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新時代 新宿松 版權信息
- ISBN:9787227075943
- 條形碼:9787227075943 ; 978-7-227-07594-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新時代 新宿松 本書特色
宿松是文化大縣。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沒有中華文化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在新的時代,文藝工作者肩負著義不容辭的重要責任,書寫著更加輝煌、更加壯麗的篇章。宿松是文學大縣。宿松文學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深厚根基,有現實主義的優良傳統,有一支數量可觀的文學工作者隊伍,有矢志攀登文學高峰的理想追求。本書對全面了解宿松縣經濟、社會等縣情有重要參考價值。
新時代 新宿松 內容簡介
本書是宿松縣各協會宣傳報道宿松縣的各類文藝作品的精選集。主要通過散文、通訊、報告文學、圖片等,分為聚焦“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聚焦“全面深化改革”、聚焦“全面依法治縣”、聚焦“全面從嚴治黨”等四個篇章,充分展現宿松縣黨的十八大以來特別是“十三五”期間黨的建設和經濟社會發展等方面取得的新變化新面貌新業績,精心講好新時代宿松高質量脫貧、高標準建設、高水平治理、高站位護航故事。
新時代 新宿松 目錄
春暖松茲
教育扶貧的“松茲路徑”
教育扶貧專班,讓松茲大地美麗如花
產業扶貧遍地開花結碩果
做大做強茶產業文章——對宿松縣發展茶產業調查
泊湖村落果飄香
金絲皇菊照亮脫貧路
小菜苗撐起致富大產業
小小蘑菇撐開脫貧傘
石斑魚養殖拓寬富民路
水清岸綠美如畫,鄉村發展綻新顏
瓜果飄香脫貧時
不負青山不負人
村級集體經濟發展的柳坪“路徑”
古山村的扶貧故事
“金融扶貧”架“金橋”
扶貧開啟百姓幸福生活
貧困村里的幫扶故事
幸;ㄩ_,未來可期——安徽師范大學幫扶安徽省宿松縣三德村工作紀實
人間美境看金壩
三個村莊的七十年巨變
特困人員過上了好日子
脫貧攻堅獎章背后的稅務力量
脫貧戶過上了好日子
在希望的田野上——宿松縣農民脫貧致富奔小康
就業驛站撐起致富路
“非遺”傳承助推脫貧致富
澆開脫貧花,結出致富果
匯聚脫貧攻堅的強大合力
養蝦有“稻”,扶貧有方
凝心聚力謀脫貧
眾志成城,同心共筑小康夢
美麗鄉村展新顏,小康生活入畫來
金雞唱響“脫貧歌”
龍溪村的女子
“黃富貴”組合,扶貧更扶志
“稻鴨共生”種養模式助農增收
勇立潮頭的農家女
讓群眾不返貧,帶村民奔小康
云天嶺里養殖人——記宿松縣趾鳳鄉養殖專業戶劉攀峰
聚焦“全面深化改革”,譜寫“新時代宿松高標準建設”新篇章
產城一體大步前行
“雙招雙引”,這個省級經開區“劃重點”
科技創新結碩果,轉型升級謀新篇
兩大首位產業比翼雙飛,“六大項目工程”競秀爭榮
飽含皖西南意韻,宿松東北新城讓幸福變得簡單
美麗鄉村,詩畫孚玉
載歌載舞天天有,文化活動年年辦
孚玉鎮多措并舉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干部齊心促鄉村振興
用好扶貧經驗,助力鄉村振興
魚米之鄉,美麗佐壩
柳坪鄉依托生態資源優勢打造特色小鎮
用“紅綠白”描繪全新柳坪
長鋪鎮以實際行動踐行鄉村振興
弘揚水文化,做活水文章
皖江**鎮,鄉村新風景
宿松,一座文化小城
鄉土文化猶芬芳
“一窗綜合受理”推動政務服務提檔升級
