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公路車寶典(ZINN的公路車維修與保養秘籍)
-
>
晶體管電路設計(下)
-
>
基于個性化設計策略的智能交通系統關鍵技術
-
>
花樣百出:貴州少數民族圖案填色
-
>
山東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技術轉移與技術創新歷史叢書中國高等技術教育的蘇化(1949—1961)以北京地區為中心
-
>
鐵路機車概要.交流傳動內燃.電力機車
-
>
利維坦的道德困境:早期現代政治哲學的問題與脈絡
機械制圖(第2版普通高校十四五規劃教材)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2438170
- 條形碼:9787512438170 ; 978-7-5124-3817-0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機械制圖(第2版普通高校十四五規劃教材) 內容簡介
“機械制圖”作為工程技術人員必須掌握的技術語言,是工程學科的一門技術基礎課程。本書根據近期新頒布的《技術制圖》和《機械制圖》國家標準,結合近幾年教學改革的情況,并參考國內外同類教材編寫而成。全書以機械圖樣的繪制和識讀為主線,介紹制圖和識圖的基本知識和方法。本書共分為14章,主要內容包括制圖的基本知識、視圖投影原理、組合體三視圖、軸測投影、機件常用的表達方法、零件圖、標準件和常用件、裝配圖和部件測繪等。 本書既可作為高等學校機械類、近機械類專業“機械制圖”課程的教材,又可作為工程技術人員的自學參考書。
機械制圖(第2版普通高校十四五規劃教材) 目錄
緒論
第1章 制圖的基本知識
1.1 國家標準關于制圖的一般規定
1.1.1 圖紙幅面及格式(GB/T 14689-1993)
1.1.2 比例(GB/T 14690-1993)
1.1.3 字體(GB/T 14691-1993)
1.1.4 圖線(GB/T 4457.4-2002)
1.1.5 尺寸注法(GB/T 4458.4-2003)
1.2 制圖工具及其使用方法
1.2.1 鉛筆和鉛芯
1.2.2 圖板、丁字尺和三角板
1.2.3 圓規和分規
1.2.4 比例尺
1.2.5 曲線板
1.2.6 其他繪圖用品
1.3 基本幾何作圖
1.3.1 等分已知線段
1.3.2 等分圓周作正多邊形
1.3.3 斜度與錐度
1.3.4 圓弧連接
1.3.5 工程上常見的平面曲線
1.4 平面圖形的尺寸分析和線段分析
1.4.1 尺寸分析
1.4.2 線段分析
1.4.3 作圖步驟
第2章 投影的基本知識
2.1 投影的方法及分類
2.1.1 基本知識
2.1.2 工程上常用的投影圖概述
2.2 點的投影
2.2.1 兩面投影體系中點的投影
2.2.2 三面投影體系中點的投影
2.2.3 兩點間的相對位置及重影點
2.3 直線的投影
2.3.1 直線的三面投影
2.3.2 直線相對于投影面的位置
2.3.3 直線的跡點
2.4 點與直線、直線與直線的相對位置
2.4.1 點與直線的相對位置
2.4.2 直線與直線的相對位置
2.5 直角投影定理
2.6 平面的投影
2.6.1 平面的表示法
2.6.2 各種位置平面的投影
2.6.3 平面內的點和直線
2.6.4 屬于平面的投影面平行線
2.6.5 屬于平面的*大斜度線
本章小結
第3章 直線與平面、平面與平面的相對位置
3.1 平行問題
3.1.1 直線與平面平行
3.1.2 平面與平面平行
3.2 相交問題
3.2.1 利用積聚性求交點和交線
3.2.2 利用輔助平面的方法求交點和交線
3.3 垂直問題
3.3.1 直線與平面垂直
3.3.2 兩平面相互垂直
本章小結
第4章 投影變換
4.1 概述
4.1.1 投影變換
4.1.2 投影變換方法簡介
4.2 換面法
4.2.1 換面法的基本概念
4.2.2 點的投影變換規律
