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道德經說什么
-
>
電商勇氣三部曲:被討厭的勇氣+幸福的勇氣+不完美的勇氣2
-
>
新時期宗教工作與管理
-
>
帛書道德經
-
>
傳習錄
-
>
齊奧朗作品·苦論
-
>
無障礙閱讀典藏版:莊子全書
中韓性理學比較研究: 以朱子學與退溪為中心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1584330
- 條形碼:9787561584330 ; 978-7-5615-8433-0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韓性理學比較研究: 以朱子學與退溪為中心 內容簡介
本書以朱子學和韓國退溪學為中心開展中韓性理學的專題比較研究,內容包括朱子、退溪與禮學比較研究,分析《朱子家禮》和朱熹禮學思想的歷史影響以及退溪禮學思想的特征,宋明理學鄉村治理的路徑與朝鮮的書院和鄉村社會比較,探討朱子、退溪與現代鄉村文化建設問題,朱子學、退溪學與現代性研究,朱子學、退溪學與修養論,會通直覺主義和理性主義的工夫論,中日韓地區文化遺產的整理與保護,宋明理學生態倫理智慧與中韓文化遺產共享到未來學術交流等,揭示中韓朱子學研究的現代價值和意義。
中韓性理學比較研究: 以朱子學與退溪為中心 目錄
朱子、退溪與禮學(2015年)
《朱子家禮》在韓國傳播與發展
朱熹禮學思想的歷史影響論略
從《朱子家禮》對女性的規范看朱熹的女性觀
《儀禮經傳通解》與儒家社會秩序的構建——基于社會學思考的朱子文獻建設
朱熹和祭禮中的俗與圣
退溪禮學的現代意味和傳承變化——以祭禮文化為中心
退溪禮學思想的特征和意義
退溪后學的禮學和禮說的展開
朱子、退溪與鄉村文化建設(2016年)
朱子鄉村社會保障制度的實踐——以朱子創辦社倉及其朱子社倉法為例
天下興亡之途:宋明理學基層地方組織論
以禮化民,鄉約善俗——宋明理學鄉村治理的路徑探析
《朱子家禮》對引禮人民起的關鍵作用
《增損呂氏鄉約》對現代鄉村建設的啟示
韓國的鄉約——接納并改變外來文化的形態
朝鮮的書院和鄉村社會
韓國的族契
從17—18世紀嶺南地區日記看鄉村公論與社會關系網的變化
朱子學、退溪學與現代性研究(2017年)
朱熹的編輯出版思想及其現代價值
朱熹義利觀及其時代價值——兼論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價值追求
以直報怨 以義解仇——從朱熹《家訓》看儒家對“仇”“怨”的解決
鄱陽湖地區朱子學的當代價值
退溪學的現代化、日;、大眾化方案——從退溪學到退溪文化
退溪學的現代意義和價值——以理的能動性理論為中心
退溪學的教育性使用方案
退溪學的展開和繼承情況
朱子學、退溪學與修養論(2018年)
君子為己,躬行持敬,思學相資——從《續近思錄》簡析李退溪的為學觀
基于南宋理學學派關系研究范式的省察
朱子工夫論新論
朱熹的主敬說:會通直覺主義和理性主義的工夫論
退溪李混的修養論——以“天命”為中心
退溪修養論理顯志向的性格
內心世界與外部世界的邂逅:九曲
退溪學派的朱子《齋居感興二十首》接受情況檢討
中日韓地區文化遺產的整理與保護(2019年)
古村落的生成要素與文化遺產保護
宋明理學生態倫理智慧探析
朱子九曲棹歌仙道意蘊及對韓國九曲歌系的影響
武夷山命名源流考
安東地區文化遺產的價值和未來的開發
地區傳統文化遺產的活性化政策——以慶北安東地區專業旅游觀光解說員制度為例
從日韓文本文化遺產共享到未來學術交流
對馬宗家文書和對日關系譽錄類的日韓關系史比較研究
《朱子家禮》在韓國傳播與發展
朱熹禮學思想的歷史影響論略
從《朱子家禮》對女性的規范看朱熹的女性觀
《儀禮經傳通解》與儒家社會秩序的構建——基于社會學思考的朱子文獻建設
朱熹和祭禮中的俗與圣
退溪禮學的現代意味和傳承變化——以祭禮文化為中心
退溪禮學思想的特征和意義
退溪后學的禮學和禮說的展開
朱子、退溪與鄉村文化建設(2016年)
朱子鄉村社會保障制度的實踐——以朱子創辦社倉及其朱子社倉法為例
天下興亡之途:宋明理學基層地方組織論
以禮化民,鄉約善俗——宋明理學鄉村治理的路徑探析
《朱子家禮》對引禮人民起的關鍵作用
《增損呂氏鄉約》對現代鄉村建設的啟示
韓國的鄉約——接納并改變外來文化的形態
朝鮮的書院和鄉村社會
韓國的族契
從17—18世紀嶺南地區日記看鄉村公論與社會關系網的變化
朱子學、退溪學與現代性研究(2017年)
朱熹的編輯出版思想及其現代價值
朱熹義利觀及其時代價值——兼論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價值追求
以直報怨 以義解仇——從朱熹《家訓》看儒家對“仇”“怨”的解決
鄱陽湖地區朱子學的當代價值
退溪學的現代化、日;、大眾化方案——從退溪學到退溪文化
退溪學的現代意義和價值——以理的能動性理論為中心
退溪學的教育性使用方案
退溪學的展開和繼承情況
朱子學、退溪學與修養論(2018年)
君子為己,躬行持敬,思學相資——從《續近思錄》簡析李退溪的為學觀
基于南宋理學學派關系研究范式的省察
朱子工夫論新論
朱熹的主敬說:會通直覺主義和理性主義的工夫論
退溪李混的修養論——以“天命”為中心
退溪修養論理顯志向的性格
內心世界與外部世界的邂逅:九曲
退溪學派的朱子《齋居感興二十首》接受情況檢討
中日韓地區文化遺產的整理與保護(2019年)
古村落的生成要素與文化遺產保護
宋明理學生態倫理智慧探析
朱子九曲棹歌仙道意蘊及對韓國九曲歌系的影響
武夷山命名源流考
安東地區文化遺產的價值和未來的開發
地區傳統文化遺產的活性化政策——以慶北安東地區專業旅游觀光解說員制度為例
從日韓文本文化遺產共享到未來學術交流
對馬宗家文書和對日關系譽錄類的日韓關系史比較研究
展開全部
中韓性理學比較研究: 以朱子學與退溪為中心 作者簡介
張品端,武夷學院朱子學研究中心研究員、宋明理學研究中心秘書長,科研處副處長。主要從事朱子學在海外的傳播及影響研究,著有《大教育家朱熹:朱熹的教育歷程與思想研究》等,主編《東亞朱子學新論》等。
書友推薦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姑媽的寶刀
- >
月亮虎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