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擔頭看花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2183302
- 條形碼:9787532183302 ; 978-7-5321-8330-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擔頭看花 本書特色
陸灝先生是一位在讀書界極有知名度和影響力的高水準作者。這本新書熔知識性、趣聞性、話題性、審美性于一爐,內容涉及文化掌故、文學趣事、書籍情緣、師友往還等,如錢鍾書的貓、俞平伯讀偵探小說、容庚被逐出北大、以賽亞??伯林的初戀、黃裳五次題跋的《印存玄覽》……有趣聞,有史事,有藏品,搜羅抉剔之間,在在都是活潑潑的精神氣象。本書設計和做工精良,更有20余幅精美插圖,特別收錄錢鍾書批改的校樣、卞之琳贈作者信札、方重舊藏英文書等,令人大飽眼福。
擔頭看花 內容簡介
文化隨筆。本書是《文匯報》編輯陸灝繼《不愧三餐》頗受好評之后,時隔四年再度推出的文集。作者坦承自己看書就像“賣花擔上看桃李”,未必尋得源頭,難免轉販之譏,所以“干脆先認了”,將書名定為《擔頭看花》。 這是一本新書。書中《詩人卞之琳》為多年前舊作,《方重的一本舊藏》系舊文擴充改寫而成,其余均為近三四年所寫的札記,雖長短不一,卻始終以讀書為核心,視野廣闊,兼采中西。有趣聞,有史事,有藏品,搜羅抉剔之間,作者以他的個人趣味發掘文化八卦,分享給同有此癖的讀者。"
擔頭看花 目錄
毛姆的哲學小說 8
“那么我就是眾貓之王了!” 17
附:司各特述“眾貓之王”/ 王強
無意中的三言兩語 31
少見而多所怪 39
出恭看書 47
海沃德??林子清??錢鍾書57
方重的一本舊藏70
詩人卞之琳 79
勞先生、趙麗雅和……我 92
俞平伯《唐宋詞選》試印本106
俞平伯讀偵探小說118
佳書只是“舒服”與“不做作”127
以賽亞??伯林的初戀 134
一九四六,容庚“被迫南下”158
天風閣臨帖學畫記 166
來燕榭藏本《印存玄覽》淺識 179
一樹梅花一首詩 188
古風、雅賊及其他 196
瘋帽匠和老水手 207
后記215
擔頭看花 節選
“吾家苗介立” 一 錢鍾書《槐聚詩存》一九五四年有一組《容安室休沐雜詠》,第六首云:“音書人事本蕭條,廣論何心續孝標。應是有情無著處,春風蛺蝶憶兒貓。”自注:“來京后畜一波斯貓、遷居時走失。”(《槐聚詩存》,三聯書店,1995 年3 月版,106 頁) 那只走失的貓應該就是楊絳專門為之作文的“花花兒”。那是錢楊住清華時養的一只貓,是楊先生的親戚從城里抱來的,“它的媽媽是白色長毛的純波斯貓,這兒子卻是黑白雜色”。在《錢鍾書與〈圍城〉》一文中,楊先生也說到這只聰明的貓:“小貓初次上樹,不敢下來,鍾書設法把它救下。小貓下來后,用爪子輕輕軟軟地在鍾書腕上一搭,表示感謝。我們常愛引用西方諺語:‘地獄里盡是不知感激的人。’小貓知感,鍾書說它有靈性,特別寶貝。”接著便有錢先生那著名的幫貓與鄰居家貓打架的趣聞。這件事,吳學昭寫的《聽楊絳談往事》也說到了。貓兒鬧春,錢家小貓常與鄰居家的貓打架,錢鍾書特備長竹竿一枝,放在門口。夜里聽到貓兒叫鬧,不管多冷的天,都從熱被窩里起來,拿著竹竿沖出去助陣。而對方就是鄰居林徽因家的寶貝貓,被林稱為一家人“愛的焦點”。楊先生怕傷了兩家和氣,用錢先生在小說《貓》中的話勸他:“打狗要看主人面,那么,打貓要看主婦面了!”但錢先生笑著說:“理論總是不實踐的人制定的。”好在林家不知此事,還是常請他們夫婦過去吃飯。 多年后錢先生住院時,潘兆平去陪楊先生聊天,又說到錢先生用竹竿幫自家貓與林徽因家的貓打架事,潘兆平告訴楊先生,所謂“貓打架”,其實是貓在調情交尾,“錢先生去幫忙打架,實際上是‘棒打鴛鴦’,拆散人家的好事”。楊先生聽后笑著說:“原來還有這個說法,可惜你伯伯不知道。”潘兆平說:“牛津大學圖書館沒有這方面的資料。”(潘兆平:《是永別,也是團聚》,見《楊絳:永遠的女先生》,人民文學出版社,2016 年12 月版,259 頁) 二 錢鍾書《容安館札記》中多則提到這只小貓。百六十五則,關于Agnes Repplier 的談貓之書The FiresideSphinx :“讀之惘然,悵念兒貓。四年前暮春貍奴初來時,生才三月耳。飽食而嬉,余與絳手足皆渠齒爪痕,倦則貼人而臥。”錢先生對小貓觀察細致,描寫生動:“貓兒弄縐紙團,七擒七縱,再接再厲,或腹向天抱而滾,或背拱山躍以撲,儼若紙團亦秉氣含靈、一噴一醒者,觀之可以啟發文機:用權設假,課虛鑿空,無復枯窘之題矣。”三十二則道:“夏日貍奴睡時,肢體舒懈,柔若無骨,幾欲效冰之化水,錦之鋪地,其態甚美,擬喻為難。偶見《雜阿含經》卷二十二(五九四)云:‘彼時天子天身委地,不能自立,猶若酥油委地。’為之狂喜,此真貼切矣。”