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魯迅全傳:苦魂三部曲-增訂版(全三冊)
-
>
大家精要- 克爾凱郭爾
-
>
尼 采
-
>
弗洛姆
-
>
大家精要- 羅素
-
>
大家精要- 錢穆
-
>
白居易:相逢何必曾相識
大歷詩冠(典藏古河東叢書)/張瑞君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1219500
- 條形碼:9787521219500 ; 978-7-5212-1950-0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大歷詩冠(典藏古河東叢書)/張瑞君 本書特色
從這套叢書中,我讀出了神之奇,人之本,天之倫,地之道,武將之勇猛,文人之風雅,仿佛看到河東先祖先賢神采奕奕,從大河岸畔、田野深處朝我走來。 ——李敬澤
大歷詩冠(典藏古河東叢書)/張瑞君 內容簡介
盧綸出生于蒲州(今運城永濟市),盧綸詩名遠播,擁有著唐代大歷十才子冠冕的稱號,但他的一生卻屢試不第,人生與仕途都極不順利。盧綸存詩三百三十九首,是處于盛唐到中唐社會動亂時代的詩人。盧綸無疑是大歷時期擁有有獨特境界的詩人,他的詩歌氣魄宏偉,境界廣闊,善于用概括的意象,描繪盛唐的風韻。他的詩歌不僅在大歷時期,在整個唐代也具有獨特的價值。本書從盧綸動蕩時代的人生歷程、廣泛豐富的交往譜系勾勒盧綸的生平,以盛唐邊塞的余響遠韻、民本思想的深情表達、送別贈答的情景交融等篇章展示盧綸的詩歌創作特點,是一部關于盧綸生平、創作較為全面的作品。?
大歷詩冠(典藏古河東叢書)/張瑞君 目錄
001????**章??動蕩時代的人生歷程
056????第二章??廣泛豐富的交往譜系
081????第三章??盛唐邊塞的余響遠韻
095????第四章??民本思想的深情表達
107????第五章??送別贈答的情景交融
118????第六章??士人心態的典型再現
130????第七章??精巧靈動的構思策略
144????第八章??奇妙新穎的藝術想象
157????第九章??細致入微的審美視覺
169????第十章??真彩內映的語言技巧
185????第十一章??多姿多彩的風格追求
197????第十二章??中晚唐詩的開路先鋒
220????第十三章??大歷**的歷史地位
大歷詩冠(典藏古河東叢書)/張瑞君 節選
**章??動蕩時代的人生歷程 唐玄宗天寶七載,公元748年,大歷十才子之冠的詩人盧綸出生了。 每個孩子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子女在和平的環境中出生成長,直到生命歷程的終點。然而個體的生命存在于特定的時空中,每一個人都沒有辦法選擇自己的出生時間、出生地點、出生家庭。生命的價值在有限的時空中實現,離開時間的空間是無意義的,離開空間的時間是虛幻的。然而為了清晰地描繪盧綸的生命歷程,分章敘述也是為了立體而全面地走進盧綸的世界。 任何事物的發展都不可能是直線上升的,一個王朝也是如此。表面十分繁榮的大唐帝國在開元、天寶年間已經醞釀著巨大的危機,然而在干柴上酣睡的君臣正在盡情地享樂,做著萬代升平繁盛的美夢。當時朝野上下把唐玄宗看成現實版的堯舜賢君。《舊唐書·玄宗紀》記載了大同殿柱產玉芝、龍池上空出現祥云、神光照殿等各種祥瑞,唐玄宗喜出望外,為了慶賀這一天地降祥瑞的大吉之兆,大賜百官宴樂。山西籍的大詩人王維有《大同殿柱產玉芝龍池上有慶云神光照殿百官共睹圣恩便賜宴樂敢書即事》,后四句為“陌上堯樽傾北斗,樓前舜樂動南薰。共歡天意同人意,萬歲千秋奉圣君”,很能代表當時君臣志得意滿的時代心理。 從古至今的不少歷史學家、文學家仍然把唐玄宗李隆基時代的由盛而衰,歸結為絞盡腦汁霸占了自己的兒媳楊玉環,這的確是高估了一個女人的能量,實質上仍是女人禍水論的老調重彈。