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忘的往事 版權信息
- ISBN:9787203121572
- 條形碼:9787203121572 ; 978-7-203-12157-2
- 裝幀:一般輕型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難忘的往事 本書特色
駱賓基作為東北作家群的代表作家,始終扎根生他養他的黑土地,創作取材豐富,文筆細膩,取譬深刻,文風樸質、厚實,充滿生活氣息和濃郁的地方色彩。他借自己敏銳的生活觸角直面現實的殘酷,在辛酸的場面中堅持對人生的肯定;用一種抒情的、含蓄的回憶性語調傳達對東北家鄉的執拗而深沉的思戀。他是忠厚而又執著的,也正因如此,他對于動亂背景下平凡人的刻畫和關注,對于社會痼疾的批判和反思,飽含著吶喊呼嘯的民族激情,也深藏著苦澀而憂郁的民族反省。
《駱賓基全集》由駱賓基之子張書泰先生授權,依據駱賓基著作手稿、*初發表的報刊、初版本、通行本匯校而成,收錄了駱賓基在報告文學、散文、小說、劇本、雜文、古籍考釋、民間故事、傳記文學等方面的作品,文體全面,內容完整,力求達到精華不漏的目的,是駱賓基作品一次全方位的展示。本套叢書共14卷,1卷為報告文學集,2至6卷為小說集,7卷為傳記文學集,8卷為紀實報告集,9卷為民間故事集,10卷為劇作集,11卷為雜文集,12至14卷為金文研究論著,是研究駱賓基著作的十分完備的參考資料。
難忘的往事 內容簡介
《難忘的往事》為《駱賓基全集》中的第十一卷,雜文卷,共收錄作者發表過的雜文《難忘的往事》《一九三九年冬去紹興》《新詩與詩人》《以往和未來》《富饒迷人的黑河》等130余篇,作者為抗日戰爭所鼓舞,以自己手中的筆為救亡圖存的急迫任務服務,作品筆觸細膩,有著獨特的藝術風格,從中可以感懷前輩文人干預生活的勇氣。
難忘的往事 目錄
001 / 戲臺下的風波
006 / 夜與晝
009 / 詩人的憂郁
014 / 播種者
017 / 紀念孫中山先生逝世十五周年
020 / 關于憲政
——由知與行、認識與實踐上說起
023 / 歐洲和遠東
027 / 七十五屆議會后敵國國民將怎樣生活
030 / 紀犀牛嶺
035 / 雞鳴與狗吠
041 / 鄉居小記
——在廣西兩江
045 / 答讀者
049 / 孤 獨
052 / 讀詩小記
063 / 三月書簡
076 / 新詩和詩人
084 / 幸運的人們
——桂渝旅途小記
087 / 大風暴中的人物
——評丁玲著《我在霞村的時候》
095 / 忘 卻
——讀《發瘋》之后
097 / 論感傷
098 / 發表欲小論
099 / 答友問
——關于寫作種種
100 / 祝 福
101 /給C君
102 / 文學與人生
105 / “新春噩夢”之外的話
107 / 虐殺者與戰士
110 / 我歡呼,我懷念,我又擔心呀!
113 / 紀念魯迅,加強學習
115 / 讀詩小論
——兼評田間著《抗戰詩抄》
120 / 紀念高爾基,學習高爾基
——在山東大學召開的紀念高爾基逝世十四周年
大會上的講話
125 / 八月一日記事
羽衣
127 / 國慶大典觀禮記
130 / 有理由自豪,但并不滿足
——評王安友著《李二嫂改嫁》
135 / 我們帶回來的是什么?
