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道德經說什么
-
>
電商勇氣三部曲:被討厭的勇氣+幸福的勇氣+不完美的勇氣2
-
>
新時期宗教工作與管理
-
>
帛書道德經
-
>
傳習錄
-
>
齊奧朗作品·苦論
-
>
無障礙閱讀典藏版:莊子全書
認識論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0084741
- 條形碼:9787100084741 ; 978-7-100-08474-1
- 裝幀:70g純質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認識論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大學文化程度讀者本書包含張東蓀《認識論》一書以及一篇后續文章,仍以《認識論》為名,展示了張東蓀的多元認識論思想及其發展。這也是新中國成立后本書**次出版。
認識論 內容簡介
本書包含張東蓀《認識論》一書以及一篇后續文章,仍以《認識論》為名,展示了張東蓀的多元認識論思想及其發展。這也是新中國成立后本書**次出版。
認識論 目錄
自序
**章 知識之由來
第二章 知識之性質
第三章 知識之切否
第四章 知識之標準
第五章 認識的多元論
多元認識論重述
張東蓀先生學術年表
張東蓀的“知識學”與“新子學時代”
認識論 節選
第四章知識之標準真偽的問題,是由知識的情況而來的。兇為我們總愿知道,知者的判斷是否能夠代表所知之物。所以不能不研究這個判分真偽的標準在何點上。我們說如果一個判斷能代表客觀的真實情形,則判斷便是真的。其實,這種說法,是探求真理的障礙。為真理下一定義還容易,要證明定義卻很困難。我們如何知道我們的判斷合于事實呢?我們如何能夠說經驗中心與境的成分一致呢?在思想史上,關于真理的標準有三大學說:(一)是相應說,(二)是符合說,(三)是效用說。**種大半是實在論者所主張的,第二種大半是唯心論者所主張的,第三種是唯用論者所主張的。現在且一一述之。甲:相應說(The correspondence theory of truth)相應說以為內心與外物一致,或是心里的概念真能代表客觀界的情境,便是真知識。然而,這個學說,對于真理問題可說沒有幫助。因為問題仍然存在--如何相應呢?我們可以說,心與物之問有一種相應,或者是在經驗的主觀方面是清楚的,分明的,活現的,則主客觀之間便是相應的。然而,這種標準,是不可靠的,因為我們有些十分錯誤的觀念,也是很強烈而確定的。低能的人,很小的兒童,乃至于幻想者,都有很清楚的觀念,但卻沒有人說他們的觀念是正確的。其實,不但不正確,而且是不可靠而危險的。如果相應是真理唯一的標準,任何人都決不能斷定:心影是否真能代表外物。*后分析起來,我們必須假定知識是能訴諸外界的。修正的相應說須采取符合說與功用說,以補充之。證明吾人相信知覺與實物有關,不是不合理的。用全部經驗的情形便可以證明。若觀念與實物不一致,則觀念便不會有實物所有的特性。在符合說看來,觀念彼此之一致,便是觀念的確實性的表現。在效用說看來,觀念幫助知者應付生活情境的效用性,便是觀念與實在界一致的表現。……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唐代進士錄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