“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承歡侍宴無閑暇,春從春游夜專夜。后宮佳麗三千人,三千寵愛在一身。”這是比盧綸晚生二十四年的山西老鄉白居易《長恨歌》中的詩句。作為宰相的哥哥楊國忠已經勢傾天下。這一年楊貴妃一家的尊崇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據《資治通鑒》記載,楊貴妃的三個姐姐,都有才色,天寶七載(748年)十一月三個姐姐分別被封為韓國夫人、虢國夫人、秦國夫人,地方官奉迎巴結,權貴排隊賄賂,成群結隊,都怕落后,像熱鬧的集市,人來人往。楊家兄妹花費巨資修建了壯麗的豪宅,用錢之多超出人的想象。 其實唐玄宗后期衰落的主要原因還是政治上出了問題,其中*為關鍵的是用人策略。開元時期用姚崇、宋璟做宰相,君臣一心,締造了唐代的鼎盛時期。天寶執掌朝政的是口蜜腹劍的李林甫、心術不正的楊國忠,巨大的危機在潛伏發酵,君臣窮奢極欲,萬世太平的美夢從朝廷做到市井。 每個人出生在什么時代,出生在什么家庭,這是沒有辦法選擇的。但是人的一生卻顯示出對命運對人生經歷的不同態度。 盧綸出生在蒲州東南十五里中條山棲巖寺東,位于今運城市永濟市。他的曾祖盧釗,做過永寧(今北京延慶)縣令;祖父盧祥玉,做過濟州(治所在今山東茌平)司馬;父親盧翰,做過臨黃(今河南范縣)縣尉。《舊唐書·德宗紀》有盧翰做過兵部侍郎、同平章事的記載,但盧綸在自己的詩歌中一再稱自己一生是“孤賤”,“稟命孤且賤”(《綸與吉侍郎中孚司空郎中曙苗員外發崔補闕峒耿拾遺湋李校書端風塵追游向三十載數公皆負當時盛稱榮耀未幾俱沉下泉暢博士當感懷前蹤有五十韻見寄輒有所酬以申悲舊兼寄夏侯侍御審侯倉曹釗》)、“少孤為客早”(《送李端》)、“孤賤易蹉跎”(《赴池州拜覲舅氏留上考功郎中舅》)。在中國古代“孤”與家庭有關的意思有二。**種是雙親亡故,《管子·輕重》:“民生而無父母,謂之孤子。”第二種是父親亡故。《說文》:“孤,無父也。”《禮記》注釋有三十以下無父曰孤。《孟子·梁惠王下》曰:“老而無子曰獨,幼而無父曰孤。”早年父親亡故,不可能有如此顯貴的父親,顯然與事實不符。也許就是個同名同姓之人。安史之亂爆發時,年僅八歲的盧綸隨母親韋氏及家人一起避亂到了鄱陽。他的外公家在當地是比較有名望的。父親去世后,他只能在外公家生存。正如叔本華所言,世界上產生痛苦的事情比產生快樂的事情多。然而痛苦的歲月使人的身心能夠快速成長起來。從盧綸詩歌中的自述得知,他少年時多病,外公家給了他莫大的關心。他能夠長大成人,實在有賴于此,以至后來一直在詩中表達自己綿綿不盡的感恩之情。與他一起在外公家成長的還有他的姨姨家的孩子、盧綸的表弟裴均。“相悲得成長,同是外家恩。”(《送姨弟裴均尉諸暨》)外公家為長安韋氏,應該是家境不錯,后來盧綸的二十四舅還做過從三品的掌管財貨的太府卿。 唐代的鄱陽遠離長安,這里相對偏僻,但是風景優美,山清水秀,盧綸在這里有一段不用到處漂泊的歲月,對他的一生來說也是很有意義的。他與后來都成為大歷十才子的吉中孚結為林泉之友。徜徉在山水之間,詩歌創作的才能得到了鍛煉。
大歷詩冠(典藏古河東叢書)/張瑞君 作者簡介
張瑞君,文學博士,二級教授。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著有《大氣恢宏——李白與盛唐詩新探》《楊萬里評傳》《南宋江湖派研究》等六部。在《中國社會科學》《文學評論》《文學遺產》等發表論文一百二十篇。
- >
二體千字文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山海經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月亮與六便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