——慰問十九兵團歸來
138 / 英雄氣概與生產藝術家
142 / 紀念民盟先烈的幾句話
146 / 略談契訶夫
150 / 以往和未來
152 / 從王府井大街所見而想起的
——關于“寫真實”問題
158 / 十年,奔馳了百年的路
166 / 響應號召,持續躍進
168 / 爭取做紅色文藝工作者
171 / 富饒迷人的黑河
176 / 航行在黑龍江上
——大興安嶺散記之一
180 / “東北”號江輪上
——大興安嶺散記之二
183 / “燕子峽”外
——大興安嶺散記之三
188 / 高舉毛澤東旗幟前進
——關于《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
192 / 東北的冬天
196 / 我們如處春天
——聽《祝辭》之后在中國文學藝術工作者第四次
代表大會的一個小組會上的發言
204 / 寫在孔厥著《燈塔》出版之前
206 / 初到哈爾濱的時候
213 / 《初春集》編后語(一九八○年秋)
218 / 悼茅公
219 / 風姿飄逸似崖松
——悼茅盾先生
220 / 悼念茅盾先生
223 / 復宮尾正樹先生的信
231 / 與茅盾先生**次見面的前后
237 / 多讀、多看、多寫
——答《編創之友》編者問
239 / 廬山行之一
——仙人洞外
239 / 廬山行之二
——盤山道上
240 / 關于作者的話
——柳溪長篇《功與罪》代序
243 / 悼馮雪峰同志
249 / 我的創作歷程
——為了悼念雪峰、荃麟和彭康等同志
274 / 我在嵊縣抗日救亡活動片段
279 / 六十自述
293 / 由戈悟覺的作品而想到的
——《記者和他們的故事》序
298 / 初訪“神壇”(**夜)
——回憶鄉居的馮雪峰同志
337 / 關于劉峴木刻畫展的幾句話
339 / 關于抗戰時期的作品評論問題
——致秦兆基同志書稿
344 / 生活是文學藝術之源
349 / 紀念郭沫若 師承其創新精神
355 / 一曲優美的贊歌
——《“修氏理論”和它的女主人》讀后
357 / 琿春小志
367 / 一九三九年冬去紹興
378 / 一九四○年初春的回憶
393 / “工農兵”的概念要更新
396 / 兩個時期的農民朋友
——為了紀念建國三十五周年
403 / 懷念胡風先生
407 / 談“掛歷”
409 / 瞭望時代的窗口
——讀《經濟和人》
416 / 八六年書懷
——紀念金劍嘯殉國五十周年
417 / 難忘的往事
421 / 關于《老女仆》在日本
——致賴丹同志書稿
423 / 答香港作家彥火問
——摘自彥火著《中國現代作家風貌》續篇
428 / 抗戰初期到浙東
(回憶提綱)
445 / 總攻擊令史紐斯
448 / 關于《海軍大將》
450 / 紀念高爾基
455 / 關于我和魯迅先生的兩次通信
——答復旦大學《魯迅日記》注釋組
457 / 關于我的筆名
——答上海文學研究所及廣西八步師專等同志問
459 / 政治與文學
——《中國現代作家作品在日本》代序
464 / 文藝理論的危機
——也談“方法論”
468 / 馮雪峰和他的朋友們
484 / 《泰山詩聯集墨》小序
486 / 抗日戰爭爆發那一天
——紀念抗戰爆發五十周年
495 / 《大洋彼岸的龍霧》讀后隨筆
498 / 又是一年春草綠
——憶秦似懷紺弩
511 / 往事堪回首
——為紀念韓侍桁先生而想起來的
570 / 《瞭望時代的窗口》自序
573 / 紀念老舍先生的幾句話
577 / “的士”與“巴士”
——談談出租汽車
580 / 希望寄托在這一代
583 / 白各莊小記
——北京郊區紀實
587 / 題外有關的話
——在廈門大學丁玲創作討論會上的致辭
595 / 關于環境
597 / 七星巖下懷故人
601 / 悼念丁玲同志
604 / “七次量衣一次裁”
——致《井旁瑣記》作者信
610 / “竇店紀行”附記
——關于《八十年代中國農業一座里程碑》的話
616 / 紀念巴人同志
——在寧波巴人學術討論會上的書面致辭
618 / 許行著《第四片楓葉》序
622 / 《李起超小說集》序
627 / 回憶詩人伍禾
——讀詩集《行列》有感
630 / 我的啟蒙老師和他的私塾
——琿春縣人物小志
634 / 父子情
——琿春縣人物小志
639 / 傳記文學隨想
641 / 丁卯之秋
642 / 點點滴滴 記憶猶新
——為了悼念蕭軍先生
647 / 相隔十八年的兩次會面
——《點點滴滴 記憶猶新》之二
657 / “電視”漫筆
659 / 《美的殉道者呂熒傳》代序
——《美學家——呂熒之死》及附語
665 / 三十年代左翼女作家葛琴
——香港版《葛琴選集》后序
669 / 為了繼承和發揚
——“左聯”六十年紀念語
675 / 《藝窗瑣記》序
679 / 關于“圍棋”的話
684 / 《駱賓基》
展開全部
難忘的往事 作者簡介
駱賓基,曾任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桂林分會理事、 東北文化協會常務理事兼秘書長、《戰旗》《文學報》《東北文化》主編、中國作協北京分會副主席、中國作協第三四屆理事等。本冊為《駱賓基全集》中的雜文集,共收錄作者發表過的雜文《新詩與詩人》《以往和未來》《富饒迷人的黑河》等70余篇,作者為抗日戰爭所鼓舞,以自己手中的筆為救亡圖存的急迫任務服務,作品筆觸細膩,有著獨特的藝術風格,從中可以感懷前輩文人干預生活的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