精彩收官的宿松商務
收官“十三五”,精彩看住建
教育興邦,教育興縣——我看宿松“教改”
不忘初心,送愛上門
“三個兼顧”帶來多重效應
清苦校園成了快樂家園——合作辦學三年來安徽師范大學附屬復興中學變化側記
“四送一服”有聲有色,“雙千工程”可圈可點
減稅降費政策助力,小城重燃“煙火味”
宿松縣“十三五”民生工作成效顯著
堅持為民情懷,講好宿松故事
市場監督管理,引來好評如潮
打通交通瓶頸,串聯美麗鄉村
漁民上了岸,開啟新生活
基層治理創新探路
城市公園綠道成為市民散步休閑好去處
大湖名鎮,美麗下倉
東鄉大地忙鄉村振興
多措并舉建設新時代農村
凝聚鄉村產業興旺新動能
讓“文化下鄉”叫好又叫座
社區文明正美詩意正濃
產業富,環境美,百姓樂,“三變”改革繪就美麗山村畫卷
聚焦“全面依法治縣”,譜寫“新時代宿松高水平治理”新篇章
依法治縣譜新篇
乘風破浪繪就公平正義司改藍圖——記宿松縣人民法院
于變局中開新局——記宿松縣公安局110指揮中心
打出禁漁“組合拳”,繪就生態新畫卷
禁捕退捕工作向縱深推進
凝心聚力創平安和諧園區
創建“楓橋式公安派出所”的洲頭路徑——記宿松縣公安局洲頭派出所
為保民生勤守護,稽查隊里盡精兵——記宿松縣市監局稽查隊
風風雨雨市監人
下倉鎮探索創新農村社會綜合治理新模式
百計為安穩,蒼松有本心——記宿松縣信訪局局長余蒼松
鐵血刑警有柔情——記宿松縣公安局刑偵大隊隊長王慶平
聚焦“全面從嚴治黨”,譜寫“新時代宿松高站位護航”新篇章
黨旗飄揚引領高質量發展——宿松縣黨的建設工作綜述
書記“既掛帥又出征”,守好“*后一公里”
利劍高擎強監督,激濁揚清譜新篇
構建立體宣講網絡,講透五中全會精神
黨建工作重“四化”,新城進發新活力
“三突出三聚焦”抓實基層黨建工作
脫貧路上黨旗紅
魚“歡”米“香”黨旗飄——宿松縣佐壩鄉脫貧攻堅紀實
以政治建設為統領,全面推進系統黨的建設
黨旗引領脫貧路,窮村也能泛生機
黨徽在大山深處閃耀
促進村黨組織轉化升級
新時代 新宿松 節選
春暖松茲 王會光 陽光普照的大地,從來沒有這么明媚。桃花開得格外燦爛,遠遠望去,有嬌羞地掩映在樹林里的,也有大片大片怒放的,更多的則是三三兩兩地散落著,獨自盛開,和周圍的青山、樹木、雜草,以及那些不知名的小花相映成趣。這是活潑生動的田野、詩意盎然的畫面。春天,見證了這繁復人世間一個個溫暖的瞬間。 “因地制宜,‘真扶貧,扶真貧’,堅持‘六個精準’和‘五個一批’,全面建成小康社會,13億人要攜手前進,讓幾千萬農村貧困人口生活好起來,是我心中的牽掛!绷暯娇倳洖榫珳史鲐殞θ珖l出的政治宣言,就像陽光普照神州大地。 位于大別山南麓,南臨長江黃金水道,人口87.34萬,轄9個鎮13個鄉209個村(社區),面積2394.平方千米,素有“魚米之鄉”,古稱松茲侯國的宿松縣,響應中央號召,全面拉開了打響精準扶貧、脫貧攻堅戰的序幕。全縣上下在縣委、縣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團結一致,萬眾一心,攻艱克難,緊盯“人脫貧、村出列、縣摘帽”的目標。4年間,全縣38788戶、12.3368萬貧困人口、70個貧困村,實現了10.1659萬貧困人口脫貧、50個貧困村出列,貧困發生率從19.19%降至3%。那么,全縣人民是如何打贏這場硬仗的呢? 一 秋風送爽,春華秋實。2017年10月金秋時節,山川、河谷一片金黃,當東方晨曦照在遼闊的松茲大地上,沐浴在陽光里的山脈、河流、村莊、城鎮……沉浸在中共十九大召開和“全縣精準扶貧驗收合格”的喜悅中。一覺醒來的人們,恢復了往日的平靜,又開始了新的征程和戰斗。也似乎在訴說著昨天——近4年來,宿松縣為打贏精準扶貧攻堅戰,當地各級黨委、政府勵精圖治、發奮圖強;各級幫扶部門單位、駐村扶貧隊長、社會愛心人士、一線廣大扶貧干群,群策群力,敢擔當、勇作為。