今天這個稱帝,明天那個稱帝,皇帝換來換去,錢謬卻對此一概不管,不去參與,每年照樣從運河里運去一船船的絲綢、茶葉上貢,求得一方平安。他告誡后代子孫:等我死了,你們也繼續這么千。這也算是他定下的國策吧! 錢镠和他的后代都篤信佛教,所以在吳越國所統治的地區廣建佛寺。蘇軾曾說杭州西湖有三百六十寺之多,著名的如凈慈寺、理安寺、六通寺、靈峰寺、云棲寺、法善寺、寶成寺、開化寺、海會寺、昭慶寺、瑪瑙寺、清漣寺等。這在田汝成的《西湖游覽志》里有詳盡的記載,杭州后來有東南佛國之譽,這和幾代錢王崇信佛教、大力興建寺院是分不開的。 禪房對話建塔藏經 一日,吳越王錢做來到南山的凈慈寺,住持延壽和尚將錢俶迎進方丈的禪房。禮畢之后,錢俶向延壽道:“我十四州之地由于王祖和王叔伯的不斷營建,佛寺無數,一片祥和之氣,但與之相應的佛塔尚少,我意在西關建一座磚塔于雷峰之上,內藏《陀羅尼經》,大師以為如何?” 延壽聽了雙手合十,頻頻點頭言道:“這是功德無量的大好事,小僧愿意效勞!毖訅劢又ㄗh道:“聽說后蜀國王孟昶采納丞相馮道建言,眼下已在雕印儒家的經書,我們雕印經卷后,亦可仿效開雕儒家經書,以利士人讀書明禮! 錢俶聽了連聲稱是,不過又皺了下眉頭,對延壽和尚言道:“刻了《陀羅尼經》再說。眼下大宋已一統天下,信使頻下杭州。前次江南國主不聽號令,如今已然滅國。我吳越國順應大勢,歸順大宋也是遲早的事,這樣既不負祖訓,也是時勢所趨,是必然要走的路。大師此次刻梓《陀羅尼經》務請注意兩條:一是,我的名字去‘弘’字,單稱傲,因大宋國皇帝祖上有名‘弘’字的,切不可犯了大宋皇帝祖上的名諱。二是,天下兵馬大元帥之銜也需刻上,這是大宋皇帝給我的,不刻上似有不敬之嫌!边@兩條和前兩次刻經的不同之處,延壽一一遵命記下。 P1-3
天下印書杭為上 作者簡介
顧志興,1937年1月生,浙江杭縣喬司(現杭州余杭區喬司鎮)人。1961年畢業于杭州大學中文系,曾在杭州教育學院教過中國古典文學。1986年調浙江省社會科學院,曾任浙江省地方志辦公室副主任,F為浙江省社科院研究員、杭州市社科院兼職研究員,浙江省古籍保護工作專家委員會委員、杭州國際城市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員,杭州市政協文史研究會顧問、浙江省雜文學會顧問、杭州市歷史學會顧問等。 主要研究方向為浙江地域文化、地方文獻,在浙江藏書史、雕板印刷史研究方面有一定造詣。著有《浙江藏書史》、《浙江印刷出版史》、《浙江藏書家藏書樓》、《浙江出版史研究——中唐五代兩宋時期》、《浙江出版史研究——元明清時期》、《中國藏書通史》(合著)、《文瀾閣與四庫全書》、《南宋·臨安典籍文化》。《洪皓傳》、《浙江文化史》(合著,副主編)、《范成大詩歌賞析集》(主編)、《中國古代文學精解》(合著)、《文史常識一百題》、《浙江省名鎮志》(常務副主編)等。此外,撰有文化史及杭州西湖研究等論文數十篇,標點整理《西湖文獻集成》數百萬字等。
- >
我與地壇
- >
月亮與六便士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莉莉和章魚
- >
推拿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隨園食單
- >
姑媽的寶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