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浪跡聲涯(劉索拉與朋友們) 版權(quán)信息
- ISBN:9787506398978
- 條形碼:9787506398978 ; 978-7-5063-9897-8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浪跡聲涯(劉索拉與朋友們) 本書特色
★著名作家、藝術(shù)家劉索拉暌違十年新書。 ★輯錄上百幅珍貴照片,由劉索拉精選。鎖線裝訂,全書四色印刷,裝幀精美。 ★著名作家、作曲家劉索拉*新力作,暢談解析“劉索拉與朋友們”中國音樂家們的探尋追索。 ★自傳體散文隨筆+訪談+友人對話+創(chuàng)作談+百余幅珍貴照片。 專家推薦 ★音樂確實是*高級的藝術(shù)。越是抽象的形式,越是能有更廣闊的表達。所有的藝術(shù),都是想以有限通向無限,索拉的音樂得天獨厚。 ——史鐵生(中國作家協(xié)會全國委員會委員、北京作家協(xié)會副主席、中國作家、散文家) ★索拉就像是一個聲音巫師。音樂會有種原始部落的氣氛,索拉穿著黑袍,像巫師一樣飄蕩出場開講,她當(dāng)司儀,當(dāng)導(dǎo)演,當(dāng)評論,當(dāng)獨唱,那角色過渡中正是她的本色。每首樂曲的內(nèi)部起承轉(zhuǎn)合結(jié)構(gòu)及琵琶鼓聲人聲樂色的互動結(jié)合實驗。這樣的呼與吸的吶喊聲音實驗里,泥土傳統(tǒng)彷佛脫胎換骨,升華成為浮在半空簡約永恒的氣流。 ——榮念曾 (現(xiàn)代戲劇導(dǎo)演,香港進念劇團創(chuàng)始人) ★我對這場音樂會的評價是相對于傳統(tǒng)交響樂來說的,我們這一代人對傳統(tǒng)交響樂已經(jīng)麻木了,原因就是我們的原創(chuàng)在哪里?我們的抽象思維和音樂在哪里?所以,把索拉這場有許多創(chuàng)作探索的音樂會當(dāng)作交響樂來聽的話,就有很多新的時代以及中國元素了。索拉既是表演者又是指揮,顯得很靈動很自由。我心想:現(xiàn)代交響樂可以是這個樣子的。 ——嚴力 (詩人,《星星畫會》成員,《一行》詩刊創(chuàng)辦人) ★劉索拉是行遍世界的歌人,那種沉甸甸的以男性為中心的社會態(tài)相可能早已被她穿透。她在揮灑著女人的輕柔、女人的細致,更多的是一種生活在富裕平臺上才可能有的抒情。如果,女人、眾多的女人,都能有一個自己抒情的平臺,那該是多么祥和的境界,那才是真正意義上的現(xiàn)代化吧!…劉女士的歌聲標明了她已經(jīng)到達了“自由女人”的彼岸,眾家姐妹,隨之則個。核心是:必須像索拉一樣緊握堅韌。 ——梅娘(原名孫嘉瑞,中國**代女性主義作家) ★我感到在音樂的世界里率性而為的劉索拉,這次是洗凈鉛華,將中國民族音樂拉回到拙撲甚至有點原始的古風(fēng)時代,一點都不眩耀卻又很酷,讓我這個門外漢很震撼,原來民族音樂可以是這樣來表現(xiàn)的! ——陶斯亮 (愛爾慈善公益基金會創(chuàng)建人) ★今天這個音樂會是那么令人激動和不同尋常。看到那些年輕人充滿非凡的激情演奏那些樂器……我從未聽到過的聲音。那人聲對我來說像一個未知的王國。精彩! ——科波拉(電影《教父》與《現(xiàn)代啟示錄》導(dǎo)演)
浪跡聲涯(劉索拉與朋友們) 內(nèi)容簡介
這書里面既沒驚艷的故事,也沒什么可嚼舌的私事。屬于一種關(guān)于nothing(無)的書,除了音樂什么都沒有,而音樂本身就是無。這書每句都是關(guān)于我們樂隊和有關(guān)音樂的細節(jié),卻沒有什么大目的大意義。這世上有種種活法,選擇哪種,都不容易,都有很多細節(jié)牽扯進來。 本書輯錄了上百幅珍貴照片,由劉索拉精選。全書四色印刷,內(nèi)外雙封,鎖線裝訂,裝幀精美。
浪跡聲涯(劉索拉與朋友們) 目錄
前言
關(guān)于這本書
I. 浪跡聲涯 -由“劉索拉與朋友們”樂隊照片引起的話題
音樂命
李真貴和中國新民族大樂班音樂會
再聽
泛說民樂
一個中國樂隊的起步——having a good time
學(xué)會用音符自由對話
獨立的能量
爆發(fā)力
身體和聲音的關(guān)系
對視
再拉近和音樂的距離
演出的儀式感
孤獨無我
接地氣
保持輕松幽默
演出前的小事
壓縮式的張力
能量的聚集
放浪形骸
楊靖演奏的立體感
仰勝忘形
老五“穿越”
與季季的一簍雜聊
加入我們樂隊的**條
平等空間
II. 與好友對話選
反叛容易反省難——劉索拉與朱正琳的對話
聽音由命——劉索拉與兒時朋友的對話
III.后記
生命的表演
特殊感謝
浪跡聲涯(劉索拉與朋友們) 節(jié)選