他們心系扶貧、夜以繼日、忘我工作的心路歷程和許多令人難忘的生動故事,讓人深受感動,催人奮進。 走進全縣各地,處處凸現的都是精準扶貧、打贏脫貧攻堅的氛圍。 不論社區、村莊、公路兩旁、辦公場所……墻壁上的“立下愚公移山志,打贏脫貧攻堅戰”“在扶貧路上,不能落下一個貧困家庭,不能丟下一個貧困群眾”“精準扶貧到戶到人,發展產業齊力脫貧”“扶貧濟困,傳遞愛心”……醒目標語和各式宣傳欄隨時隨地進入你的眼簾,讓人目不暇接,眼花繚亂,令人心情無比舒暢。 “這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時間緊、任務重、壓力大,全縣上下不敢有絲毫怠慢和松勁的思想,這是今年的**號工程!笨h扶貧辦主任姚發貽說,“按照縣脫貧攻堅指揮部統一部署和要求,各鄉鎮軟硬件必須同步跟上,縣直各部門單位對口扶貧措施、幫扶力度要千方百計落實到位。具體體現在時任縣委書記王華和縣長王趙春在全縣脫貧攻堅指揮部會議的10次講話精神上! 各鄉鎮和縣直各單位,雷厲風行,積極投入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 在鄉鎮、村均有專門的扶貧工作站、作戰室、辦公場所和機構,專職扶貧專干,鄉(鎮)書記、鄉(鎮)長、扶貧站長、駐村工作隊長、村“兩委”、村專干等一班人各就各位,儼然“武裝配齊”、厲兵秣馬、枕戈待旦、夜以繼日戰斗在一線。同時,結合自身實際,他們制定實施產業扶貧、轉移就業扶貧、易地搬遷扶貧、健康扶貧、金融扶貧、教育扶貧等“十大行動”精準扶貧方案和作戰圖,排兵布陣——人戶調查、加強宣傳、建檔立卡、一戶一策、落實措施、包保責任、定期督查、考核獎懲…… 序幕已拉開,戰場就在眼前。 二 “全縣各地在脫貧攻堅‘十大行動’中,以產業扶貧為主,其他輔之,綜合施策,一戶一策,對貧困戶脫貧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笨h扶貧辦的干部說。 深人全縣各地便能見證這一切。 7月的太陽,照得洲區大地熠熠生輝。白磯湖滋潤著洲區大地,也養育著一方百姓。 家住白磯湖畔西口村新建組15號,已過耳順之年的汪金星,祖居于此,是一名憨厚老實的莊稼漢,年邁體弱。五口之家住著兩間破舊的危房,只有9.7畝耕地,境況不是很好,2015年人列村貧困戶。他們是如何脫貧出列的呢? 俗話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汪金星家未易地搬遷前,一條自北向南的大溝渠從他老家門前穿過,與溝旁的魚塘、白磯湖相呼應、連接。得天獨厚的條件,村“兩委”、駐村幫扶干部縣公安局扶貧隊長陳慶平、幫扶責任人徐江宏看在眼里、記在心上,多次上門向他宣傳國家脫貧致富政策,叫他搞水產養殖。汪金星開始有些猶豫:“這能行嗎?”駐村扶貧隊長陳慶平看出了他的心思,耐心勸導:“你先試一試嘛,事還沒有做,怎么就知道不行呢?”“我沒有本錢,咋辦?”“可申請產業扶貧資金,我們幫你辦!薄瓕ν艚鹦堑念檻],陳隊長逐一給他化解。 2016年,汪金星在村及駐村干部幫助下租用本組6畝水面進行水產養殖。白磯湖水養殖出的魚,肉鮮味美,是搶手貨,供不應求,當年他就受益,總收入2.6萬元,凈收入1.6萬元。同時,他申請落實產業到戶資金1800元。今年他的水產養
- >
月亮虎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經典常談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山海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