4.2.3 投影變換解決的4個基本問題
4.3 習題分析舉例
本章小結
第5章 基本立體的投影
5.1 平面立體
5.1.1 棱柱和棱錐的投影
5.1.2 棱柱和棱錐的表面取點
5.2 常見回轉體
5.2.1 圓柱
5.2.2 圓錐
5.2.3 圓球
5.2.4 圓環
本章小結
第6章 平面及直線與立體相交
6.1 平面與立體相交
6.1.1 平面與平面立體相交
6.1.2 平面與曲面立體相交
6.2 平面與組合回轉體相交
6.3 直線與立體相交
本章小結
第7章 立體與立體相交
7.1 平面立體與曲面立體相交
7.2 兩回轉體的表面相交
7.2.1 表面取點法
7.2.2 輔助平面法
7.2.3 相貫線的特殊情況
7.2.4 影響相貫線形狀的因素
7.2.5 多個立體相交相貫線的畫法
本章小結
第8章 組合體
8.1 概述
8.2 組合體視圖的畫法
8.2.1 三視圖的形成
8.2.2 組合體的畫圖方法
8.2.3 表面相對位置分析
8.2.4 畫組合體視圖的步驟
8.3 讀組合體視圖的方法
8.3.1 用形體分析法讀圖
8.3.2 用線面分析法讀圖
8.3.3 已知兩視圖補畫第三視圖
8.4 組合體視圖中的尺寸標法
8.4.1 基本形體的尺寸注法
8.4.2 組合體的尺寸注法
8.5 第三角投影簡介
本章小結
第9章 軸測投影圖
9.1 軸測投影的基本知識
9.1.1 軸測圖的形成
9.1.2 軸測圖的分類
9.2 正等軸測圖的畫法
9.2.1 軸間角和軸向伸縮系數
9.2.2 平面立體的正等測圖
9.2.3 回轉體的正等測圖
9.2.4 組合體的正等測圖
9.3 斜二測圖的畫法
9.3.1 軸間角和軸向伸縮系數
9.3.2 平行于坐標面圓的斜二測圖畫法
9.3.3 組合體斜二測圖的畫法
本章小結
第10章 機件常用的表達方法
10.1 視圖
10.2 剖視圖
10.2.1 剖視圖的基本概念和畫法
10.2.2 剖視圖的分類
10.2.3 剖切面的種類
10.3 斷面圖
10.3.1 移出斷面
10.3.2 重合斷面
10.4 其他畫法
10.4.1 局部放大圖
10.4.2 簡化畫法及其他規定畫法
10.5 機件表達方法綜合舉例
本章小結
第11章 零件圖
11.1 零件圖的內容
11.2 零件圖的視圖選擇
11.2.1 零件的結構分析
11.2.2 主視圖的選擇
11.2.3 選擇其他視圖
11.2.4 典型零件的視圖表達方案示例
11.3 零件圖的尺寸標注
11.3.1 合理選擇基準
11.3.2 合理標注尺寸的原則
11.3.3 尺寸標注的形式
11.3.4 尺寸標注的方法及步驟
11.3.5 尺寸標注注意事項
11.3.6 尺寸標注示例
11.4 表面結構要求及其標注
第1章 制圖的基本知識
1.1 國家標準關于制圖的一般規定
1.1.1 圖紙幅面及格式(GB/T 14689-1993)
1.1.2 比例(GB/T 14690-1993)
1.1.3 字體(GB/T 14691-1993)
1.1.4 圖線(GB/T 4457.4-2002)
1.1.5 尺寸注法(GB/T 4458.4-2003)
1.2 制圖工具及其使用方法
1.2.1 鉛筆和鉛芯
1.2.2 圖板、丁字尺和三角板
1.2.3 圓規和分規
1.2.4 比例尺
1.2.5 曲線板
1.2.6 其他繪圖用品
1.3 基本幾何作圖
1.3.1 等分已知線段
1.3.2 等分圓周作正多邊形
1.3.3 斜度與錐度
1.3.4 圓弧連接
1.3.5 工程上常見的平面曲線
1.4 平面圖形的尺寸分析和線段分析
1.4.1 尺寸分析
1.4.2 線段分析
1.4.3 作圖步驟
第2章 投影的基本知識
2.1 投影的方法及分類
2.1.1 基本知識
2.1.2 工程上常用的投影圖概述
2.2 點的投影
2.2.1 兩面投影體系中點的投影
2.2.2 三面投影體系中點的投影
2.2.3 兩點間的相對位置及重影點
2.3 直線的投影
2.3.1 直線的三面投影
2.3.2 直線相對于投影面的位置
2.3.3 直線的跡點
2.4 點與直線、直線與直線的相對位置