雖然沒有明說是觀察他的小貓所得,但可以肯定是。因此“得一聯云:‘醇酒醉人春氣味,酥油委地懶形模’,可詠春困”,后來又加兩句“日遲身困差無客,午枕猶堪了睡逋”,寫入《容安室休沐雜詠》。 可能當年錢先生的朋友也知道他們家的小貓,他在上海的好友冒孝魯寫了一首《書近況寄默存先生》,其中有“幾時穿柳聘貓貍”句,自注云:“藏書為鼠嚙,不得不囑望于君家食牛乳之貍奴也”(冒孝魯:《叔子詩稿》,安徽文藝出版社,1997 年9 月第二版,87 頁)。《容安室休沐雜詠》那首詩,在《容安館札記》百十四則的手稿,自注“遷居時逸去”前有四字:“僂儸勇武”(楊先生也說“花花兒成了我們那一區的霸”),后還有:“《開天傳信記》婦人爭貓謂:‘若是兒貓,即是兒貓。’《瑟榭叢談》卷下釋之曰:‘牡貓即我貓也。’”《札記》六百九十四則是讀《元朝秘史》札記,也論及“兒貓”: 卷一德薛禪云:“大凡結親呵,兒孩兒便看他家道,女孩兒便看他顏色。”按沈西雍《瑟榭叢談》卷下考論《天開傳信記》婦人爭貓謂:“‘若是兒貓,即是兒貓兒。’上句‘兒貓’,牡貓也;下句‘兒貓’,我貓也”云云,其說甚確,“兒孩兒”正謂男孩耳。 開頭所引錢先生“春風蛺蝶憶兒貓”,憶的正是“我的小公貓”。 三 《容安館札記》第二十二則,在引了曹庭棟《宋百家詩存》卷二十中吳惟信《詠貓》詩“弄花撲蝶悔當年,吃到殘糜味卻鮮。不肯春風留業種,破氈尋夢佛燈前”后,錢先生說:“按余豢苗介立,叫春不已,外宿二月馀矣,安得以此篇諷喻之。” 《札記》九十七則,提到明人咄咄夫《增補一夕話》卷六所載《未之有也》謎云:“一樹黃梅個個青,響雷落雨漫天星,三個和尚四方坐,不言不語口念經。”錢先生說三年前一夕夢與人談此詩,那人說:“茅盾譯Lord Dunsany 劇本‘well-dressed, but without hat’一語為‘衣冠端正,未戴帽子’,此詩即詠其事,末句兼及君家小貓兒念佛也。”醒來覺得妙極了,告訴楊絳和女兒,相與喜笑。“時苗介立生才百日,來余家只數周耳。” 錢先生給他的小貓起了個名字“苗介立”,那是唐人傳奇《東陽夜怪錄》中一個貓精的化名。這篇傳奇載《太平廣記》卷第四百九十,里面動物化作的妖怪,起名多借諧音或拆字,如驢名“盧倚馬”,狗名“敬去文”,牛名“朱中正”等等,“苗介立”者,“苗”與“貓”諧音,“介立”,有云貓蹲坐時的樣子,但錢先生在《管錐編》“太平廣記二一三”中道:“貓名‘苗介立’者,草書‘貓’字‘豸’傍近草書‘介’字也。”(中華書局,1986 年6 月第二版,第二冊,840 頁) 《札記》九十七則接著說:“去秋遷居,奪門逸去,大索不得,存亡未卜,思之輒痛惜。”楊絳《花花兒》一文說:“三反運動后‘院系調整’,我們并入北大,遷居中關園。花花兒依戀舊屋,由我們捉住裝入布袋,搬入新居,拴了三天才漸漸習慣些,可是我偶一開門,它一道光似的向鄰近樹木繁密的果園躥去,跑得無影無蹤,一去不返,我們費盡心力也找不到它了。”據吳學昭的書記錄,錢楊遷到中關園新居是一九五二年十月十六日,那么苗介立出走也應在這之后的沒幾天。當時錢先生安慰楊先生說:“有句老 話:‘狗認人,貓認屋’,看來花花兒沒有超出‘貓類’。”錢先生在《札記》九十七則中又引《湘綺樓日記》光緒元年(1875)八月九日所記安慰自己:“馬失三年,至今猶念其馴駛,若留之,當已早死,不如此有未盡之思也。” “狗認人,貓認屋”這句話,《容安館札記》三百二十八則也提到,那是關于The Modern Cat 的札記,錢先生加按語道:“按吾國亦有貓認屋、狗認人之說。元遺山《游天壇雜詩》有《仙貓洞》一首自注:‘土人傳燕家雞犬升天,貓獨不去。’因云:‘同向燕家舔丹鼎,不隨雞犬上青云。’正詠此事。吾家苗介立之亡,亦其證也。”《管錐編》“太平廣記六”也談到這個話題,引了The Modern Cat 中的話“貓戀地勝于戀人”,只是未提及他家苗介立。 在《札記》百六十五則中,錢先生還說:“余記兒貓行事甚多,去春遭難,與他稿都拉雜摧燒,所可追記只此及第九十七則一事耳。”這里“去春遭難”頗值得關注,不知何難,要燒毀很多手稿。王水照認為就是所謂的“清華間諜案”(王水照:《錢鍾書的學術人生》,中華書局,2020 年11 月版,247 頁)。
擔頭看花 作者簡介
陸灝,筆名安迪、柳葉,上海人。《文匯報》編輯。著有《東寫西讀》《看圖識字》《聽水讀鈔》《不愧三餐》,與揚之水合著《梵澄先生》。
- >
經典常談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史學評論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回憶愛瑪儂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二體千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