關(guān)于這本書 劉索拉/文 在我們幼年教科書中,有很多高大上的先人,無意中被當(dāng)成課本和人生標準,于是成了我們幼小心靈中的大山。在課本和琴譜中,有那么一堆固定的大山,一個比一個高大,首先基本上不容易爬上去,再者,爬上去見到的也不過是先人偶像肩頭上的鳥屎。還可能會聽到先人的詛咒:我已經(jīng)在這兒了,你來擠什么呢?下去。下來,爬上另一位先人的肩頭,只見銅像的眼睛一瞪:沒有主見的跟屁蟲!一口唾沫,把我們啐到先人腳下。 于是待在先人腳下的巨大陰影里,仰視著,憑借那巨大的影子,覺得自己融于其中也很安全,不時冒出來仗著影子的高大可以指責(zé)同代和下代的卑瑣,心中生怕走出那大影子,自己的影子登時顯小。 其實所有學(xué)音樂的孩子都希望能夠和莫扎特一樣體驗?zāi)欠N揮霍音符的狂喜,和肖邦一樣體驗用手指與鋼琴間的奇跡建立自我王國,和Jimi Hendrix(吉米·亨德里克斯)一樣體驗聲音和生命糾結(jié)不散的存在和消失。這些音樂的精靈都沒有刻意要當(dāng)山峰,只不過是飛翔于每個音符的瞬間。 只有擺脫地理和社會的界限,才能充分體驗到聲音和靈魂的關(guān)系,讓聲音幫助人活下去。這一點,似乎在我們的課堂上很少被提及。我只是很清楚地記得在中國音樂歷史課上,曾有老師提及古代傳統(tǒng)音樂藝人的下九流地位——卻很少提及古代音樂藝人在演奏音樂時享受到的飄然狀態(tài);在西方音樂歷史課上,每個作曲家都是人類思想的貢獻者——也很少提及音樂給他們帶來的無可取代的純粹境界。無論極高或極低的生活地位都無法改變音樂家是信息媒介者的角色,任何地域的民族音樂永遠是本土文明信息的記載,一位貧窮的演奏家在音樂中的角色并不次于堂皇的作曲家,而作曲家也可能不過是用聲音搞裝修的聲音工頭。思想者也罷,工頭也罷,媒介也罷,手里抓的都是抓不住的聲音,別看它們是抓不住的,但只要它們的振動磁場在你周圍,它們就形成了或詛咒或保護你的音墻。 這永遠是很有趣的話題,就因為聲音無形,它就是*強大*有魅力*難定義的存在,任何聲音,重復(fù)多了就把人繞進一種迷魂陣、一種魔圈。陽氣太多的聲音重復(fù)多了,人沖動難當(dāng);陰氣太多的聲音重復(fù)多了,人沉淪難浮。哪個音水汽太大?哪個音火氣太旺? 這書里面既沒驚艷的故事,也沒什么可嚼舌的私事。屬于一種關(guān)于nothing (無)的書, 除了音 樂什么都沒有,而音樂本身就是無。這書每句都是關(guān)于我們樂隊和有關(guān)音樂的細節(jié),卻沒有什么大目的大意義。這世上有種種活法,選擇哪種,都不容易,都有很多細節(jié)牽扯進來。 只要留心,人的一生會一路遇恩師,幫助人走完命中注定的路。甚至一草一木、一音一符、言談閑友等,都能無形中成為恩師,讓創(chuàng)作成為身體和精神的養(yǎng)分而不是野心的重負。 這書的本意是獻給我們的樂隊——“劉索拉與朋友們”樂隊。大部分關(guān)于樂隊的內(nèi)容是貫穿于和樂隊鍵盤手季季的對話之間的。 季季是個畢業(yè)于中央音樂學(xué)院鍵盤專業(yè)、從三歲開始彈鋼琴彈到二十三歲后對彈琴徹底絕望的孩子。從放棄到成為樂隊的年輕鍵盤手,她屬于那種喜歡思考音樂的孩子。鑒于她對樂隊歷史的興趣,我就拿出些照片跟她嘮叨。這些照片里的人都是一些整天圍著音符轉(zhuǎn)的人,他們的世界其實不大,外面的大世界也不見得都知道他們是誰。但這些人對于我來說,就是一支帶領(lǐng)人們進入聲音世界的隊伍。比如,李真貴是誰?他對于中國民樂界來說,是老大,民樂協(xié)會的主席,中央音樂學(xué)院民樂系老系主任;對于外界來說,他是國寶級演奏家,但不見得所有人都懂得聽國寶級演奏;對于我來說,他手下的鼓聲展示了中國鼓的魔秘性,從他的演奏中我能聽到時間的運動,那些聲音是從過去滲過來的,而不像現(xiàn)在人手起手落不過是當(dāng)下之音。我信命,和他的合作奠基了我們這個樂隊的命運,我們這個樂隊的存在命中注定會堅持很久。從成立到今天,已經(jīng)從三代音樂家的合作變成了七代中國音樂家的同臺演出。 ......
浪跡聲涯(劉索拉與朋友們) 作者簡介
劉索拉,作曲家,作家。生于北京。畢業(yè)于中央音樂學(xué)院作曲系,師從杜鳴心。音樂作品有歌劇《驚夢》《自在魂》,舞劇音樂《六月雪》及大批影視音樂、管弦樂隊、人聲藝術(shù)與綜合樂隊作品等。個人專輯《藍調(diào)在東方》《中國拼貼》,最新作品《中國擊打組曲》《動物圖騰組曲》等,2003年創(chuàng)建“劉索拉與朋友們”中國樂隊。文學(xué)代表作小說《你別無選擇》《女貞湯》《迷戀咒》,散文、歌劇劇本等。 曾獲全國中篇小說獎等多項獎項。作品被翻譯為英、法、意、德、日文等。曾旅居倫敦和紐約,曾為柏林世界文化大廈國際顧問組成員。
- >
隨園食單
- >
巴金-再思錄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自卑與超越
- >
朝聞道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qū):歷史與人類學(xué)概述
- >
煙與鏡