2.4.1 點與直線的相對位置
2.4.2 直線與直線的相對位置
2.5 直角投影定理
2.6 平面的投影
2.6.1 平面的表示法
2.6.2 各種位置平面的投影
2.6.3 平面內的點和直線
2.6.4 屬于平面的投影面平行線
2.6.5 屬于平面的*大斜度線
本章小結
第3章 直線與平面、平面與平面的相對位置
3.1 平行問題
3.1.1 直線與平面平行
3.1.2 平面與平面平行
3.2 相交問題
3.2.1 利用積聚性求交點和交線
3.2.2 利用輔助平面的方法求交點和交線
3.3 垂直問題
3.3.1 直線與平面垂直
3.3.2 兩平面相互垂直
本章小結
第4章 投影變換
4.1 概述
4.1.1 投影變換
4.1.2 投影變換方法簡介
4.2 換面法
4.2.1 換面法的基本概念
4.2.2 點的投影變換規律
4.2.3 投影變換解決的4個基本問題
4.3 習題分析舉例
本章小結
第5章 基本立體的投影
5.1 平面立體
5.1.1 棱柱和棱錐的投影
5.1.2 棱柱和棱錐的表面取點
5.2 常見回轉體
5.2.1 圓柱
5.2.2 圓錐
5.2.3 圓球
5.2.4 圓環
本章小結
第6章 平面及直線與立體相交
6.1 平面與立體相交
6.1.1 平面與平面立體相交
6.1.2 平面與曲面立體相交
6.2 平面與組合回轉體相交
6.3 直線與立體相交
本章小結
第7章 立體與立體相交
7.1 平面立體與曲面立體相交
7.2 兩回轉體的表面相交
7.2.1 表面取點法
7.2.2 輔助平面法
7.2.3 相貫線的特殊情況
7.2.4 影響相貫線形狀的因素
7.2.5 多個立體相交相貫線的畫法
本章小結
第8章 組合體
8.1 概述
8.2 組合體視圖的畫法
8.2.1 三視圖的形成
8.2.2 組合體的畫圖方法
8.2.3 表面相對位置分析
8.2.4 畫組合體視圖的步驟
8.3 讀組合體視圖的方法
8.3.1 用形體分析法讀圖
8.3.2 用線面分析法讀圖
8.3.3 已知兩視圖補畫第三視圖
8.4 組合體視圖中的尺寸標法
8.4.1 基本形體的尺寸注法
8.4.2 組合體的尺寸注法
8.5 第三角投影簡介
本章小結
第9章 軸測投影圖
9.1 軸測投影的基本知識
9.1.1 軸測圖的形成
9.1.2 軸測圖的分類
9.2 正等軸測圖的畫法
9.2.1 軸間角和軸向伸縮系數
9.2.2 平面立體的正等測圖
9.2.3 回轉體的正等測圖
9.2.4 組合體的正等測圖
9.3 斜二測圖的畫法
9.3.1 軸間角和軸向伸縮系數
9.3.2 平行于坐標面圓的斜二測圖畫法
9.3.3 組合體斜二測圖的畫法
本章小結
第10章 機件常用的表達方法
10.1 視圖
10.2 剖視圖
10.2.1 剖視圖的基本概念和畫法
10.2.2 剖視圖的分類
10.2.3 剖切面的種類
10.3 斷面圖
10.3.1 移出斷面
10.3.2 重合斷面
10.4 其他畫法
10.4.1 局部放大圖
10.4.2 簡化畫法及其他規定畫法
10.5 機件表達方法綜合舉例
本章小結
第11章 零件圖
11.1 零件圖的內容
11.2 零件圖的視圖選擇
11.2.1 零件的結構分析
11.2.2 主視圖的選擇
11.2.3 選擇其他視圖
11.2.4 典型零件的視圖表達方案示例
11.3 零件圖的尺寸標注
11.3.1 合理選擇基準
11.3.2 合理標注尺寸的原則
11.3.3 尺寸標注的形式
11.3.4 尺寸標注的方法及步驟
11.3.5 尺寸標注注意事項
11.3.6 尺寸標注示例
11.4 表面結構要求及其標注
展開全部
書友推薦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隨園食單
- >
朝聞道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自卑與超越
- >
山海經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